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rk(破碎如空)
整理人: yerk(2003-03-23 11:23:02), 站内信件
|
你好,平壤!(一)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踏上了开往丹东的列车,国庆的期间的长假,使铁老大又有了昔日的威风,好在我们没有被这个威风难倒,这可是我们已经筹划了近一个月的行程,虽然我们设想了许多方案,但是直接到丹东则是最理想的,所以我们认准这一条,最后的努力成果使我们顺利地踏上了假日旅程。
由于我们是二十九日晚出发的,因此列车上的人不是想象的那样多,但是还是比平时要多一些。在软卧上,我们在自已的包箱中,吃着朋友带的水果,谈着这次行程前的准备,因为车票不是我们上车的车站的票,因此,我们还找个人送我们进站,在这之前我们还是很担心是否能够顺利踏上这趟列车。吃着水果,喝着啤酒,成为我们这次朝鲜之旅的开始。
这次列车是一趟直快车,车票与我们想象的低很多,但是也让我们偿到了晚点的苦处,半夜时分,列车员就告诉我们,这次列车晚点了近两个小时,而在沈阳列车停车近半个多小时,这在近年的坐车历史上没有过的,什么原因列车员也不清楚。一夜的沉睡虽然解除了一天奔波的辛苦,但还是难以让大家得到很好的休息。天亮时分,我们看到火车晚点已无法改变,因为我们的旅程已经走了三分之二了,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追回晚点的时间。我们给丹东的朋友打了电话,告诉他火车晚点,对方说他问了车站,并未晚点,并让我看着到站停靠地点好让他判断一下列车晚点是否确实。在经过一个站后,我打电话告诉他列车停靠的站名,得到了确实晚点约两个小时的消息,我们踏实了一些,好在我们也估计足了时间,没有把我们的旅程安排得太满。
列车车速很快,可能也是想抢回一些时间吧。铁路两旁的玉米、水稻都已成熟,这里山也是很多,但是树木不象家乡的那样多,有的山还露出白色的岩石,我们朋友几个都是头一次去丹东,新奇这里的景色,不过看到这里的农村的景象并非是富足的情况,心中不禁想到是不是朝鲜也是如此这样呢?
20021006
你好,平壤!(二)
丹东是一个北方中等城市,鸭绿江作为这座城市的标志已被广大的中国老百姓所熟知,并因抗美援朝而更加著名。她依山傍水还有黄海为富足的来源,使这座城市更显都市的大气。下了火车,我们看到车站广场宽阔而不失特色,一尊毛主席的塑像矗立在广场中央,他并未面对着车站的建筑,而且与我们一般见到的塑像不同,其他塑像都是毛主席挥手的形象,而是一手并拢五指伸向前方,似乎在指引丹东的方向。
我们在车站边的辽东宾馆住下,这是一个政府宾馆,是个老式建筑,是一个四圈式的建筑,看起来没有进行过改造,楼梯还是木楼梯,条件在中等城市中还算可以。住下后,在朋友的安排下,我们来到了这里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这是丹东的重要历史资料的展示,正因为有着建国初期的保家卫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丹东的闻名中外。在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些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些老战士和家属捐献的物品,其中被子弹打穿了的军用水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可能是我们通过电影所熟知的最著名的了,而在馆内,这场斗也同样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最令我们感到身临其境的是全景场面,那是由墙上的壁画和实物模型等共同组成的,再加上音响的配合,再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血腥,炮火和硝烟被参观者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这也是建馆者的初衷吧。
从抗美援朝纪念馆出来,我们又来到鸭绿江边,这里水清流缓,完全没有长江的黄浊,乘着快艇,我们在边界上飞驰,看到对面的军舰上有士兵在活动,我们挥手致意,对方可是无动于衷,令我们感受到了预想中的迷茫。江上有两座大桥,挨的很近,这在其他城市的江河上是不多见的,而其中的一座桥已经变成半座,看来这是朝鲜战争的痕迹无疑。
下了快艇,我们步行来到了那座断桥,这断桥有着近百年的历史,而桥上记载的断桥修建史和被炸断的情况让我们很快解开了两桥并修的迷团。而这座断桥可以说在建桥史上有着很高研究价值的典型,其桥面旋转90度从而实现重吨位船只在桥下穿过是世界建桥史上的重要一个设计,也是水陆交通的重要交叉方式,而现代,人们都是看重建设高大的桥梁,而对这样即实用而又有精密的设计弃之不用,是多么的可惜。丹东市在几年前对这座断桥进行了修整,变成了又一旅游景点,也成为中国边境的一大景观了。
丹东是个沿海的城市,海鲜可以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大食点,在吃完小人仙、蛤蜊等等之外,我们还对这里的蚕蛹非常感兴趣。确实这里的柞蚕蛹非常的新鲜和好吃,因此,我们也不客气地把这种食品尽量的吃得多一些,这也许是我们怕在朝鲜挨饿心理上的原因,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而不放到嘴边。这就是我们朝鲜之旅的心理必备的需要。
20021007
你好,平壤!(三)
约定的时间是7:20,我们准时地来到车站广场,一些人已经聚集在广场,因为旅行社的不同而分别占着一块空间。我们很顺利地找到了我们的旅行社,而我们这个旅行社我们来时人还不多,一个旅行社分成好几个组,这可能也是由于组团到朝鲜旅游的旅行社不多的缘故,据我们观察,在丹东办朝鲜旅游的旅行社也就是两三家。随我们之后到的是一对老人,老头拄着拐杖,穿着很有点旧时代的军人,我们问他是不是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他做了肯定的回答。看来他是要重温过去的时光了。他的老伴还比较硬朗,拖个大行李,感觉还算灵活。没有别人,我们与他们攀谈,了解到这次是他的女儿出资请老人在国庆期间到朝鲜。看来这个志愿军老战士还是很幸福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场上的人越聚越多,据导游讲,今天过境的约有1800人,是平时的一倍还多。由于朝鲜旅游是单日办理,因此,人多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导游是一个新手,个头还算可以,但是皮肤粗而糙,没有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应有的娇小的气质,有点中性化,声音更是小,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好导游,这个在以后的行程中得到了一定的验证。据她自已讲她毕业于师范院校,学的是英语专业,但他是不愿意教书的,因此改行做了导游,现在还没有和旅行社签订合同,从我们的判断,她即不适合当老师。也不 合做导游,做点公司的文秘工作还算可以,从灵活性上她完全没有一个导游应具备的素质。
终于我们可以进站了,旅游大军有点浩浩荡荡的进入车站,大家一个跟着一个,按着名单上的顺序排成一个不太规整的队伍,那是我们进站前导游要求的,是为了节省时间好上车。丹东火车站是一个可以进出国际列车的中等车站,我们进站后,看到一列列车在站台上,车牌上挂着是丹东--平壤,车箱是很普通的老式车箱,座位也是普通的那种人造革面的座位。快到8:30分时,边检人员进到站台,我们在9号车箱前等候上车。边防人员按照顺序把出入境通行证发给我们,同时我们领到通行证后直接上了车。那两位老人提行李很吃力,我们帮助他们提上了车,这样的出发对大家来说好象都是第一次,但大家秩序井然,因为这种旅游不会有没有座位那样的可以抢上抢下的理由。
刚才车下的人群,在几分钟后都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空旷的站台只留下了几个边防安检人员,而且不一会,他们也离开了站台。列车启动了,我们的旅程就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天空的阳光并不似我们想象的秋阳那样刺目,这为我们旅程留下了很好的开始,因为作为旅游天气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今天这个不冷不热的天气,很可能预示着我们的未来旅程是光明的一片。
列车离开车站,很快就来到鸭绿江大桥,这时导游动员旅游者高声唱曲《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歌虽不齐,但大家都会,这说明大家对抗美援朝时期的历史还是很有兴趣的,尽管这段历史已过了五十余年,但是在人们的记忆中,在人们身临其境的时候,大家还是很愿意回忆与怀念的。
跨过鸭绿江的时间是很短的,因为这条江毕竟还不算是很大的一条江,而过了江,我们就有着不同的感觉,虽然朝鲜的新义州也有游乐设施,但是没有人玩,人们也是一脸的严肃对待我们这些来访者。我们要在新义州的站台换朝鲜方面的列车,但是入境检查还是要在中国的车上进行。导游告诉我们,要主动配合一个安检人员,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如果配合不好,会影响我们的行程的,特别是我们要主动开包让他们检查,这样可能他就不会多看了。按照导游的要求我们都在等待,有些性急的游客索性把背包从行李架上拿下来,打开了拉链,一切准备就绪。
20021009
你好,平壤!(四)
列车封闭,不允许旅客下车,我们看着站台上,一些穿着军人服装的人在匆匆忙碌着,人民军有男有女。准备上车检查,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迟迟未开始。过了有十多分钟,才开始进行检查,先是一个人民军的人员来看出入境证,这个环节很简单,只是对照一下持证人与证件照片上的人是否一致。其后,又有一个军官来检查,他用一个探测器在旅客们的身上探测,这个探测器象一个球拍,前面是个环,有着一个不长的手柄,经常发出短短的鸣叫。到了检查包的时间了,那个老同志穿着一身的制服比人民军制服颜色要浅一些,还能说一些中文,等检查到我们这里时,已基本是最后了。他看我朋友的包时,比划着说:大哥大?问的是有没有手机,当然我们没有带,因为带了也白带,在平壤是无法接通手机的。当他看我的小包中有很多人民币时说:你很有钱!他那里知道我这是为了在路上方便,特意换的小面额钞票,当然看着好象很有钱了。
终于检查完毕了,这时对面的开来了一国辆列车,虽然列车颜色也同样是绿色的,但是比我们坐的车高级多了,与外国电影中的列车很相似。我们下车后首先上了车,那是一个软座包箱,有六个座位,而且座位还是可调的,向前一推后面的靠背可以随之下移,座在上面很舒服。这正合我们的意见,可以在漫长的旅途中用打牌消磨时光。列车开动前,我们被通知领取午餐,这是在朝鲜的第一次餐饭,是盒饭,有茶蛋、炸小鱼、朝鲜泡菜,还很丰富,还有一瓶矿泉水,看来我们出发前的准备有点多余。朝鲜的大米要比我国南方的大米好吃许多,虽然其颜色没有东北大米白,但是吃起来很劲道,口感还是不错的。
列车开动了,我们好奇地向窗外张望。沿途确实是一派秋收的模样。天气很好,道路两旁到处都是黄色的稻田,有的田地已收割完毕,稻谷被捆成一垛垛在田中整齐的摆放着。有的田地正在收割,收割的农民三三两两,并没有很多的人,而且也没有机械,全部是人工。有的田地还是片成熟的景象,部分稻田还没有把田中的水全部放出去,看起来今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份。这里也是惜地如金,一块很小的靠近铁路的地沟,农民们也还种上了水稻,而这里的水稻长的还不错,真是怪了。铁路两旁的建筑多数都树有标语,据导游讲,多数是金日成万岁等意思,这和我们国家七十年代时的景象类似。铁路沿线的村庄的住房整齐划一,都是有屋脊的白房灰瓦的建筑,看起来很不错,不过大家想,只有房子而房子里没什么东西不还是没用吗?但从外观上看,这里绝不象是很穷的地方,而且我们看到这里的住房外观要比中国农村好许多。山丘有近有远,近的光秃秃,远的也没树,一些苹果树我们这个季节也无法看到果实了。这可能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吧,因为朝鲜战争的战火烧焦了城乡,也更使土地变得寸草不生,生态受到严重的破坏。许多稻田边都插着红旗,很有我们当时抓革命促生产的劲头,但是田里却没有人。铁路沿线所见到的人都很严肃,没有让我们感到高兴的表情,多数都穿着与金正日喜欢穿的军绿色的军装一样颜色的衣服,着着其他颜色服装的人,也多是蓝黑,与我们七十年代的状况出奇的一致。好在儿童和妇女们还好一些,有穿花衣服的,在这时,好象这块土地才有几许亮色和活力。
沿途一路,列车很慢,时速不会超过八十公里,这给我们观景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是导游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向车外扔东西,包括纸片和废物,让列车员发现或其他的什么人发现,会以为你别有企图,会给你这次旅游造成麻烦,因此,大家都把自已在国内向外扔东西的毛病克服掉了。朝鲜的铁路还是很发达的,我们坐的这条线路还是电气化铁路,但是尽管如此,列车还是走走停停,不知什么原因。列车在向平壤进发的过程中,穿过很多山洞,这些山洞都不一般,其中有的山洞很长,有时列车在山洞中运行有四五分钟,这真的体现了朝鲜半岛的山多的特点。在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后,我们这次列车终于到了平壤,这时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二个小时,好在没有出什么事,尽管晚了时间,大家还是很愉快的。在列车快进入平壤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沿铁路沿线的高速公路,而周边的山峰也有了树木,仿佛进入了一个富足的国度,与前面的荒凉判若两样,看来平壤就是不一样啊!
20021010
你好,平壤!(五)
火车停靠在站台上,游客们都下了车,组成自已的队伍。我们作为一组的导游急忙地找朝鲜方面的导游。很快,朝方导游来了,一男一女,男的也就三十岁左右,长瓜脸,从五官上很容易判断他的朝鲜血统;女的确是另一番模样,没有明显的朝鲜特征,大眼睛,短发,如果不是她穿着一身朝鲜民族服装,你很难就判断出她的民族。三个导游带领一个队伍,开始了我们的朝鲜之旅。
上了大巴,这是我们这几日都要乘坐的交通工具。司机有五十来岁,也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他的朝鲜民族的形象特征。从外面的角度看平壤火车站,这是一个标准的车站建筑,出站的地方是一个八角形的建筑,很有特色。广场虽然不太,但是很干净,虽然到处都是旅游者,还是可以看出秩序井然。看来我们这一行1800多人对于平壤来说并不算多,因为这里的地方也并不小。
在车上,我们的朝鲜导游作了自我介绍:他叫金星斗,另外的女孩子姓李,金导的中文水平确错,吐字清楚,虽然有点口音,但总的来说还是能够准确表达并且我们顺利地交流的。而朝鲜女导游却象是个摆设,不太愿意说话,从她的表情上看,她能听懂汉语但是不会说。在朝鲜旅游是非常特殊的,因为按我们的习惯,组织旅游一个导游就足够了,何必再派一个导游来搞资源浪废呢?但是他们就是如此,因为他们很是控制民众的言论,这样分配工作,就是为了互相监督,大小也是外事活动,与我们六七十年代的意识形态是完全一致的。
金导在自我介绍之后,给进行了第一天的导游。平壤是一个有着200万人口的都市,作为世界上单一民族的国家,朝鲜民族人口约为7000万,其中南朝鲜是有4000万,而北朝鲜是2000万人,还有1000万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平壤的交通主要有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地铁等等,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能够达到这样也就不错了。金导很是感慨的说,平壤虽然是我们朝鲜的首都,但是人不是很多,不象北京到处都是人,在平壤你会感到人是少多了。不过我们心里想的是我们这些旅游者来了之后,人还是变得多了起来的。因为旅游这是如此,集中到景点上肯定要显得人多的。
平壤的名字的来历就是指平担的土壤,从发音上我们可以看出朝鲜的文化与中国的渊源,而我也特别注意了一下平壤的英文发音:PYONGYANG,基本与中文接近,而且有很多东西都是和中文接近的,现在朝鲜的老人们都可听懂汉语,虽然不会说,不会写,但是与中国的交流还是很多的。平壤是两条江交汇的地方,一个是大同江是清川江,我们沿着大同江的江岸大街走着,导游给我们介绍我们这几天的行程,并告诉我们我们将要入住的宾馆是在风景非常美的山岗上,那里空气很好,而且四周多数是运动场馆,是体育运动的中心,就象北京的亚运村。为了更多地看看平壤,金导按排我们先去看万景台。
万景台顾名思义是可以看到一万个景的平台,这里是金日成诞生的地方,金导简单地介绍了万景台的来历,不多一会我们就来到了这个可以看到一万个风景的地方。这里确风景优美而且空气非常好的地方,草坪是那样的绿,一点也看不出这个国家的穷困和封闭。这里有多种的树木,一些树木被修剪得非常好看,让我们想到了高级的园艺,这里确实了风景很多的地方,可是我们没有时间看,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金日成出生的茅草房前,一个人民军士兵在把守着不让我们进去,后来经过导游的解释,他让我们进去看了,这是个似乎是放工具的地方,有许多农具,由于人多地方小,我们看了两眼就出来了,这里是我们到平壤的第一个景,在众多的人们面前,我们抢着照相,虽然我们可能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还会来到这里,但是在这样的黄昏的时间里,再来到这里是不可能的了。
匆忙的,我们又上了车,是去我们所住的宾馆。天已经黑了下来,有一队小学生放学排着队在我们车边走过,还有一些小学生三三两两地背着书包往家赶路,多少年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了。在国内,一到上下班时间,最堵车的地方可能就是小学的校园们口了,接送学生是中国现在的家长的必修课,这在七十年代可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确实不接送是不可能的,谁会放心让自已的独生子女自已走夜路?!据金导介绍,由于朝鲜战争,朝鲜人口男女比例失调,而战后国家鼓励生儿育女,把生小孩子多的妇女称为英雄母亲,现在朝鲜人口的比例基本达到了平衡,从小学生们来看似乎是如此的。
来到我们入住的宾馆,这是一个十三层的建筑,在最高的楼层还是一个旋转餐厅,这里不是没有先进的东西。在他们办入住手续的时候,我们来到这里设立的旅游纪念品商场,除了民族服装之外,羽扇不错,而银铜制作的餐具也是很精致的,一些印有朝鲜文字的汗衫也可以买回家留作纪念。吸引我们的还有草编工艺品和拖鞋和垫子,不过太大可能带着有点麻烦的。其他的烟酒等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只能对这些点到即止,谁有好的用孬的呢!
20021013
你好,平壤!(六)
办完手续,我们进入了给我们安排的房间。房间是标准的房间,有卫生间,衣柜,茶几,客椅等等,比在丹东住的宾馆条件要新很多。电视是长虹彩电,29吋的,不过打开来只有一个频道。房间是带空调器的,还有个外凉台,铝合金的门窗,但是似乎并不太严实。
晚饭是在这家宾馆吃的。餐厅在一楼。大厅是园型的,四周墙上基本都是用壁画来装饰的,很是有点田园的味道。我们是八个人一桌,但是是分餐制。其中有朝鲜萝卜制作的小菜,有鱼有肉,六菜一汤,每个人都吃得很饱。看来我们没有多在国内卖些食品的决定是对的。朝鲜的啤酒是麦芽度为12的,但是大麦味却要比一般的啤酒浓,没有什么泡沫,估计是二氧化碳不足,我们都感到这个啤酒好象缺一道工序似的。朝鲜的大米虽然不如国内的白,但是口感还是很不错的,比我国南方的大米(俗称线米)的要好的多,大家都吃得很饱,从而让我们感到平壤之旅的亲切。
吃完饭,我们准备到楼外走走看看夜景,但是来到外面很是遗憾,没有灯光,更没有夜景了,只有大风正紧,雷声从远处传来,黑暗的夜空已下起雨来。我们赶紧上楼,大家穿的都不是很多,防止感冒是旅途必须要注意的。可是来到房间,不但电视频道只有一个,而且还都是一些念的新闻,很少有图象。那个男播音员看起来有四十来岁,从他发出的语调来看是播朝鲜劳动党向中国共产党祝贺国庆,因为这是十一,金正日发去贺电也是理应如此的。我们听到的朝鲜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文的发音基本是相同的,要不然我们决不会猜到新闻的内容是如此的。在这个新闻过后,是俄罗斯军队艺术团访朝的表演。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迎来了金正日,掌声持续的时间非常之长,直至金正日落座示意不要鼓掌了。表演的节目非常精彩,但是我们看到观众并不是很兴奋,因为有金正日的观看,气氛有些特别。外面下着雨,风也很大,由于门窗不严,形成了风的呼啸,让我们感到阵阵的寒意。好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风小了,那些声音也就没了。十月一日正是亚运会的第二天,不过朝鲜电视台却没有多少图像新闻报告,我们注意到朝鲜电视台也与国际一致,也有着台标,只不过是什么含义我们没有深入研究,毕竟也是没有人给我们介绍。
到朝鲜旅游前,我还特地学了一两句朝鲜话,那是在国内到朝鲜族老百姓家去吃饭学的,因为中国东北部的朝鲜族很多,生活习惯与朝鲜没什么两样,而且他们还有很多朝鲜的新属,所以他们是东北民族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由于时间不多,记忆也不好,所以学的也差不多全忘掉了,好在在宾馆楼下卖书和CD的那里有卖《学说朝鲜话》的,五元钱一本,很薄的小册子,但还算实用,我曾经在俄罗斯朋友那里看到他与我们交流就是用的学说汉语的类似的册子。当然学说朝鲜话会从你好开始,经过一段苦练,我终于学得有点意思了:安咻哈西米达!
20021016
---- \\\|///
\\ .-.- //
( .@.@ )
+-------oOOo-----(_)-----oOOo---------+
| 新手上路每日版面介绍推荐表 |
+----------------------O---------------
武侠小说版,曾经是广州网易社区最火的版面,这里聚集着众多的武侠小説爱好者,现在是这个版最有活力的时期!
讽刺区是一个需要预审才能被网友看到的版,网易社区管理的最好的版面之一,其藏龙卧虎不可小看,其讨论话题宽而广,只要不是无病呻吟,您就可以发表,但要记住不要违返网上发贴基本法啊!
江湖档案个人版,这个版的精华区非常值得一读,在其精华区内的网易一绝的目录中你可以看到许多网易老网友的作品,相当的精彩和值得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