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i__zi(痞子)
整理人: yerk(2003-03-22 19:54:00), 站内信件
|
列车行在秦岭段,火车缓缓的在崇山峻岭间穿行着,在长长短短的过山隧道里扭动着,古代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现在,一列铁龙横空而出,在不可能间作出了可能的事情。坐火车,现代人生活里的最普通的一件事,而在飞驰的铁轮下,那横贯平原和盆地的铁轨,则在萧瑟的风里述说着一些不为人识的故事。
和我对面铺位的一位长者告诉我:咱们现在走的这一段路事全段最险的一段了,有一句俗话:一条枕木一条命呀,现在在路轨上的那些枕木都是用人命搭上去的。
我顿无语,时间在静静的流动着,在这条线上,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在往返,有着无数的资源在这里交汇,我们现在的方便呀,就是这样的建筑在无数的默默无闻的人们用了性命来构筑的这样的金光大道上的。
我可以想象,曾经过去的那段岁月,那些在深山老林里勘测的工程员和带着铺盖喝着山水啃着干粮的筑路工人的景况。他们为后人修路,他们现在又在何方?他们生活的好不好?没有人知道,对面铺位的长者告诉我,他的小叔叔是曾经这里的修路副总指挥,现在百病缠身,苦不堪言,一切缘于这条铁路。
我忽然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但是我现在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那些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精力那些拿着微薄的酬劳在不可能的环境下创造出了惊天动地的伟绩的那些人们呀,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不是党员不是干部不是商人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给予敬仰的英雄,在更加多的时候,我们甚至投以鄙视的目光,嫌弃他们身上的体汗何不修边幅的邋遢,但是,他们却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临时停车,我看见了在荒凉的山上的养路工人们在吃饭,铝制的饭盒里承载的不是我喜欢的青菜白饭,他们对于列车上的那些人的来去并不表露出任何的关注,他们关注着他们手中的饭菜,因为只有靠了这样的食物下午才有气力来完成未竟的工作。
或者是他们单纯或者是他们愚昧或者是他们的命不好或者有种种许多的理由,我们相信他们适合这样的工作,甚至我们不屑一顾的对他们的存在视而不见,但是,在他们用血肉筑出这样的铁路上,我想,他们所在这蜿蜒的轨道上留下的何止是姓名而是最了不起的经典,那就是敢与自然试比高的能力。
他们或者一辈子也去不了北京甚至是他们的省城,他们甚至无法知道什么是卡拉OK与KTV之间的区别,他们不知道一顿饭需要五十万可以吃上什么,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只是为了养活自己兼顾家人,他们在许多人的心里生活的很不值得,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假如没有了这些甘愿付出的这些可爱的人们,我们的足迹不会这样的潇洒在祖国大江南北之间,我们甚至无法想象,没有了十万筑路大军,我们的生活将会有多少的不如意和遗憾。
我在这样的环境下这样的空气里分明的感受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他们,那些不需要铭刻名字的生活的很实在的那些筑路工人,那些在我们这个国家和我们这个社会里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的普普通通的人们,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骄傲。才是这个时代里留下最珍贵记忆的人。
在路基下横卧的那些枕木或者会在时间的流里变得斑驳渐成腐朽,但是,在每一列的列车经时过,总会有人记起他们曾经的慷慨,这些,是他们不曾需要但是后人却常常拜献的致意。有些人需要别人记住,但是人民忘记了,有一些人离开了,但是历史记住了他们。
【小资料】
宝成铁路自陇海铁路的宝鸡至成都,全长669公里,是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第一套山岳铁路,1952年7月1954年1月分别在成都和宝鸡两段开工,1956年7月12日在黄沙河接轨,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
线路离宝鸡后进入秦岭山区,沿清姜河盘旋迂回,以长隧道通过秦岭垭口,沿嘉陵江南下抵广元,共16次跨越嘉陵江。
全线隧道304座,延长84公里,大、中、小桥1,001座,延长28公里,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17%。宝成铁路建成后,由于坡度大、隧道多,进行了电气化改造。第一期工程宝鸡至凤州段91公里电气化于1961年完成。
1975年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这条铁路的建成,改变了“蜀道南”的局面,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
---- 我在飞翔,自由的很无力;我在沉思,莫名的很无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