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海外华人>>世界任我行>>海外风光>>[转载]:你好,平壤(7-10)

主题:[转载]:你好,平壤(7-10)
发信人: yerk(破碎如空)
整理人: joyce_85(2002-10-23 06:55:49), 站内信件
★原文转载自PLACE版yerk的《你好,平壤(7-10)》★


            平壤,你好(七)

  夜是安静的,因为我们住的宾馆是在两江宾馆,看起来并不是在闹市区,不过200万人的平壤也不会如何闹的,在有电力的不足,夜生活也就无从谈起了。平壤的第一夜我们准备了自已的娱乐:打牌。在宾馆的房间中,我们把地灯拉到床边,不过灯光还是不够亮,因此我们想把灯搞亮一些,但是灯泡也只是40度的,看来如果以后再来平壤的话,还赵得自已带个大一点的灯泡,那样屋里的灯光会让我们更舒服一些的。

  我们一行六人,还好很容易就能凑齐牌手,当然有一定的赌的性质,不然谁与他们白玩啊。不过大家都是朋友,动点输赢谁也不会在乎。一直我们打到北京时间二十三点,因为平壤是比北京早一个时区,因此,这时候的平壤应该已是零点了,我们曾经约定这个时候去十三楼去吃烧烤,因为导游也介绍过,十三楼的旋转餐厅有霄夜的。在国内我们在这个时候也会出去的,但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很难出去,再有这里打出租车也是不方便的,因此上十三楼将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十三楼有两个服务员,都是女孩子,穿的服装是标准的宾馆服装,不过大伙都无法与她们沟通,只能与他讲啤酒,但是数量也无法与他们讲。这时我想起了买的那个《学说朝鲜话》的小册子,我就与朋友说我下楼取来。坐电梯下楼,这个电梯比较陈旧,自已坐还真有胆突的。来回有一分多钟,我又来到了餐厅,还好,朋友们也用英语在和那个女孩子沟通,这时我拿出小册子,给她找到那页我要一份烤牛肉让她看,那看明白了我们想要吃的东西,就告诉另一个服务员去做了。这个服务员就给我们准备湿毛巾,在这个功夫,我们端祥起这位服务员,她还真没有朝鲜民族的特征,长得很可爱,我们几位朋友都在她工作的时候与她合了影,以做纪念。

  语言不通真的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可以用手式来指,比如我们要酒,就指给她看,用指头比出数量,这个丫头还真挺聪明,不象我们在丹东吃烧烤的时候,与那个女服务员怎么说都不明白,直真让人上火。不过这里也确不一样,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尽管比较封闭,但素质肯定不会很差的。我们喝着啤酒,吃着烤牛肉,这里的烤肉的风味还真不错,只是肉质比较粗一些,但是如果不是进口的牛肉,我想是不会有什么疯牛病的,因为这里的生产力还真的没有达到那种程度的。我们谈论着明天的行程,对未来的时间很是有一番猜测。就这样,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平壤时间凌晨了。
20021018

            你好,平壤!(八)

  早晨六点(平壤时间)我被电话铃声叫醒,因为导游通知,今天出发时间为平壤进间的七点,而早餐要在六点半开。没办法,虽然睡眠不足,但是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到开城,这是离板门店最近的大城市,而板门店在世界上也是著名的,更何况我们要参观游览三八线。匆匆洗潄,饭店的热水并不很热,本来想冲个澡解除一个这两日的旅途疲劳,但是水温也就在三十二三度,朋友说晚上还好,因此我也就简单冲了冲,就下来吃早餐了。

  早餐还可以,有面食和白米粥,不知什么原因,总感到粥中有股味,不知是水的毛病还是米的问题。鸡蛋的个头不大,看来是我们俗称的笨蛋吧!(即是未用饮饲料喂养的鸡。早餐非常想喝杯牛奶,但是没有,更别说咖啡了。从这个早餐中,就可以体现出这里物质还很匮乏,还无法和国内的一般大中城市比,当然好的小城市也比不了,但是这样确实也让我们体验到了我们七十年代时的物质不丰富时的生活水平了。

  旅行车开出了宾馆,延着公路一直向南走。平壤通向开城的公路不错,不能完全与我们的高速公路相比,但是与我们的高等级公路要好一些,因为至少是双向路,路两侧没有封闭围栏,人少车稀,还不用为了安全那样的紧张,在朝鲜开车肯定好开,因为车不多,而且看到的车除了罗马吉普外都是比如奔驰,皇冠等好车。公路中间还留有绿化带,给未来修高速公路留下空间,看来在交通方面,朝鲜示来不会受到瓶颈的制约,只要有投资,就可以达到叮应的效果和效率。

  大巴还是比较稳的,尽管自已的睡眠不足,但是我还是在仔细的听着导游的介绍。可以想象,他介绍的也只能是大概的情况,因为还有一个导游,虽然她并不懂多少汉语,但是有些她还是能够听懂的,今天她穿的是一身套装,似乎她们都约定好了,第一天穿民族服装,而到板门店军事区,一定要穿正规的制服,以免被对方看到一些问题。导游介绍说:北朝鲜是一个福利配给制的国家,比如住房,根据人口和贡献的大小来分配你的住房,平壤的住房都分布在几个地方,有的地方可以一栋楼可以住上万户,一个小区可以达到二三十万户。他介绍自已家是三室一厅,因为他和父母同住,他有一个小孩子。在教育方面,朝鲜是十一年制义务教育的国家,小学四年制教育,在上小学前有学前教育一年,而中学教育是六年制。这些教育都是国家花钱,学生不需要缴学费。大学是必须经过考试的,上大学的人约占学生人数的30%,在每个郡(上不是称这个名称我记不清了,反正与我们的省平级的单位,可能称州吧)都有三类大学:师范大学,水利大学和农业大学。可见朝鲜的高等教育还是围绕着基础产业进行,这也是一个国家教育之本。许多大学生经过选拔可以到国外留学(当然可能在政治上审查要严一些,不然变修了也不好。[这是我的议论,不是导游的言论]),比如我们的导游就是在德国学习计算机的。但是他在国内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这里的计算机还没有应用到初级程度,没有软件开发,只是组装一些计算机,没有网络和普及计算机,因此他在平壤学习了汉语,来从事导游工作。我们问他平时一个人挣多少钱,他说一般工人可能只挣不到二千元(当然是朝币),他现在每月挣三千五百多元,这可以说是高工资了。

  导游很善讲,用中文我们和他沟通基本不成问题,可见朝鲜人还是聪明的。他累了,就让女导游小李来唱个歌,不知是是接待每个团都如此,李导不象第一天那样腼腆,同意了。大家非常热烈的响应,鼓起掌来。要知道我们这个团大多数是男同胞,有个女导来活跃一下气氛还是很不错的。李导很羞涩地站起来,用朝语说她要唱中文歌,大家一听,更是热烈鼓掌了。她唱的是一个流行歌曲《萍聚》,选这首歌看来是她经过认真挑选的,因为每个旅者都是在不同的地方生活,由于旅游走到一起,这就是象浮萍一样的相聚吗?李导的歌声甜美,但是还是有些字吐的不清,不过听着这熟悉的旋律,车里又热闹起来了。在一曲过后,大家又起哄让她再来一首朝鲜民族歌曲。她有点放开了,又唱了一首歌,好象也是我们曾经非常熟悉的,但是不知中文是如何翻译的。

  接下来,我们又要金导唱歌,但是他没有唱,把球踢给了中方导游。中方的导游也落落大方地唱了一首《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虽然是外国歌曲,但还是用中文唱的,而且大家的呼应也很高。接下来是团里的一个曾经在西藏工作过的人唱了一首藏族歌曲,声音不错,唱功也很好,看来导游抛出的玉也引来玉声一片。接下来导游让我们这一块来的唱一首,我们这个团可都是歌手级人物,除了我和另外一个朋友之外,任何一个人出来都不会比这个援藏兄弟逊色。二哥自告奋勇出场了,他首先要把这首歌献给我们这个团的抗美援朝的老同志,得到了我们的呼应,他唱的金达莱是我们少儿时期非常流行的朝鲜歌曲,他不会朝文,只能用中文演唱了,但是旋律我想两位朝鲜方面的导游一定是很熟悉的。

  大巴在公路上飞奔,出了平壤两旁的山的绿色渐稀,绿化有了很多不太理想的方,山也渐渐显出了一些石色。车箱中节目也在继续,一个男子带的小孩子讲了一个故事,她是从兰州来的,看来这是个好父亲,能带着孩子来到这个国度,让孩子感受一下物质与精神的对于生活的影响。接下来有远方来的,有丹东的朋友陪朋友过来的都唱了歌,一路上虽谈不上欢歌笑语,但是总归来讲让大家熟悉了好多,令这朝鲜之旅增加了不多记忆的东西。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大家都在昏昏欲睡,这时导游告诉我们,大家可以下车休息一下,方便方便,然后再上车行路。
20021019

           你好,平壤!(九)

  这是一个在公路上安设有大门,好象是海关一样,在公路两边是三层楼的建筑,而跨过公路是一个过道式的建筑把两边的建筑连在了一起。这可能是旅游的重要地点,因为除了大家需要方便之外,在这里也可以购买到一些旅游纪念品,比如羽毛扇子,还有高丽人参。由于旅客太多,而且时间集中,方便的人需要排队,而在WC过道上有一个女服务员在维持秩序,放过一些人之后,她就不让其他的人去了,这种方式可不多见,其他的地方你可以自由进入后在等号即可,现在却是让大家在外面排队,真是计划方便啊!

  休息了几分钟,我们又上路了,不多一会,就到了开城。开城是朝鲜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导游介绍这里曾经有许多古老的建筑,而这里有个王建王陵也将是我们参观的另一个重要的地方,现在我们大家要先到板门店参观三八线。车行不大一会,我们就看到了一些在公路上树立的水泥柱子,分三排在路的中央和两边,这些水泥柱子宽有一米左右,高有一层楼那样高,看来是为了将来有冲突时用来拦截敌方的车辆的。见到这个水泥柱子,我们猜到板门店到了。

  车行一公里左右,我们来到了板门店军事要区,这里有一个大门,上有朝鲜字,但是导游并未介绍写的是什么,我们猜也就是地名一类的,我们下车后,急忙以板门店的人民军战士作背景照着像,而如果有些游客违反规定,那么执勤的战士就会吹响他口中的哨子。这真是一个好招,不用语言,只用哨音。在我们办手续的时候,我们可以来到一个沙盘室,听人民军军官讲解三八线周围的地形和情况。在三八线两侧的四公里,是非军事区,分别由南北朝鲜管理,在板门店,有北朝鲜设的岗哨,也有美军和南韩的岗哨,而在板门店的军事建筑都是很明显的,北朝鲜的是银色屋顶,而南边的则是蓝色屋顶的。在非军事区,还有许多农民从事生产活动,而出入这里都需要有通行证的。

  通过可检查后,我们排队进入有哨兵站岗的大门,我们的在巴车已经过人民军军官的检查进入大门,我们再次上了车,不过有一个不好的消息,我们的金导由于不合格,不能带我们进入板门店,大家议论纷纷,猜测为什么金导没有通过验证。大门内非常的狭窄,两辆车通过如果驾驶技术不过关的话,肯定要出麻烦。路的两边也有军事设施,除了铁丝网外还有水泥块,这些水泥块用一块小泥柱拦着,使之无法掉下来,水泥块第一个是圆形的,其他的都是方形的,我数了一下,是八个,看来这也是为防范敌方进攻的土办法。

  板门店是个小院,可能也为了游客,院内修得非常好,绿草如茵,树木青翠,到象是富豪的别墅。人民军军官带着我们参观谈判桌前,给我们讲解当时的情景,谁谁坐在那个位置,最后他还开玩笑式的说,如果大家遵守纪律,他可以陪大伙照相。大伙一阵鼓掌,看来大家还真的需要与军官作个留念。院子里有两个石碑,我们没有去听他的另外的讲解,听也就那么一回事,还不如抓紧时间照几张相呢。

  照相的人由于大家都去听讲解了,所以人不多,这样给我们有足够的空间来寻找这里的好的角度来照相。因为旅游的重要纪念是照片,而原来由于听说不允许带长焦相机和摄像机,所以失去了录相的机会,只能用相机来完成纪念的使命了。照了石碑后,不一会人民军军官出来了,大伙抢着和他照相。为了抓紧时间我们是两个人两个人与他照相,这个军官面色微黄,不太精神,但是谈吐还是很风趣的,但是什么军衔我们并没有在意,估计不能低了。在大伙要上车时,我们一行人要在门口照相,想找那个人民军士兵来帮忙,那个士兵刚想上前,被小院门前站岗的士兵制止了,而我们的找个别人照相时,站岗的士兵又吹起了口中的哨子,看来这院外是不让照相的,我们又示意在院内可不可以照个合影,士兵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我们进了院里照了张合影,这张合影真是不易啊!
20021019

          你好,平壤!(十)
  拍完合影,我们上车,刚上车,那个曾经援藏的老兄就问我们是不是抽烟,原来是司机要烟抽。朋友赶快递过去。可是他还要,意思说最好是半盒,因为他看到给他的烟中“中华”烟,这个难坏了我们的抽烟的,给了他,自已就没得抽了,还好,包里还有云烟一包,但是给了司机可他不认这种烟,似乎不太满意。看起来中华烟在朝鲜的名头也很响啊!

  前行不远,我们看到一条废弃的公路,导游说这条路就是通往汉城的,而且这里到汉城也就仅八十公里。她又给我们讲了关于统一大使千里迢迢从南韩到 北朝鲜参加世界青年大联欢的故事,朝鲜的统一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要求,客观上都有这个愿望,但是由于意识形态方的面的因素,很多问题产生于几十年积累下的宿怨,或许在朝鲜能够接受人民需要更多的物质生活的保障后,这个愿望才能够变成可接近的现实。

  车行不远,我们就看到了沙盘上所标识着的蓝顶和银顶的板房,我们要参观的是跨越三八线的南军管理的房子,那里是停火协议签定的地方。在这之前,我们先参观了一个纪念碑,那是他们称的金日成主席的亲笔碑,带我们参观的军官讲了这个碑的来历,这是金日成在去世前一天看到一个南北统一的文件纲领,在那个文件上签上了自已的名字,但没过多久,他就发病了于第二天逝世,这成了他的绝笔,因此立此碑作为永久的纪念。在讲解完了后,大家准备照相,军官要求照相只能在台阶的最末一级上照,而不能到台子上面,大家都很遵守,因为对于金日成,在这个团的许多人来说都有着那个时代的回忆,再有在国外和军事区,也不想为自已的某些不良行为影响大家的行程。这和国内的旅游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际上,上台阶和不上台阶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人家就是那样规定了,有规定必须执行,不然就会受到惩罚,在国外谁愿意以身试法呢?

  在亲笔碑的右侧,我们看到一个很象体育馆的现代建筑,那是南韩方的军人活动场所和宿舍,而我们这边也不是很逊色,也是一个很好的建筑,只是风格上比较趋于陈旧和稳重吧。我们这组是我们这批人参观这里的最后一拨人,在这边的建筑台阶上,我们等上批人从那个板房出来。这是美军管理的房子,据介绍,如果南面有人参观,北面的房门就完全锁死,并有军人把守,这边也同样。用五十厘米宽的标志来标出军事分界线这在世界历史上也不多见。对面的士兵装备精良,叉腿站在另一方,而我们这边的军人则站得笔挺,很有军人的气势。从身材上看,那边是壮士一样的五大三粗式的,而且还戴墨镜,而这边的基本是瘦的模样,但精神气不比对方的差。

  正当前一拨人都要走出那个房子而我们要排队进去的时候,忽然不让大伙走了,原来要进行双边的会晤,只见对方来了几个人高马大的军官,而这边的军官过去也很威严,到了三八线后,对面交过来些文书,而那边有两个人跨过三八线过来了,其中一个人还拉着个行里包,看起来象个女的。也许是记者或者其他的什么重要的人员,不然怎么能从三八线过来,其他的渠道也一样过的嘛。军人领着这两个人走了,他们俩位并没有向对面挥手,不知是这边的人回来,还是其他地方的人要来这里,也许还有可能外交人员,这真是一个迷。有了前面的小插曲,我们对这里的情况更感到有趣和不一般了。排队进了那个房子,里面也没什么,除了桌椅之外,就是在对方的线内有一个有十多个国家国旗的镜框,我们看到除了英美两国国旗外,还有一些我们很熟悉的,好象还有星星和月亮的红旗,原来朝鲜战争是联合国参与的?!

  当我们出来后,向我们这方的建筑走去时,对方的士兵就撤走了,在我们上了这边的一个楼台上照相时,对面已没有了人影,也许他们只是站在门口而不用防守三八线了,这样我们也就看不到了。在楼顶的平台上,我们除了看到三八线及两边的军事设施外,还看到许多的农田,这里的稻谷也同样是一片丰收景象而与界外的并没有两样,只是在这里,多的是农民的通行证和探照灯罢了,这确实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2002102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