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jfjfj()
整理人: glonely(2001-01-06 14:55:46), 站内信件
|
烛光摄影:
^^^^^^^^
1)、烛光的光线特点:
烛光的亮度在光学上曾被作为衡量灯光等光源亮度的基本单位。烛光几乎可以
说是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用于照明的最暗的光源。因此烛光摄影必须准备一个
三脚架。烛光“暗”而“红”,它的色温在1800k~1900k之间,如果用烛光作
光源,拍摄到的人物脸色呈桔红色。
2)、烛光摄影如何用光:
烛光拍摄时最好用较大一些的蜡烛,以提高照度。如果是拍烛光人像,可
让人物脸部尽量靠近烛光。以便把蜡烛摄入画面,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人物脸
部的亮度。胶卷宜选择感光度ISO400/27`以上的,如果是拍摄静态人物可考虑
使用ISO800/30`1600/33`甚至更高的胶卷。但也要顾及拍摄者所要表现的意境。
使用感光度稍低一些的胶片拍摄烛光晚会等娱乐活动场面时,让一些处于活动
的人物呈现虚糊,更能表现朦胧的意境。
烛光摄影因光源的暗弱给正确曝光造成了困难。所以,在烛光摄影中,对
光线的控制,以及蜡烛与人物的位置安排是否得当是十分重要的。这里以人像
为例加以说明。一般来说,蜡烛与人物的光位以正侧光、前侧光为佳。人物可
安排为侧面和正面,这要视个人爱好和拍摄对象的脸型来定。侧光拍正面人像
能使蜡烛和人物脸部在同一焦点上(焦点按人像摄影惯例对在人的眼睛),但
这种光拍出的人物只有半个脸。正面前侧光人像可以根据需要将人物脸部的受
光部分从一半增多至3/4左右。由于蜡烛光线柔和,所以拍摄前侧光人像时脸
部受光从强到弱以至消失会呈现细腻的过度。但前侧光容易造成脸部背光面出
现令人讨厌的鼻子等的阴影,这种阴影随着人脸部越靠近烛光越生硬。所以要
不断地移动烛光,仔细观察选择,直到这种不良效果减到最低。切勿将蜡烛移
到人物脸部的正面以免烛光破坏脸部的表现。更不能把蜡烛放在人脸的正下方,
因为脚光拍出的人脸效果不良。
(呵呵,插一嘴:想想50年代电影中的的特务吧……
一个是一个,光全是从下往上打的)
烛光人像较大的问题是烛焰与人脸的光比很大。这可在后期制作中对烛焰
进行加光来进行弥补。但有些感光严重过头的底片即使加光也很难还原火焰微
妙的影调。因此,在实际拍摄时,不妨采用巧妙的人工加光的办法, 安排好
蜡烛与人物的位置后,在蜡烛同一侧位置,用一盏25瓦的白炽灯进行加光。要
注意灯与蜡烛间的位置要错开一些,以免灯进入画面,同时还要用一张深色不
透光的纸卷成一个圆筒套在灯泡上,这样灯光的照射面积就被缩小了。如果感
觉灯光光线太硬,可在圆筒前蒙上一块白纱巾。灯离人的远近要根据烛光和人
物脸部的光比来决定,应既能使烛焰在照片上产生一定影调,又使人物脸部曝
光最好少半级,以能体现出烛光人像的特定意境。
生日烛光摄影,蜡烛往往是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这样人与蛋糕之间的光比
较特殊。因此,在关掉室内照明灯后最好能点上一只功率不高的小红灯来调整
光比,以使人物、蛋糕和烛光在照片上的明暗反差不至太大。
摘自———《现场光摄影》P73
原作者:谢家华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9.34.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