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errey()
整理人: jia(1998-08-12 12:47:09), 站内信件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errey 的信箱 】 【 原文由 [email protected] 所发表 】 发信人: beer (Drink), 信区: Virus 标 题: KV300与王江民(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Jun 10 20:38:50 1997)
欢迎在不修改本文的前提下自由传阅拷贝本文件 ------------------------------------------
背信弃义 愚弄用户 瞒天过海 强奸民众 ──王江民成为中国软件业最贪婪的恶棍!
在中国有个臭名昭著的软件叫做 KV300,软件行业几乎尽人皆知。就象新世界 的邪教,迷惑了人们的视线,导致了中国反病毒行业的一幕悲剧。
背信弃义
在 KV300 的各个版本中,有两种主要的包装,即 KV300 刚刚推出时的包装和 后来印着一只蛤蟆的包装。为陈述方便,我们简称之为“蛤蟆版”和“非蛤蟆版”。 最近众多用户投诉非蛤蟆版的 KV300 不能升级到其最新的 L 版,我们经过研究发 现在KV300 的加密磁盘上有鬼,在此特公布于众!
由于为了“打击盗版”,王江民在磁盘加密等问题上用尽心机。王江民现在很 多时候是白天带着公安局的人、或工商税务的人在全国各地打击盗版, 到处实施 “抄家”,晚上则在家里面点钱,KV300 的升级质量显然无法保证。为了进一步加 强力度,江民对 KV300 软盘采取了双重标准。在蛤蟆版推出之前, 在磁盘指纹上 加以改动,到蛤蟆版时已经完全采用了改进的加密方法。
KV300 蛤蟆版的磁盘加密与老版本磁盘加密之区别仅仅在于将某些特定加密磁 道的内容做了些小改动,将原来保存的指纹数据偏移800(H)处的固定数值AED9改成 老王比较偏爱的值,具体情况见下表:
──────────────────────────────────── 磁道号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改动值(HEX) ---- 8888 ---- 5858 ---- ---- 9898 f8f8 4848 7878 ────────────────────────────────────
这一特征是蛤蟆版之前的大部分老版本所不具备的,故而蛤蟆版的加密尽管与老版 本差别极微,仍旧有标记标明哪一张磁盘是老王更加喜欢一些的“亲生儿子”,哪 一张是即将被其抛弃的“弃儿”。
王江民在 KV300(L) 中开始使用这一个标记,其后果是大量原有用户中的大多 数将不能够通过拷贝这个方法来实现免费升级!这意味着凡是在某年某月某日前购 买非蛤蟆版的众多合法用户已经被王江民抛弃了。
愚弄用户
当然,王江民是不会承认的。根据电话调查,王江民及其手下是这样答复用户 的:“用户升级不成功是用户素质问题”、“有可能是盗版”。
那么解决之道何在?当然是更换磁盘!对不起,拿钱来。您可以计算一下仅仅 是为原用户升级磁盘这一项可以带来如何的收入!这才是王江民使用不同加密指纹 的根源所在!他可以对每个用户说:你的磁盘使用不当,磁道被划伤了!
就象王江民曾经使用病毒本身来防止盗版一样,王江民不惜抛弃自己的用户来 识别盗版磁盘,并收取额外的升级费用。 任何解释都不能掩盖 KV300 日益下降的 销售记录给王江民带来的恐慌和极其黑暗的经济目的!
有句古语叫做“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别说就象王江民这样软件水平如 此娄蛋的“高级程序员”,就是请来顶尖高手,也不要忘记: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上面表格里的那些富有魅力的“8”,显然不是磁盘驱动器自己生成的吧, 如果真 有一个傻瓜说那些数是自然生成的,那么一个简单的概率计算会告诉你,上面这组 数中,偶然同时出现这些“8”的概率是 7.2亿亿分之一!
王江民的内心活动也许是要利用这个指纹来辨别市场上的磁盘哪个是真,哪个 是假,但如此愚弄用户实在过分。也就是说这个指纹永远不应该真正被使用!但很 遗憾他在 L版启用了。为了应付用户,王江民“发明”了所谓“123”命令行参数, 实在滑稽可笑。迫于压力,王江民在最新的 L+ 上又恢复了过去的识别方案,可见 作贼心虚,又不是敢做感为,所以屙出屎来往回坐。此人如此反复无常,我们实在 为广大用户捏着一把汗!
八八八八……、发发发发……,王江民在磁盘上做这样的小手脚,这不是在愚 弄全国的用户吗?他以为在用户的身上偷偷屙屎撒尿,用户不仅毫无察觉反而会以 为很香吗?王江民以为全中国就没有人知道这个小秘密是如何寄托了他的心情和愿 望?
瞒天过海
不仅如此,王江民依靠他在资金上的实力,在广告中大放厥词,吹嘘什么“杀 除所有 Windows 病毒”、“未知病毒预报达 98%”之类的谎言。 有心地善良的同 志还蒙在鼓里,以为尽管 KV300 没有尽善尽美,也相当不错。你知道 KV300 如何 破坏硬盘数据吗?如何“绞杀”其他反病毒软件吗?
KV300 报告某个瑞星 RAV 含有病毒,并且将华美星际病毒克星 for WORD当宏 病毒“杀”掉。电话咨询,他们说这些软件含有“病毒代码”,但又不敢说对方有 病毒,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误报,所以咬住“病毒代码”不放。病毒代码是什么? 天大的笑话!他以为真理就在江民公司了不成?病毒就是病毒,不存在什么“不是 病毒的病毒代码”或“病毒僵尸”。
另外,王江民吹嘘的所谓“特征码”技术完全是自欺欺人,是一种七年前就淘 汰的高误报方法,竟然还在愚弄民众。王江民俨然就是王奸民!
在中国科学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告诉发展的今天,王江民用一个小农的头脑 和思维居然企图瞒天过海,实在是中国反病毒软件行业的羞处!
强奸民众
王江民对“8”或“发”真是有独特的感情。有一件事情几乎要被遗忘了, 但 还挂在江民同志的嘴边,也许是江民战胜中国法律的生动例子:这就是王江民情有 独钟的“8888病毒”(业界称为 KV300病毒,是王江民为防止盗版在一部分 B 版程 序中添加的,一旦发现盗版则释放病毒,王江民始终不承认)。“8888”能够 “发 发发发”,这就是王江民漏出马脚的开始。如果说一个“8”是偶然, 那么现在的 “8”越来越多, 我们可以前后联系起来,看看这个软件业最贪婪的恶棍的真正的 内心活动!
在一封 BBS“公开信”上,王江民竭力摆脱和抵赖,但又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说 起“8888”如何厉害,绝非其本人所为,简直是越抹越黑!其语气多么的不自然。 在KV300的软件的说明文件里,说什么在DOS不能启动的情况下,病毒可以悄悄获得 系统控制权,简直是一派胡言!
黑暗!黑暗!不过总会迎来曙光!王江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收买的所谓技术和技 巧,正在构筑自己的坟茔,正在走向自我灭亡的无底深渊!全中国反病毒软件用户 们,联合起来,KV300 退出市场和舞台的日子,就是中国反病毒软件真正走向严谨、 科学的那一天!
后 记
AV-China 的 KV300 磁盘制作工具目前已经升级到4.2a版本,用于研究、教育 等非商业或盈利目的。同时遏制 KV300 在市场的收益。 最新消息见我们的网点, 软件(MK300V4) 可从网点上直接下载。另外经过可靠测试,KILL、病毒克星和瑞星 软件在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 KV300。
http://av-china.base.org http://www.geocities.com/SiliconValley/Vista/8237 E-mail: [email protected]
MK300V4的使用简单说明:
使用方法: MK300V4 A:(or B:) [-S] ^^驱动器号 ^^对使用低档机可能有帮助 使用实例: MK300V4 B: MK300V4 A: -S
有好心的用户来信提示该程序不能兼容L+板,请耐心再试验,应该没有问题。 KV300 磁盘共含有71-80 共十个特殊磁道,我们实际上第一次就全部识破,但考虑 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这个程序只在少量的研究者中间传递,MK300 为众多反病毒软 件的研究者集中精力研究KV300、揭穿KV300的质量内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该版本 的 MK300 在 BIOS级别已经完全与 KV300 相同。谁知,KV300后来竟然抛弃了它在 Windows 环境下的兼容性,笨拙地使用 uPD765编程来判断特殊扇区的相位, 导致 了大多数用户的怨声载道,因为对于磁盘驱动器的要求过高,很多用户无法实现升 级,正版用户被告知在使用盗版。对于这一点,和王江民在编写反病毒软件上的思 路很象,就是宁可高误报!MK300 因而有了第一次重大升级。不过我们当时觉得, 算了,放江民一马,谁知道王江民一而再、再而三,居然启用“蛤蟆版”的独有指 纹!本程序从4.0 版本开始对付后面的 L、L+就都无问题!
软盘制作最好在纯DOS 环境,在 Windows下可能失败,最好使用HIMEM/EMM386 或不使用其他内存管理器。这样更加保险。如果您做盘不成功,请更换一台兼容性 更好或磁盘驱动器更稳定的PC,由于王江民在后来的 KV300版本中使用了 upd765 编程,使得对软驱物理性能的均匀性要求更高。
根据上千个 KV300用户的来信,他们都表示准备放弃 KV300,改用其他产品, 但中国国内反毒软件的现状实在是不很争气。但能有的用都比 KV300好得多。也有 好心用户提醒我们不要过于偏激,要尽量客观。我们都已经欣然采纳这些意见,我 们想说我们的研究和结论都是基于严谨的分析和广泛的调查,决不是空穴来风。目 前问题的焦点在 KV300,并不是说其他软件就没有问题了,还有待我们逐一为大众 澄清认省6?BR>-- ~~~~~~~ 有空一起 。。。喝啤酒~~~~~~~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xmu.edu.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