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乐不离蜀>>【玉垒浮云变古今…………西蜀文化】 >>【历史古迹】>>岷江与成都

主题:岷江与成都
发信人: doue(人参)
整理人: yangjia1229(2002-10-30 13:23:14), 站内信件
    可以说府南河是成都人的母亲河,但不能说它是成都的母亲河。因为成都城先于河。成都城的母亲河是岷江。
    儒家重要经典《尚书》,第三篇为《禹贡》,可以算成是中国最早的地理志。有很重要的一句:“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当然,这八个字讲述的是大禹治水时在灌县分岷江为二,此后开明王和李冰父子在前人的基础上持续治水,将成都建成天府,引两江入成都城,即今天的府南河。

   关于长江的源头明代以前皆沿用“禹贡”,说“岷山导江”。即长江的主流是岷江水系。只是从明代徐霞客写下“江源考”,指出江源应属金沙江,但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沱沱河才是真正的源头。
    其实,徐霞客不过和现代地理学家的看法一样,选最长的支流作长江主流找源头。
   在历史上,显见长江主流是岷江而非金沙江。岷江上的重要城市成都则是长江的龙头。当然,成都到岷江还有一小段距离(一二十里地),就像上海市也不在长江上,而要通过支流黄浦江进入长江的道理一样,成都有支流府南河即当时的锦江入岷江。
  李白吟咏府南河的著名诗句的“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再明显不过的点明了长江上的龙头龙尾,即成都与扬州,恰好是当是经济最强大的“扬一益二”两大都会。而且据专家考证,“扬一益二”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虽然那时的成都被认为是当时天下最繁盛的两大城市之一, 与新崛起的扬州(唐代“安史之乱"后北方衰落,江南的扬州兴起)并称为“号为天下繁侈”的两大都市。但虽然扬州经济发展很快,晚唐时出现了“扬一益二”(扬州第一,成都第二)的说法,然而当时人卢求在《成都记》一书的《序》中,在对扬州和成都两大城市进行对比后指出:扬州不过是声势大,论城市繁盛人民富足,扬州不足当时成都的一半,所以更准确的当是“扬二益一”。
   可惜时过境迁,当代认定的长江主流成了人烟荒芜的金沙江,岷江成了支流,所以重庆癞成了龙尾,那边的上海则取代了扬州理所当然的成了龙头。 
   不过,成都的水绝对是全国特大城市中最优质的。从雪山发源的岷江,离成都最近,污染最少。水质最原始,最清纯,最可口。全国哪个城市有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见到一些成都人买什么矿泉水、纯净水,我们外地人都感叹,比起其他大城市来说,成都人喝的几乎就是纯净的矿泉水了。不然,川酒怎么那样出名,全赖四川和成都都离天然水源近的缘故。日喝岷江千杯水,不辞长作成都人呵。外省人来了成都,大多数都有点乐不思乡了。 

我的扫描仪太次,扫的不太清楚,呵呵。   
   岷江对成都城恩泽浩大,成都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都感激它:单论长度和水量,乐山以上的岷江都不如大渡河,在乐山,大渡河和岷江交汇,按地理学的传统分法,合流后应该叫大渡河,但是岷江因为流经成都平原,给全国打造了一个天府,有这样的大功劳,所以在全中国破例以水量和长度都小于大渡河的岷江作为干流,大渡河屈为支流。

   上古的岷江,给成都带来的更多是水患,不过成都城市史就是一部治水的历史,终于将它治的水旱从人:

一,神话时代:大禹治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成都平原第一次治水是大禹疏导长江从成都之北的岷山开始,并从岷江分出沱江之源,

二,半信史时代:古蜀开明王鳖灵:引岷入沱

    这应该算作是第二次,较第一次可信度要大。据记载,上古时期的成都平原,前身是内海。内海消失之后,便成为水泽密布、水道乱流的潮湿盆地,水患相当严重。初步整治、局部整治,自先民们进入成都平原起就从未停止过。但规模最大最有成就的治水是古蜀鳖灵。开明帝鳖灵的引岷入沱排洪工程使平原出泽国,为古蜀先民定居成都创造了基本条件。

三,信史时代:李冰:疏浚三十六江

    第三次大规模治水是先秦李冰。当时的郡守李冰疏浚三十六江,完成了举世瞩目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和穿“两江成都之中”,沟通了天府之国直达荆楚和吴越的黄金水道,使秦凭借这条黄金水道,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得蜀得楚,得楚得天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四,文翁:首扩灌渠

    第四次大规模治水是西汉文翁。蜀郡守文翁推广水稻种植,首扩灌渠系统,大量增加了农灌面积,引湔水和青白江连接,从此赋予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灌溉意义,推进和繁荣了四川盆地的农业经济。

五,高骈:两江抱城

    第五次大规模治水是晚唐高骈。西川节度使高骈为拱卫成都,改两江双流为两江抱城,给成都留下了千年不变的独特城市景观。 
 
六,府南河工程:
    成都历代是因水而发,每治一次水,城建就进一大步。九十年代,成都倾城之举打造活水公园府南河,至今尚为完工,一个国际化的花园城市雏形初现,已获联合国人居奖在内的三项联合国大奖和三项国际组织奖。  


巴通社/人参 初稿


----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