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ovelygirl_530(小魔女oO)
整理人: fantast(2003-04-04 20:19:33), 站内信件
|
唐朝泉州清源山下呼禄法师墓早已湮没,但乾隆《泉州府志·山川》留有朱熹《清源山谒呼禄法师墓诗》:“明灵自安宅,牲酒告恭虔。”《稽神录》保存五代泉州明教活动的故事。宋代,泉州明教传播温州。温州明教徒在乡间建斋堂,绘画“夷数(耶稣)佛帧”以礼拜。元代泉州明教徒在晋江草庵刻摩尼光佛像礼拜。知州在《劝农文》里,力劝泉州农民“莫习魔教”。表明泉州、温州的明教徒多为农村乡民。
本世纪40年代,吴文良在泉州涂关门外津头埔村,发现西蒙僧官墓碑。碑面右边有两行叙利亚字母拼写的突劂语;左边有两行汉字,汉字内容是:
管领江南诸呼明教、秦教等,也里可温、马里、失里门、阿必思古八、马里哈昔牙。
皇庆二年岁在癸丑八月十五日,帖迷答、扫马等泣血谨志。
据日本顺天堂大学村山七郎教授认读,墓碑右边两行叙利亚语字母拼写的突劂语的内容,与左边两行汉字的意思基本一致,其译文是“这是僧侣先生教区的教长西蒙(失里门)先生的坟墓”。失里门,是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徒的名字,非明教徒的名字。这位西里蒙(失里门)教长是基督徒,但他是兼管明教的僧官。这方墓碑的发现,是研究泉州明教历史的特殊重要文物。
摩尼教《忏悔文》第九条是“十戒”,其首戒是“不拜偶像”。然宋代陆游见到的福建摩尼教是“绘画妖像”,温州的教徒是“绘画佛像”。元代晋江草庵是雕刻石像。这表明宋元时代,明教已发展为偶像崇拜的民间宗教了。
温州的明教徒多居乡村建无名佛堂。元代晋江谢店市明教徒也在乡间建无名寺。这表明宋元时代明教已演变成广大乡村的民间宗教,且与世俗化道教、佛教紧密结合成为明教徒“祈求考妣早生佛地”的寄托处。
早在13世纪,摩尼教在中亚、西亚已经绝迹,然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温州仍广为流行,但是已改变了原来摩尼教的面貌。泉州是世界摩尼教最后消亡地之一,在我国和世界摩尼教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这一切,犹如一场梦;
梦醒了,一切照旧;
太阳一样是新的,一样是灿烂的;
今天的小魔女一样是开心快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