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摄影园地>>------畅谈摄影------>>组照的阅读心理和美学特征

主题:组照的阅读心理和美学特征
发信人: fjfjfj()
整理人: glonely(2001-01-06 13:24:56), 站内信件
《组照的阅读心理和美学特征》
 


周立新

  组照(专题)和单幅照片是摄影报道最常见的两种报道模式。近
些年来,专题摄影报道如火如荼,各大新闻媒体有了定期的摄影专版
或专题摄影报道栏目,且有不少组照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大奖。
可见,组照这种表现形式逐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由于我们对
组照的认识不深,存在着记者的运作能力不高、编辑缺少处理组照的
能力等问题,影响了专题摄影报道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认清组照和
单幅照片的阅读心理和美学特征的不同特点,以便更好地提高专题摄
影报道的质量。

  阅读心理不同

  众所周知,人们了解世界、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
释读形象语言来达到的。形象语言的载体有多种形式,其中之一就是
摄影。与其它载体,比如电影、电视相比,摄影的最大特点,是以静
止的画面、典型的瞬间、割裂的空间,或通过一定的时间差和空间差
(特别是组照)来记述客观事物的。

  摄影这种与生俱来的独特个性,使读者产生了相应的阅读心理和
阅读方式:参与感强———读者在阅读照片的过程中,可把自己和被
摄者的距离拉近,易于进行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仿佛可置身于事件
之中去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随意性强———阅读不局限于地点、
时间和场合,对感兴趣或引起心灵共鸣的事物或现象,有充分时间来
欣赏,并可以反复阅读;鉴赏性强———一幅照片具有电影或电视定
格画面的功效,使人们通过阅读形象和文字,能充分理解事物内涵、
认识事件本质。

  读者在阅读组照和单幅照片时,存在两种不同的阅读心理———
“封闭式”和“开放式”。组照给读者以“封闭式”阅读心理。所谓
“封闭式”阅读心理,就是指组照在现有的画面中能够从头至尾地讲
清楚某件事,或者勾勒出该物事较完整的轮廓,基本上使读者一目了
然,无须再进行逻辑推理般的想象和思索。很多人喜爱组照,大概有
三种原因:一是故事性强;二是直观性强,容易接受;三是记述性强,
易于理解。一般来说,欣赏组照均有看连环画的那种兴致和感受,适
合于各种层次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们阅读。

  单幅照片给读者以“开放式”阅读心理。所谓“开放式”阅读心
理,就是说单幅照片在画面中只点明事物的本质,即典型的现象和特
征,而不交待它的起因和结果,或者只着重表现其过程中的某个有决
定性意义的情节或瞬间,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读者
通过这一表征去想象事物的全貌。

  单幅照片与组照相比,给读者阅读心理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后者主要是引导式的,即通过若干幅画面沿着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地
引导读者去了解和认识事物的来龙去脉。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行为
完全可以是被动的,用不着思考或深入思考便可以完成对事物的认识
和理解。而前者则主要是启发式的,通过画面只向读者传达和介绍某
个现象,或使其在某种认识上产生共鸣,目的是引起读者进一步思考,
得出自己的认识和结果。其中,对事物产生什么认识,得出何种结论,
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很难完全一致。这是因为,这一切与读者的
阅历、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等具有密切关系。

  例如,王瑶的《六十岁舞蹈家重返舞台》(获1999年度荷赛金奖),
用12张照片反映了我国著名舞蹈家陈爱莲重返舞台的艰苦历程。人们
能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到她为重返舞台所付出的艰辛;而对单幅照片
的阅读和理解却不能这样轻松,好像非得花一番气力不可。

  美学特征各异

  美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
学。主要是探讨美的本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
等。具体到组照和单幅照片的运作,它应该包括内容和形式的选择,
以及二者结合的特点。

  组照的美学特征首先表现在它“分解—概括—分解”的创作方式
上。所谓“分解—概括—分解”的创作方式,就是对题材的处理,即
认识、选择、提炼和表现的方式。具体地说,在认识和选择有意义并
能引起普遍兴趣的题材过程中,作者首先应该对题材进行必要的调查、
分析,以便获得全面的认识,从中提炼出主题,把握其意义所在。在
完成对题材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即“概括”过程之后,
便开始着手对题材的“分解”,即从主题的思想高度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瞬间、情节和场景对题材加以表现。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作
者一般从自己的思想认识出发,充分考虑题材的社会意义、读者的阅
读兴趣和造型语言的特点,选择题材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和层次,
将主题即本人的思想成果和理性认识通过若干幅各异的画面表现出来。
如获全国银奖的《梦断“传销”》就是属于这样的例子。作者在采访
传销活动的过程中,从不同方面感受到传销的狂热和带来的严重社会
危害,提炼出“传销致不了富,是骗人的”的主题。然后,作者从不
同的角度和侧面将这种感觉通过选择画面反映出来。这种“分解—概
括—分解”处理题材的规律,把主题表现得简洁、凝练,又一目了然。


  而单幅照片的美学特征与组照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其一,它
的创作方式以“分解—概括”的过程为特征,即以“分解”为开始,
以“概括”为终结;其二,“概括”的形态不一样,组照创作中的
“概括”主要以抽象的思维形态存在于作者的头脑中,或者融入画面
的不同形象之中;而单幅照片创作中的“概括”,则在可能的情况下
都转化为具象的造型语言,从画面中的典型情节或瞬间体现出来。例
如,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中美谈判会上的吴仪》通过中美谈判会
上吴仪举杯庆贺的喜庆之情,以隐喻的方式表现中美两国双方一度陷
于僵局的会谈出现了转机,同时又表现出中国外交官的自信和沉着。


  与单幅照片相比,组照的创作余地大,造型手段运用灵活,表现
形式多样。从内容表现上讲,组照不仅可以表现某一事件的过程,而
且还可以只突出其过程中的某个典型片断;既可以同一群或非同一群
人作为事件或故事的主线,又可通过对他们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活动
将几个不同的画面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造型形式上看,
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样。根据内容和情节的发展,在一组照片中既要
注意不同景别———特写、近景、中景和大场面与不同焦距造型功能
的有机结合,又应重视造型手段———构图、色调、光线和透视的综
合运用。由此形成的强烈的视觉效果,对主题的表现和深化都将产生
积极作用,而且是其它任何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
转载自:
http://www.xwqs.com.cn/xwqs/20000623/GB/xwqs^67^0^06QS3402.htm
(该站点由湖北日报社网络报编辑制作)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11.99.227.14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