发信人: aokven(1/2苹果1/2乱马)
整理人: aokven(2002-11-14 17:35:51), 站内信件
|
电子集市:两岸合作的契机
海峡两岸就电子集市方面的合作与讨论同样是本届电子商务大会的一大亮点。4月5日上午,我国台湾省资讯工业策进会电子商务应用推广中心(e-Commerce ResourcesCenter,ECRC)主任龚仁文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全球电子集市发展趋势及两岸合作契机”的演讲,拉开了本次大会两岸合作的序幕。4月6日下午,台湾资策会率领台湾电子集市TIMGlobe的6家重要成员举行新闻发布会,紧接着,主题为“电子集市发展趋势及两岸合作契机”的圆桌会议也隆重举行,两岸的企业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
TIM计划(电子集市)
TIM(Taiwan Industrial Global Marketplace)是台湾资策会发动的为期四年的产业电子化计划,TIMGlobe是该计划的门户网站。为了帮助台湾的企业通过电子集市加强国际行销,TIMGlobe吸收了台湾省内几乎所有重要的外销产业电子集市。目前,TIMGlobe已经发展了76家成员,其中就有参加此次两岸合作圆桌会议的3Ctrading、DRAMeXchange、Ibuyplastic、eGSN、URMS和Freemarkets。
如何合作?
?
在台湾资策会ECRC主任龚仁文看来,首先,台湾省的电子集市应当协助祖国大陆的制造商、批发商及零售业买家寻找台湾的零配件及产品供应商;其次,他们应当帮助内地厂家寻找台湾省及国际买家;第三,两岸的电子集市应形成策略联盟,共同分享供货商或买家资料,互补长短;最后,台湾电子集市应协助内地电子集市建立系统平台及其他相关经营咨询。
来自台湾省的乐以媛博士则表示,两岸合作,标准统一是必要的前提。她建议两岸应实现各行业电子商务文件内容、资料格式、中文商务性术语名词、不同产业的关键产品或零配件分类以及技术规范描述标准的一致性或制订对照表。
切忌浮躁
电子集市的从业者应从哪里获得收益?来自台湾省的同行有三个答案,交易佣金、系统集成与租赁服务、软件授权与租赁费用,未来的商机则来自协同商务。听了台湾同行的经验,一位内地代表深有感触地说:“看来想做好电子集市,对于我们来说,关键是切忌浮躁,一开始就贪大求全。”
信息化:物流的支点
—记“物流圆桌会议”、“供应链与物流高峰会”
沃尔玛之谜
2002年1月22日,美国大零售商凯马特公司向芝加哥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寻求破产保护的最大零售商,此举引发了商界的震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沃尔玛积累了超过2070亿美元的市场资本,被公认为世界零售业的“泰坦尼克号”。
一荣一衰,都是零售行业的奇迹。
“要解开沃尔玛的成功之谜,有一点必须注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沃尔玛领先于竞争对手,对零售信息系统进行了非常积极的投资,沃尔玛是计算机跟踪存货、条形码、EDI、无线扫描枪的最早使用者。更重要的是,如今沃尔玛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拓展市场,提高全球市场的管理水平,从而获得了持续增长的基础。”在4月6日举行的“供应链与物流高峰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电子商务研究室的专家荆林波如是说。
沃尔玛利用信息化的支点撬动了全球零售业。
中国物流信息化
物流既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产业,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一环,物流本身的信息化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
中国邮政在中国的物流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邮政总局副局长武士雄的报告“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初具规模”颇受关注。
武士雄介绍说,自2000年8月启动的中国邮政的电子商务—“电子邮政工程”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例如,建成了185跟踪查询系统、183电子商务网站等,与183网站配套的交易平台、支付网关和认证系统已经安装调试完毕,整个系统即将投入实际的业务运营。
在4月7日举行的“物流信息化高层圆桌会议”上,来自铁路、海运、空运和公路运输行业、外经贸等行业的物流企业与相关专家以及IT厂商的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我们渴望通过e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物流企业的代表对IT厂商说。
“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物流企业真正的业务需求,提供与具体应用紧密结合的软件方案。”IT厂商的代表说。
专家则建议:“物流行业是个微利行业,物流信息化切忌搞‘花瓶工程’或‘面子工程’。”
呼唤物流标准化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30多个省市都在计划建立各自的大型物流中心。对此,有关专家在本次电子商务大会上呼吁:物流的本意就是要打破部门和地方的条块分割,一哄而上的举动是不符合物流的客观规律的,也不利于物流标准化的推进,必将导致“一哄而下”。
北方交通大学物流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铎担任了圆桌会议的主持人,他指出,实现物流网络化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国内没有一个物流的权威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组织、协调管理国内的物流发展;二是国内没有物流业的标准规范,标准制订的延滞使得电子化的物流网络不能真正实现。他建议采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平台的构建技术,实现网络化物流的技术方法。
据悉,国家科技部、中国标准化研究中心等单位近期已开始立项启动中国物流标准化规范的制订。
作为专家,荆林波看得更为长远:“物流人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
AOKVEN转自计算机世界报
----
</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