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uyin()
整理人: emil(1999-05-22 11:50:30), 站内信件
|
谈DOS、Windows平台对反病毒技术发展的影响
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反病毒产品市场初步形成以来,反病毒技术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路程。在此其间,厂家、用户和计算机安全专家,似乎总在苦苦追寻一个问题的答案:什么样的反病毒技术最为出色?应当说,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准确的答案,也不可能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病毒与反病毒技术不断发展、变化、斗争,推动着反病毒技术不断地向前发展。"好"与"坏","出色"或"一般",只是相对而言,并非一成不变。 然而,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又确实有一些不错的反病毒技术得到行家、用户的肯定。这当然是与当时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发展、病毒进展状况、用户实际需求、厂家技术开发能力……,多种因素综合决定了某种反病毒技术在某一特定发展环境下有其必然存在的理由。那 么,当前及至今后两、三年中,又是哪种反病毒技术能够领先、有其充分发展的理由;又是哪种反病毒技术势将落后,渐渐不受用户的欢迎? 这正是本文及其续文将展开讨论的问题:反病毒技术路在何方? 本文及续文将分三个方面对反病毒技术当前及今后二、三年内的发展方向分别加以评述,它们分别是: DOS/Windows 平台对反病毒技术发展的影响 反病毒技术服务国际化与本地化接轨 实时化的网络反病毒技术
之所以从以上三个方面讨论反病毒技术发展方面,是因为:第一方面解决了今后几年中反病毒技术可能存在的操作系统平台和可用性问题,第二个方面解决了用户最为关注的反病毒技术及产品的售后服务问题,第三个方面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给出了"病毒防治效果"在网络时代的最新定义 。以下,就先展开第一方面:DOS、Windows 平台对反病毒技术发展的影响。
一、DOS、Windows平台反病毒技术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计算机病毒往往从"底层"侵入、破坏计算机系统。所谓"底层",指的是病毒直接利用操作系统控制系统资源,有时甚至直接越过之必然
这一发展方向,并非是由哪个反病毒厂商决定,而是比尔·盖茨"钦定"的。盖茨说,要彻底"结束"DOS,那么DOS的消亡就仅仅是个时间的问题了。作为计算机系统工具的一种, DOS的消亡,意味着DOS版反病毒产品开始走向低谷。无可否认,DOS在国内某些地方的某些台机器上仍在被使用,而且Windows本身现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依托DOS。但是,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概念在近几年中已从传统高科技工程设计和大型并行计算机房中走出来,深入 到了寻常百姓的家庭。盖茨承诺,他将亲手解决掉曾经给他带来数不清钞票的DOS。而事实上,俗称为Windows 97的Windows 95 OSR2版已正式启用了32位文件分配表(FAT),32位FAT的格式与传统DOS的16位FAT不兼容(道理很简单:DOS是16位的操作系统,而Windows是准32位 或真正32位的操作系统)。32位FAT和16位FAT不兼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有可能某天用户使用16位DOS反病毒软盘启动系统后却找不到C盘,如何清除硬盘上的病毒呢?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DOS已渐渐失去了Windows的支持,微软正在加快其放弃DOS的步伐,转而全面支持纯32位的操作系统。DOS将很快走向衰亡,而在其该台上开发出来16位应用程序也终将走向灭绝。
也许有读者会问:说归说,目前国内销势最好的毕竟还是DOS版的反病毒产品,这又该如何解释? 事实上,市场与技术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注重的是用户基础,而技术更多关注的是领先性。具备一定领先性的技术并非一定受市场的欢迎。我国PC机早在80年代未期就开始发展,几乎走过了Intel公司芯片发展的全部路程。此间积累起来的大量老式机型仍在被大量使用--说"老"为?BR>涫狄簿褪羌改昵暗氖虑椋畔⒓际趿煊虻姆⒄顾俣茸钜巡辉倌苡媚甓群饬苛耍洳僮飨低郴旧匣苟际荄OS。据传盖茨来华访问时,曾深为国内巨大的DOS装机量而感震惊。从目前情况来看,DOS版反病毒产品在我国仍存在相当的用户基础。问题是:这些DOS机器还可能存在多久?IDC 前年和去年调查报分别表明,全世界PC机的更新速度目前大至是3年。这就是说,PC机的平均寿命也就是3年左右。按业界崇尚网络计算机(NC)的权威人士评论,这种近乎疯狂的更新速度真正的动力源泉是Wintel(Windows + Intel)。新的软件、新的平台不断地产生,它们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而现有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对新产品的发展是很大的阻碍。早些年的286、386乃至486并非无法使用,应该说很多软件在这些机器上工作得很好。但Pentium II需要市场,而Windows则希望处理器的速度越快越好。硬件和操作系统两面夹击,用户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不断地淘汰旧机型,更换更快、更新的机器。若是依照这种发展速度,2000年前DOS就会在我国内消失,这也正是微软和Intel所希望的 。由此看来,未来几年内的反病毒市场,必将是Windows版反病毒产品作为的天地。
三,Window版反病毒技术的"可用性"更受广大用户的欢迎
用户购买了反病毒产品,但病毒仍然成功地侵入系统,造成了破坏--甚至是十分惨痛的破坏……。类似案例,简直多得数不胜数。网络管理员对此可能有最深切的感受。为了搞好网络安全,他们会付出很多心血为网络中的每台客户机配置反病毒工具。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他们又无力随时 督促他们每一位网率迪侄⑹凳狈床《炯际跸嗟崩选R酝簧偌际跞嗽碧岢龉?quot;内存驻留"(TSR)程序的技术方案,希望以此实现DOS环境下的实时反病毒技术。但因为TSR本身需要使用很多未公开的DOS内部变量,其自身兼容性况且无法得到很好保证,在其上实现实时反病毒技术几乎?BR>挥幸坏阆M?BR>剩下的唯有Windows。所幸的是,Windows 95/NT的准32位/纯32位多任务、多线程特性,恰好正是解决实时反病毒技术难点的关键所在。实时反病毒软件作为一个任务,可以运行在系统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对进、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进行监控,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害。同时,用户的其它应用程序可作为其它任务在并在系统中运行, 与实时反病毒任务毫无冲突。由此可见,Windows版实时反病毒技术轻松化解了传统DOS版静态反病毒计算机面临的"可用性"难题,正因为此,Windows版反病毒产品正在受到广大用户的接受和欢迎。
综上不难得出结论:发展的必然性和产品的"可用性",综合决定了Windows版实时反病毒技术最终取代DOS版技术,成为市场主流反病毒产品,仅仅是个时间长短的问题了。好在,目前国内不少反病毒厂商已开始注意到这一发展方向并开始着力开发下一代真正面向Windows环境的反病毒产品?BR>V档米⒁獾氖牵捎诜床《炯际醣旧碛氩僮飨低彻叵倒诮裘埽谌狈Σ僮飨低成探裘芎献鞯那榭鱿拢⒊鐾晟频姆床《竟ぞ呤羌淅训摹S泄卣庖晃侍猓颐墙诺?quot;网络化还是本地化"一文中加以深入讨论。 此外,就目前国内PC机应用水平来看,妥善的解决方案是Windows版和DOS版反病毒产品捆绑销售。这种方案一来解决了传统DOS用户的防病毒需求,一来也是向用户提供了一条向Windows完成最终过渡的可靠途径。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ppp143.fhnet.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