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hian(whian)
整理人: winterbow(2002-11-21 14:34:53), 站内信件
|
“红楼诸女你选谁”大概可以算得上是红楼版一个“经典”的话题了。这类带着明显主观色彩的讨论虽然无大意义可言,但原也无伤大雅——毕竟生活有时还是需要一些不着边际的渲泄和幻想的。但我还是常常忍不住的看着倒胃,尤其是跟“红楼诸女”扯上关系时。
红楼梦讲述了一段悱恻缠绵的悲剧情缘,让我们看到在那样一个人性泯灭的年代,真情的付出是多么的艰难和需要勇气,但还是有人付出了,而且付出得那样执著那样无怨无悔,那怕结局已经注定是一个悲剧,为什么?也许就仅仅因为那样的真情是值得用生命去换取的,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理由,那大概就是冥冥中他们曾有的“前盟”,是无法用世间定则来解释的。但是现在一些标榜“红楼梦爱好者”的人却在研究你“应该”爱谁,并一本正经的告诉你爱谁便说明你如何如何。比如:爱上黛玉便说明你是真正的男人,爱袭人这样的人无异于是没劲的男人的标签,等等等等…我以为这种高论除了表明论者自身的狭隘自私之外,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高明之处,首先他把简单地把“红楼诸女”归于某一种类型,这种片面的认识观点显得很幼稚,人性是很复杂的,每个人都有着丰富而矛盾的内心世界,真与假,对和错,善良与狡诈之间并没有明晰的界限,如果“红楼诸女”的形象如此简单公式化,那红楼梦还有什么伟大可言?
从做买卖或许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精明,从选购家具或可体现一个人的品味,但这和爱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爱谁”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是你的爱有多少是真的?贵族气质?女奴?这和真情有什么关系?记得千津曾写过一个题为《你应得的眼泪》的小文,文中这样说道:“原来世上的眼泪他不可都得,他只能得到属于他的眼泪…男人,请珍惜你的女人为你留下的每一滴眼泪” 看了很感动,是的,一个男人应该珍惜他的女人为他留下的每一滴眼泪——只要那滴眼泪是发自真情,那便足够了,你又何必过份苛求她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再高贵再优秀的男人也有他得不到的眼泪,再卑贱贫穷的人也同样有自己的一份真情,也许纷繁复杂的社会让生活有了多重的现实内容,但爱的意义是一样的,不管是黛玉对宝玉,还是司棋对潘又安,那种生死相随的执着同样纯洁同样让人充满敬意,这和社会地位和个人品质是无关的。
元好问的这首摸鱼儿想必很多风雅之士都耳熟能详,但未必都知道它的深意: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台依旧平楚。招魂楚些嗟何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恨,来访雁丘处。
禽鸟殉情而死的震撼,让元好问感慨万千,遂留下了这首荡气回肠的绝唱。情之于生灵,总是一般的让人欲说还休,禽鸟尚且如此,于人又何曾有身份地位和人种之分?
当一个人在煞有介事的大谈“红楼诸女你选谁”并滔滔不绝的对每个人评头论足作为论据时,他的潜意识下已经把“红楼诸女”放在供其挑选的地位,爱谁成了他标榜自己“品位”的旗帜,于是他俨然成了鉴定和挑选的行家。但真正的爱情并不是这样精打细算出来的,抱着这种心态得意洋洋的对感情指手划脚的论者不管他如何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在我看来他的面上写着的永远是愚蠢两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