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okven(1/2苹果1/2乱马)
整理人: aokven(2002-11-14 17:35:51), 站内信件
|
电子商务 务实前行
第六届国际电子商务大会综合报道
■本报记者 姚睿 张周 高颖
4月5日至8日,第六届国际电子商务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电子商务大会上,既没有装璜华丽的展台,也没有搞噱头做秀的企业;与冷清的展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论坛和行业高层圆桌会议的火爆。大会的主角已经变成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政府和数百家大中型企业,它们的全力参与充分体现出了本次大会的宗旨:“理性、创新、合作、发展”。
每年一度的电子商务大会可以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晴雨表。2000年时电子商务泡沫四起,第四届电子商务大会上便放出了“人有多大胆,网有多大产”的卫星: 2001年,当NASDAQ股价跳水、网络经济褪去身上的光环时,国内电子商务喊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是年第五届电子商务大会上,从.com“转型”而来的技术服务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成为主角,银行、物流、教育等传统行业开始“触网”,开始尝试电子商务的“滋味”。
转眼间一年匆匆而过。经受残酷环境考验的电子商务企业出现了分化:在以易趣、Alibaba为代表的几家网站宣布实现盈利的同时,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已经彻底销声匿迹;技术服务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变化在本次大会中体现无遗:往来穿梭于各个会场的,依然是IBM、微软、惠普等老面孔,去年在会场上混个“脸熟”的企业再难觅踪影。
自从上届电子商务大会喊出“回归传统”的口号后,今年的电子商务已经深入到各个传统行业中。在本次大会中我们发现,在金融、邮政、物流等传统行业以及其他原先人们认为不容易开展电子商务的行业中,电子商务却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让人们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大会上的种种迹象表明,“理性、务实”的口号不是一句空话,电子商务已经抛弃幻想,开始脚踏实地,在传统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且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经过数年的酝酿之后,电子政务和企业e化已经不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不少政府机关已经实现了通过网络向人民提供服务并且通过网络实现了政务公开;许多企业已经真正开始使用ERP和CRM,而且已经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另一方面,国家在政策上已经向电子政务和企业e化倾斜,电子政务和企业e化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之中。本届大会的企业e化论坛上有个小插曲:某市代表介绍完成功经验后,立刻被人团团包围,脱身不得。与其切磋者有之,向其请教者有之,场面极为热烈。这虽然只是会场众多场景中一个小小的插曲,却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e化在中国的美好前景。
我国已经加入WTO,如何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如何应对来自国外的竞争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必须解答的问题。在加强自身实力、苦练内功的同时,“合作”也成为国内电子商务的普遍呼声。只有实行“拿来主义”、取长补短,中国的电子商务才能在国际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电子商务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点,于是海峡两岸的同胞共同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出谋划策; 于是请来了韩国、新加坡、美国等电子商务相对发达的国家的代表团介绍经验,互通有无。
“发展”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本次大会的召开适逢国家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的大好时机,政府和大型企业也对这次电子商务大会寄予了深切的希望。正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在开幕式上所言,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正努力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他还认为,电子商务代表了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亦强调,中国在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环境下,借助电子手段有助于企业扩大海外市场与降低运营成本,而今年正是企业推广与应用电子商务的最佳时机。
为及时反映本届大会的真实全景,本报记者倾力出击,采写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相信透过这组报道,读者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务实”的氛围中前行。
电子政务汹涌而来
时间一进入21世纪,与电子商务结伴而生的电子政务就占据了人们的视线。一时间“数字北京”、“数字大连”、“数字上海”等地区电子政务计划以及“网上报关”、“网上纳税”等电子政务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在“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被公认为最应被优先考虑的是电子政务,其次才是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电子娱乐,因为只有当政府真正走上了信息化道路之后,才能说这个国家进入了信息时代。
AOKVEN转自计算机世界报
----
</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