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unleio(junleio)
整理人: ulrikeyan(2004-08-03 19:11:40), 站内信件
|
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译棒教、本波教或黑教等。西藏的喇嘛僧称佛教为chos (法),称苯教为nag-chos(黑法、邪教之意)。它是行灵魂崇拜、咒术、供牺供养的萨满教(Sha-manism)的一种,即采自然崇拜、庶物崇拜的西藏民间信仰。Bon的语义不明,但有认为它是来自藏语的dpon(主宰者、支配者之意),或认为是梵语pun!ya的讹语。pun!ya是指卍字崇拜者,与梵语ti^rthakara(指纯行者)同义。
苯教以佛教传入西藏(西元七世纪中叶)之前后,划分为新旧两期,之前的形态称为原始苯教,其后为组织苯教。前者分布于西伯利亚、中央亚细亚、东西土耳其斯坦、蒙古、西藏高原、大陆东北等地。而主要发达于西藏西部,特别是象雄(Shan%-shun%)地方。根据《旧唐书》卷五十九〈吐蕃传〉的记载,苯教徒行羊、犬、猿等动物供牺,有时也采人身供牺。佛朗克(A.H. Francke)出版的苯教经典《Gzer-mig》(记忆之钥)也有关于人身供牺的叙述──为祈求王子病愈,以一侍臣作供牺。这种供牺供养在佛教传入后即被禁止,改以木像、画像代替动物,但并没有彻底革除。
此外,丧葬的仪式也是原始苯教的特色之一。根据敦煌史料的记载,他们将尸体安放在岩窟中的石棺中,国王及伟人的尸体则特别用盐水清洗,再放入奶油中煮沸,作成木乃伊。原始苯教拥有极复杂的仪礼组织,但其神殿或僧院却极为简单朴素(现今并无记录可供参考)。仪礼方面,常有许多巫师或咒师参加,但其职务多不清楚。他们之中,称为先(Cshen)的巫师掌管最主要的职务,主宰祭祀。
苯教认为宇宙间存在着无数游灵,由于它们的作用而出现吉凶祸福。这些精灵住在天、空、地三界,人们藉由供牺,以求攘灾招福。苯教的巫师是人类与这些精灵的媒介,他们采行特别的修法,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不仅可将人类的意志传达给精灵,更可镇伏恶灵。集录松赞干布遗训的《十万宝诏》(Man!i-bkah!-h!bum)中,即有关于苯教的记载︰‘为病者占卜,祭祀供养神,念咒破除恶灵。’可惜苯教特有的文献现已不存,故无从知其全貌。
佛教传入西藏后,苯教明显地受其影响,起初,两教徒之间屡有抗争,甚且引发政争。后来无论在教理方面、实践方面,苯教则与佛教间逐渐融合,并摹仿佛教的大藏经而撰著甚多苯教的经律、论疏等。在藏传佛教四大派中,宁玛派与苯教较为相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