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客家风情>>〖真情流露.网友文辑〗>>【 版友文集 】>>huweibin77777(翅痕)>>白衣飘飘的年代

主题:白衣飘飘的年代
发信人: huweibin77777(翅痕)
整理人: lyl0753(2002-10-26 09:28:13), 站内信件
    小弟近日因写一篇关于大学的稿件,特意找回积压箱底、尘封一年之久的日记。对于为尘世的烦嚣所困惑的我而言,这里无疑是最能找到敝人昔日心灵家园、情感归宿之所在—— 

    又是七月,又到毕业. 
    该办的事情已经办完,该吃的饭局业已吃完,该喝的酒也早已喝完,不该睡的觉却还未醒。 
    天气一天一天热了,日子一天一天过着,想要做点什么,却又什么也懒得做,因为明天就要大学毕业了。 
    明天不能一觉睡到朝九午三,明天不能再看小说到通宵达旦,明天不能再与大二的师妹漫步校园。 
    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很精彩?明天要做些什么?有几分梦想,就有几分揣测。 
    在远离大学的日子里,日子究竟过的怎样? 
    或许只有天知道。 白衣飘飘的年代 

     一位90年代初进入大学的师兄回忆起他的大学时引用了罗曼罗兰的一句话:“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一次呕吐,将他以前吸收的东西统统丢掉。”像绝大多数在大学挥霍青春的人一样,我的“呕吐”发生在大学时代。 
    我上大学那会,毕业生分配制度早已土崩瓦解,“大学生”三个字的含金量就像9。11时的世贸大厦,倾泻而下,我家楼下卖豆浆的老大爷知道我考上大学后关切地问我:“出来后能找到工作吗?”好象我不是去读大学而是去蹲监狱。 
与九十年代理想主义失落的痛苦不同,那时的大学弥漫着浮躁的气息和矫情的无病呻吟,到处是渴望发泄的年轻人。时值大一,主宰我们对面宿舍的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每次我们结束上午的课程,返回宿舍的时候,便会发现他们睡眼惺忪、摇头晃脑地去刷牙洗脸,然后把音箱调到音量的极至,用那首摇滚版的《国际歌》挑战整层楼的听觉,偶尔会变成温和些许的《SCARBROUGH FAIR》,下午的时间就是玩电脑游戏和踢球,感觉活得特滋润。接着我们便得志他们找工作的情况极为凄惨,我的一个师兄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换了六份工作,五个城市,并不得不和他的女朋友分手,我们琢磨校方之所以安排我们这些新生住在毕业生对面,完全是“杀鸡儆猴”,意思是要像我们那样声色犬马,早晚连工作都没。 
    事实证明,这种警告起不到丝毫的作用。论到自己昔人将盛黄鹤去的时候,我们的举动有过之而无不及:早晨从中午开始,每天都有人喝醉,《国际歌》再度响起,歌里对革命理想声嘶力竭的呼唤在我们眼里变成了极具王朔色彩的现实讽刺方式,没有理想的我们只剩下对一切虚伪的极度厌恶。 
    这种厌恶感来源于年轻人的真诚。当毫无压力的学习、公开的恋爱和丰富多采的业余生活在大一耗尽了最后的兴趣,空虚就像不经意的小雨趁虚而入,砸在我们的头上。早已落伍的教材、照本宣科的老师、无聊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功课……我们终于明白大学也有混饭吃的所谓导师,也有教条主义的教学方法,还有权钱交易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感到青春在一点一点地消逝,而中学时的正统思想又遭到了来自生命本能的前所未有的全面反抗,同时,《挪威的森林》和《大话西游》开始流行,我们明白了村上春树为何把读大学看作是“检验自己对无聊的承受力”,也习惯了用周星星的无厘头消解一切崇高,于是有了全面上课大逃亡,有了对老师的警告“下次不来就别想及格”的不屑一顾,还有人不堪枯燥而背起行囊四处流浪,一个同学甚至将学校发的“必读书”目录牢记在心,目的是避免以后读到这些书,也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呕吐的时候,谁又分得清那些是婴儿,哪些又是洗澡水呢? 
    而对于自己喜欢的老师,因为罕有,所以格外珍惜,难得的是,始终有真正具备学者气质的老师鼓励我们推翻既有观点和所谓的权威,进行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这是大学最令人心动的地方。我至今记得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如何慷慨激昂地要我们扔掉教材,虽然他的很多观点很难让我接受,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尊敬。 
    松懈的考试制度无形中纵容了我们的放肆。对于将视“奖学金”如粪土的同学来说,只要考试前只要腾出一个月的时间到教室内不分日夜、废寝忘食甚至连厕所也没有时间上的疯狂复习,及格绝对是手到擒来的“幸福”。有个同学更绝,考试规定迟到半个小时便取消资格,结果考试前,他借来同学的笔记在考场外看,到将近过半小时才进去,结果还得了80分的高分。这似乎也极端了点,不过更极端的是有个同学走得更家彻底,他公然的作弊令自己不得不提前告别大学,归隐“山林”,送走他哪天,所有的同学都在思考这样做是否值得,但是他显然不愿意再提起这件事情。毕业一年后的今天,再次于街头邂逅他时,他依旧还是个无业游民,在广州拥挤的街头,我们相视无语。 
    当沉重的理想和激情在鞭策青春,谈谈情跳跳舞当然是最为惬意的选择了。有人说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在选择上错误一次,在事业上失败一次,在爱情上失恋一次。大学至少为很多人在爱情上的成熟立下了不可抹杀的功勋。回想以前那帮兄弟,不管平时如何“口是心非”,如何誓死“守身如玉”,一到临近毕业,就马上原形毕露,褪去了白皙的羊皮,露出了狰狞的狼子面孔,整天哼着《单身情歌》在一切可能有女生出没的地方左顾右盼,就像刚从男子监狱释放的流氓,死活要来上一段刻骨铭心的“黄昏恋”,给自己的大学时代划上一个大大的感叹号。看看电影《美国派》,这可是人家美国高中生才干的龌龊勾当,想起来我们就无地自容。挥手那些曾经相濡以沫的牛郎织女们,现在往往都是各分东西,要不就是“当爱已成往事”,“是谁遇见谁,是谁爱上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纯粹的校园内进行的纯粹的爱情未必就是令人难以忘怀。毕业以后,“关于爱情,我们只字不提”——老狼聪明地将它藏到了岁月的尘埃深处。 
    大四的日子自然最难忘。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走到千里长棚的尽头,细细品味“同学”二字的深意——平等、尊敬、坦诚、友爱,发现友谊竟比爱情还重要。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猩猩惜猩猩,猴子惜猴子的味道。不知多年以后,上铺的同学躺在酥软的席梦思上时,是否还会想起我那双奇臭无比的脚丫曾令他打破一个星期夜不能寐的记录的辉煌往事。 
    毕业已经一年了,青春的脸上逐渐被生活的无奈和琐碎的烦恼填满,几个曾经因为青春痘而苦恼的同学,过往坑坑洼洼的脸上仿佛也因此平滑了许多。偶尔有同学聚到一块时,大学已是有意避开的沉重话题,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有太多的遗憾和不堪回首的书生意气,让我们避而远之……
(注:我大学毕业于广工,中学毕业于东中)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