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nyer81(jianwu)
整理人: znevar(2003-08-07 21:57:29), 站内信件
|
三个影片拍摄的时间不同国度不同,但都有相似之处.
阿甘正传(美国)讲述一个弱智人奋斗的故事.阿甘的人生经历有点离奇:为躲避别人的欺负而成为长跑冠军,上学后被教练相中开始美式足球生涯,因步速利害挤进主力,藉此进大学学习,毕业后又莫名其妙被征入伍,适逢战争被派越南,作战期间大难不死回来成为越战英雄并受到总统接见,养伤住院期间练就乒乓绝技,并赴华访问亲历中美“乒乓外交”,退伍后为实现当兵时朋友的诺言出资从事养虾,竟以此发家致富并参选议员,发财后无所事事又做修草工人等.
锡鼓(又名铁皮鼓 德国1979) 通过主人公奥斯卡经历讲述其家庭荒诞的故事:母亲还没嫁之前和表弟相爱,但由于近亲不能结婚,只好嫁给商人阿尔弗莱德。奥斯卡出生的父亲是谁也许只有母亲知道. 奥斯卡三岁生日时,母亲送了一个"铁皮鼓"作礼物,从此他对这个礼物爱不释手,在他的世界中已无大人这个概念,觉得成人的世界里充满着邪恶和虚伪:决定不再长大。他从楼上跳了下去,结果他真的就不再长高,停留在三岁的高度。一次,爸爸抢他的鼓,他大声的尖叫,结果发现,他的尖叫可以震碎玻璃. 希特勒上台后,父亲加入了纳粹党。母亲还是频频和舅舅幽会,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了,没完没了的吃起了鱼,结果由于过量而死去。母亲死后不久,舅舅也被纳粹杀害了。外祖母带了一个女仆玛利亚回来,奥斯卡和父亲都占有了她的身体,并且生了一个孩子。奥斯卡认为孩子是他的,但玛利亚成为了自己的"母亲",孩子成为了自己的"弟弟"。1945年,苏军攻占了但泽,父亲被杀害,他埋葬了父亲,也埋了伴随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头砸了他脑袋,这时候发现,奥斯卡恢复了生长...
与上面两部比较,活着(中国)则充满了不可思义的"巧合",从另一面来说也是一种夸张:四十年代,大户人家少爷徐福贵游手好闲,嗜赌成性,累赌累输。妻子身怀六甲,带着女儿离开,父亲气败在拉屎时竟一头倒下,老母重病,福贵一夜之间穷困潦倒。从此四处唱皮影戏谋生。国共内战期间,福贵和帮手春生巧被国民党强征入伍,两人后来在淮海战役中被俘。春生投奔共产党。福贵获释返家园,得知老母已逝,女儿变哑,妻子靠给人送水维持生计. 58年“大跃进”,儿子在大炼钢时瞌睡时被区长倒车不慎撞塌的墙砖砸死。新上任的区长正是当年的伙计春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福贵被迫烧掉了有“四旧”嫌疑的皮影。女儿凤霞成年嫁给了三代工人、腿有点瘸万二喜。凤霞临产送进了医院,接生的王教授。凤霞产下一子,却突然大出血。王教授因饿的厉害多吃了馒头噎得岔气,红卫兵们乱了手脚。凤霞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家珍给外孙起小名叫馒头。馒头渐渐长大,家人常带他一起去给凤霞上坟。馒头带回来一窝小鸡,福贵把他们养在当年放皮影的木箱里。看着这群小鸡,福贵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
上述三片中都穿插了本国的历史轨迹,且是一段不寻常的时间距,阿甘中的越南战争,乒乓外交,摇滚时代,肯尼迪被杀;锡鼓中的法西斯出现,希特勒当权,法西斯灭亡;活着的时间跨度则比较大,中间经历了许多事件,国内战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都是我们耳熟的.且片中都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心致我们在看到这些小人物的时候不自觉得会把他们的经历与国家的历程联结起来,正如通过一面镜子看见了另一个大的侧面.与后面两部不同的是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形像有点喜剧的味道,即使是发生在越南战场影片也没带给我们苦涩的压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同风格有关,阿的叙述是积极向上的,其更多的关注个人,个人的抉择向往是里头所提倡的.虽然活着也通过家庭的不幸遭遇,个体在历史大潮中经历的风风雨雨, 生生死死之后明白了活着的美好.但其阐述的方式是以反衬正的,看后的感觉仍是悲凉,让人更惊醒生的不易.在这方面锡鼓的表述就更明了,法西斯黑云的遮盖,扭曲变态的社会,成人的阴险,自始至终给人沉闷压抑,从另面的观察就是促人觉醒的宣告.三部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提到了历史,活着是一篇恢弘史著,阿甘正传是人的命运在历史中的选择,而锡皮鼓则是拿出活生生鲜血淋漓的历史事实来解剖.
让人最感叹的是上面三个作品都用到不同手法的夸张,也即是一定程度的超现实,阿甘似乎天生就是好运,东撞西撞中总能左右逢源,奥斯卡看到的全是黑暗的一面,福贵不贵老是遇见倒霉的事,旁边的人死光光.当然,事实当然是事实,但当文学用来理解为是文字时,却只能苍白的表达;一定的恰当的手法的运用,无疑是作品最具分量的地方,没有这些荒谬怪诞的融合,必定会逊色十分.当然,活着在改篇过程中被删去不少"死亡"的成分,使作品失却了一些离奇,同时也淡薄了点那很压抑的气氛.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不朽的,导演就如面包师傅把原材料进行必要扭曲变形,做出出众的口味,我们就会随着里面剧情的欢喜而欢喜,忧伤而忧伤;跟着人物的经历看到了整个时代,喟叹人生,长叹历史.
以致,当目光移离屏幕,走开黑暗的电影院,来到穿流不息的人群,抬头望着刺眼的天空时,我们已很难感觉自己的存在.
故事简述参考:http://www.dyyh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