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ixi()
整理人: yvonneh(2000-07-15 00:29:15), 站内信件
|
题包公祠三首
一
古城西南隅 ,碧波绕名祠。
千载颂刚烈,万代仰峭直。
清廉垂家训(1),直道示题诗(2)。
名碑低洼处(3),亿民敬公时。
注1: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 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
注2:包公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金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 ,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注3:开封府题名记碑:这块碑上记载着北宋时期从建隆元年起,到崇宁四年止, 在一百四十七年的时间里,担任过开封知府的人员名单和任职时间,共有一百八 十三任开封府尹。其中包公是第93任。在原碑上包拯的名字上有一凹坑,这是因 为前来参观此碑的人们总是要情不自禁的触摸或正相指点包拯的名字,天长日久 ,竟在石碑上画出了一条凹痕,这个有趣的现象在南宋时就有任记述过“开封府 尹题名,独包孝肃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深”。可充分说明包公的名字如何深入 人心。
二
天地有正气,浩然包公祠。
清廉五洲敬,刚直四海知。
百代忆三铡,千秋颂一诗。
唯有汴城月,曾照夜审时。
三
寒风显峭气,名祠拜贤臣。
刚烈铡权贵,直道惩皇亲。
训诗垂千古,掷砚喻后人(1)。
香烟绕碧波,不泯为民心。
注1:包公掷砚:包公任端州知府,他发现前任官吏借每年向皇宫进贡端砚之机, 向老百姓增索数十倍之多的端砚,以献权贵,包公废除了这一弊端。减轻了老百 姓的负担。老百姓感其恩德,赠送端砚以表心意,被他拒绝,后偷置他行李中, 后被公发现掷于江水中,在包公掷砚的地方有一沙州,人们叫它墨砚沙,端州城 的城门上还为此刻一对联:星岩朗耀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因查包公诗赴包公祠,拜包公像,并购介绍包公资料,四故苍柏森然,碧波环绕 ,香烟直上云霄,名人题匾颂公,望公庄严铜像令人肃然起敬,归来复看资料热 泪盈眶,思而欣然命笔,作陋诗三首,颂公之刚烈,为官者若皆能效公之清廉刚 直,则苍生幸焉。故不避浅陋贡诸同好,希有利于净化世道人心,平仄不调、格 律不整之处肯望众诗友教正为幸。
少林永文敬识
2000年1月7日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229.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