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iusz(自命
不凡)
整理人: loveair11(2002-10-21 01:31:42), 站内信件
|
五老凌霄
"五老凌霄"指五老峰及其南麓的南普陀寺。五老峰位于厦门岛南部,五个山头,峥嵘凌空,时有白云缭绕,如五个老人,昂首天外,故名。五老峰中峰最高,称无尽岩,海拔185米。五老峰山间有无尽岩禅室、六月寒洞、云窠等景点,题刻甚多;半山有兜率陀院、须摩提国、阿兰若处太虚台、太虚灵塔等。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历代兴废不一。因寺宇以奉祀观音为主,又在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
南普陀寺主体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
"天王殿"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于1981年所书。殿里除四大天王外,中间还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中心,1932年由住持转逢和尚重建,1955年重修。这里是佛门钟馨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
大悲殿,也是南普陀寺的第三殿,清初由施琅将军创建,原称大悲阁,专供观音。1928年因香火过盛被烧毁。1930年住持太虚法师重建。1962年进行大翻建。
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住持太虚法师重建。1962年因香火过盛被烧毁。1930年住持太虚法师重建。1962年进行大翻建。
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这里藏有《碛砂藏经》、《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血书妙法莲花真经》以及1936年日本赠送的100卷《大正新修大藏经》,还有唐铜宝像、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的铜钟、宋七宝铜观音、缅甸白玉臣佛、坐佛等诸多珍贵文物。
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1985年复办,赵朴初会长为其重书院额。多年来,这里培养出众多高僧,现已成为全国重点佛教高等教育基地。
普照楼,建于1986年,是专门供素斋的地方,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南普陀的素菜既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器,一道菜一个雅名,神韵高雅,诗情画意,享誉中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