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影音器材>>暂存精华>>转载:梁祝故事由来

主题:转载:梁祝故事由来
发信人: yong1015(色猪)
整理人: jackneng01(2002-11-13 21:06:50), 站内信件
梁祝故事,是从康王逃难开始的。

    宋钦宗末年,金兀术统兵南下,一路上烧、杀、抢、掠。渡过黄河,捉去钦徽二帝;越过长江,想并吞大宋江山。

    康王赵构逃难到鄞县,金兵追到屁股跟,其慌忙躲到城西清道山。金兵围困搜索,康王吓得心“砰砰”跳,一屁股瘫倒在古墓旁。

    就在这时,好好天气一会儿变得天昏地暗,狂风呼呼,泥沙滚滚,半路上杀出一支队伍,撑着“梁”字旗号,为首的是个文质彬彬的后生,士卒们个个青面獠牙、红眼绿头发、胡须丈七八。梁军与金兵厮杀成一团。金兵吓得汗毛倒竖,被打得血污狼籍,一败涂地。

    从此,金兵害怕,只好议和。康王在杭州建立了南宋,坐了龙廷,做了皇帝。

    康王做了皇帝,没有忘记救命的梁军,召画师画了幅梁军统领像,下旨四处打听寻找。差人找呀找,找了七七四十九天;寻呀寻,寻了八八六十四个府县,一点音讯也没有。

    一日,差人找到鄞县,刚刚爬上清道山,只见前面出现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他说:“你们甭找了,我是八百年前的鄮城县令,名叫梁山伯。”说完一闪就不见了。差人一眼就认出这人与画像丝毫不差,就是他们要寻找的梁军统帅。
 
    差人复报康王,康王觉得奇怪,下旨查阅鄮城历任知县,查得结果:梁山伯,东晋时候会稽人,任鄮城县令,为官清正,考绩显著,十八岁病死,葬城西清道山,无妻室儿女。

    康王知梁山伯是忠义之人,且保驾有功,就敕封其为忠义王,下旨一道,划土地一百石,拨黄金千两,重修山伯墓。

    扩修坟墓,掘土奠基,挖到了一块古墓碑,上面写着:“钦封烈妇英台之基”。祝英台,是百年前上虞祝家庄人,从小聪明伶俐,才貌出众,马家少爷看上其,就仗势逼婚,英台勿肯,自尽而死,芳龄十八。

    当时,有个聪明的民夫开玩笑说:“梁山伯、祝英台,一个才子,一个佳人,年龄相仿,都未曾嫁娶,如果皇帝老爷做个大媒,把祝英台嫁给梁山伯,真是天生的一对。”

    民夫们说说笑笑,你一言,我一语,说开去了。这话传到当地县令耳里,这县令觉得有道理,就写了一个长长的奏章,上京呈交万岁爷。康王阅罢奏本,满心欢喜。马上下了一道圣旨:赐梁山伯与祝英台阴配为夫妻,择吉日合葬一块。

    这事不久就传到杭州城里的一个大书院,这书院有三百六十名弟子。先生出了个题目,名叫“梁山伯与祝英台”,叫弟子们做文章。弟子们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人都写了一篇文章,共有三百六十篇。这三百六十篇文章,篇篇勿同,以后流传到各地,就是现在各种不同的梁祝故事。
 



----


世人皆聪明,为何我不笨?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活着的时候尽量开心,因为死的时间太长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