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千秋岁---古今评论】>>【经济】>>医药消费的难关

主题:医药消费的难关
发信人: zzssm(珍视明)
整理人: yerk(2003-03-22 19:45:18), 站内信件
   药价飚升,其增长的幅度把工薪阶层和农民大众的收入增幅远远抛离,已有相当的日子,这种光景实在难过,负担不起高昂的药费医疗费的人,患病后只得到有限的一点医疗,此外为有苦熬,民谣的“医好只牙齿,整月没饭吃”,“药费贵,死得起,病不起”句句实情,为了省钱,自我诊断自购药治病盛行已久,此乃无可奈何,书店的医药卫生和教自我医疗的书籍越来越多,而且畅销是反映了这种情况的,因此,由于知识所限而自疗失误,造成健康和生命的巨大损失不断在增加,这是已知的,而失去医疗机会所造成的损失,还未见过有关数字,恐怕连统计都没有。
   上述的情况,与目前中国家的经济条件极不相称,这是大问题,一方面是医药生产和医疗设施等有关资源,使用率大幅下降,下马闲置,一方面是社会的成员得不到应有的消费和服务,社会的资源在白白浪费。药品价格贵,医疗收费高等等现象,主要还是流通领域的问题,存在着垄断和暴利,这个症结的形成,既有市场经济的因素,也有政府行为的因素。市场经济的运行,一般能够按社会效益修正方向,无须过多的干预,这是显而易见的。举个这样的事例,改革开放初期,有天我见街口侧有个青年人,在卖一大堆西瓜,价钱约每斤二元半。每天经过见他都生意清淡,看的人多,买的人少,那堆西瓜减少得很慢,渐渐地瓜色光泽暗,多磨损和变软,西瓜价格降后来得很低而光顾人更少,青年无精打彩,常打盍睡,一天,见瓜堆中有几个儿童在摔打西瓜玩耍,烂瓜一地,卖瓜的青年不见了。我刚好去傍边的店子买东西,店中的熟人说,这些西瓜的进货价不到一元一斤,只因现在货少,加上附近只有这一档,故此贵卖,但不好卖,这么多天青年人总共只赚了一点点,丢下这些烂瓜走了。太可惜了,暴殄天物,假如以一元半一斤的价钱,趁西瓜新鲜短时间卖完,再进货(就算别的货),薄利多销,节省了地租、人工、清理费,青年人只会多赚钱,人们又可消费到这些社会产品,就不致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暴利的害处就是那么大!随着果蔬市场的成熟,这种愚蠢行为已经少见了,而这期间亦无须政府作什么干预,更没有西瓜、苹果和梨的价格规定。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改革开放经济能发展的根本就在于此。制造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努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使商品能以较低价格和更高质量出售,多占领市场,迫使其它商家也努力提高生产率,开展竞争,从而达到社会进步,然而人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也有消极堕落的一面,这在市场经济中都表露无遗,商家们在市场上获得利润后,往往指望永远维持这个格局,一劳永逸霸占利益,采取各行业结盟,实行统一商品价格甚至分配生产数量,垄断把持市场,合力打击创新求进者,形成商品价高质劣的倒退现象,其害无穷。这在中国由于法治薄弱,民主未能确立,人治下的人性卑劣,这种行为更是十分猖獗,那一个行业那一个种类的商品的发展,差不多都要被冠以“恶性竞争”之名称,给打个九死一生,几上就几落,新事物虽然顽强,最终还能冒头,但社会已付出极大的代价,使人民、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
   最近沸沸扬扬的平价药风波,就是垄断商团与创新者、消费者的矛盾的反映,武汉市10家规模大的零售商作为为代表,公然组成“价格联盟”,抵制平价药店,暴力手段如纵火、打砸也用上了,下一步自然轮到打人了,谋杀也不足奇,南昌“开心人”药店则被“迫供货商退货”的伎俩所伤害,垄断商团的论调有:“人们大包小蓝争购平药,当成买蔬菜,超市误导了药品的消费观念”,“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成熟”,“乱买药会吃死人的”,他们完全无视人们缺药少医的可悲的实况,说成人们买超出需要的药来享受。还有,竟然还大赞现在药品需流经八大环节,才能达到消费者手中,属于最经济科学,总之,让那些寄生虫在个个环节回扣、层层渔利就是最好的。
   若说竞争是“恶性”,垄断者们的丑恶是最清楚不过的,其恶的手段远不止此,被指控恶性竞争的需经一定程序来鉴定,但垄断集团财雄势大,既有强大的正面压力,又有迂迥的变化无穷的物质攻击,创新者都通常处于劣势,而可怜的消费者更弱,垄断集团就因此恶得常胜,贫困的百姓只有常受苦。湖北平价药风波的迫退货和暴力攻击之类非法行为,不知能否依法落实处理,只知合法、合理的“平价、特价、超市”广告,已被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禁止使用了,如若正常,消费者集体的呼声的力量强大无比,对付垄断集团如猫克老鼠,可惜近于无声,因为公众不能自主发表,传媒认为有需要,才开恩从个别人口中勺一两句出来,微弱得一阵风就吹得无踪影,这才注定了落后的常胜,进步的常败。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