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cllucky(爱琴海的阳光)
整理人: becky_lang(2002-09-28 23:50:43), 站内信件
|
8月20日 星期五
阳朔是桂林的一个县城,现在流行这样的话,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到了那里以后才知道,20元人民币后面的图画就是在阳朔拍了,我也在那里拍了照片,过两天贴上来。还有最近的一部电影《寻枪》,就是在江水下游的兴坪镇拍的,我在那里也拍了照片。
晚上八点半,我们一行三十人左右从深圳体育馆乘空调大巴旅行车出发了!这是一个自助游旅行团,每个周末都组织一次,周一早上返回深圳,供吃住,费用每人550RMB。
很幸运,我就住在体育馆对面的一幢楼上,走路到出发点不过五分钟。南方这边的确很乱,象同事说的那样。夜越来越深,大家也越来越困,到后半夜三点左右的时候,我们的车行到了广东边境,马上就要进入广西境内。这段路不好走,因为正在修路,车开得很慢。忽然,我被坐在后面的女孩吵醒,“有小偷,抢东西啊——”大家都吓坏了,车上好几个人没有睡觉,亲眼看到窗外有三个人跑过来,打开车外面的行李箱,把里面的三个旅行包抢走!等到大家反应过来,打开车门,那几个人已经跑的不见踪影,天黑,路又不熟,没有人敢去追。其实大多数人的包都放在车厢里的行李架上的,只有那两个男生的包太大,没有地方放,才放到了外面的行李箱里。其中一个人的包里有大量现金,还有身份证,边境证;另一个人的包里有价值不菲的照相机。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真的有点恐怖,谁都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一车人惊魂难定,继续上路。(出门在外,重要的东西一定要随身携带!不要把背包放到旅行车侧面的行李厢里!)
8月21日 星期六
天亮了,已经快到阳朔了,公路两边都是巍巍青山,就是我们在图片上看到的桂林山水里那种形状的山。雾气很重,一轮红日醒目地挂在山间,时隐时现。早上七点半左右,我们到达阳朔县城。看起来很破旧,街上人很多。在导游指引下,大家找到洗手间简单洗漱后,在街边的一家店里吃了桂林米粉,一块五一碗,吃得很饱,味道也不错。
吃完饭后,大家上车,来到了漓江的上游。按照安排,是徒步走到下游的,可是,路程太远,有四五个小时的样子,走下来会很累,最好的办法是乘竹排顺水而下。我和另外一个也是自己出来游玩的男生上了一个竹排,刚开始是船主划船,后来,我按捺不住,也拖了鞋,挽了裤脚自己划起来。划船的感觉真的不错呢!真象歌里唱的那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我们都不由得惊叹起这大自然的杰作来。江水两边的悬崖上,还有不知名的鸟做了窝,它们不时地飞出来,在高空盘旋。我们追上了前面的几个竹排,大家把几个竹排并到一起划,小船变成了大船。旁边船上的两个人也是辽宁的,后来我又知道,这个三十人的团里,居然有七,八个人是辽宁的!在这异乡听到熟悉的乡音,真是感到无比亲切。江水里还能经常看到水牛,这是当地农民养来耕田的。第一次看到水牛,我给它们拍了照片留做纪念。
船行到中游,已是正午,大家在船上解决了午餐,继续前行。整个旅途中,只有这一顿饭是自理的,其余都是团里负责。竹排没有大的游船快,但是却能体会到划船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坐在船上,把脚放到江水里冲凉。可是,这些竹排都是私人的,当地政府有限制,所以,我们不能乘竹排游完全程。行到大概三分之二的路程时,我们下了竹排,开始在岸上走。走着走着,忽然下起雨来,雨由小变大,很快就变成瓢泼大雨。幸好岸边有好多竹子,我们就在竹荫下躲雨。这里的竹子都是一丛一丛的,从照片上可以看到,远远地看上去非常美。雨中的漓江更是增添了另一番景致。
是阵雨,很快就停了,我们继续赶路,边走边拍照。一直走下去,在漓江的下游,就是兴坪古镇。因为人多,大家都是几个人一组分头游玩的。在快要到达兴坪镇时,我们恰好与导游会合。导游介绍说,走在前面不远处回头望,可以看到二十元人民币后面的图画。同行的人里只有一个男生有二十元的纸币,于是大家争相拿过来对照,果然,就是那一个画面。我们在那里拍了照片,但是因为站的位置不一样,拍出来的图片也和钱币上的有些差别。
兴坪镇的确很古老,从房子就可以看得出。这里的楼房都是复式的,一楼做客厅,放杂物,二楼住人,院子很深,是一个接一个的套院,一眼看不到头,我们又不好意思走进去看,只能在大门口象里张望一下,想象着那扇半掩的门里面关住了几百年的沧桑。再象另一个大门里看去,好象是很多年没有人住过,屋顶上爬满了蜘蛛网,院子里杂草丛生。我们以为里面没有人,就试着往里走,可是,我发现院子里的屋檐下有人躺在床上睡觉。我想我们打扰了他的清静,就退了出来。一个驼背的老人向巷子的深处走去,我拍下了这个镜头。巷子里,有一家人卖木屐,自己用刀削出来的,我们看着他削。好几个人买了木屐穿走了。我们继续在巷子里走着,多数人家的客厅里都有人坐着看电视,他们好象已经习惯了开着门。很安静,听不到有人大声说话。从另一家里传来悠扬的二胡声,是《苏武牧羊》,小时侯我奶奶经常哼唱的歌。拉二胡的是一个退休的老人,他很健谈,拉住我们讲个没完。他也很有才华,不仅会拉二胡,还擅长书法。他家里的墙上挂满了他写的书法。巷子香烟弥漫,因为今天是中秋节,家家户户都杀鸡上供,放在大门口,点起香火祭祀祖先。《寻枪》那部电影为什么选在这里拍摄呢?我边走边想,也许是因为这里古老的历史给人一种特别的神秘气息吧。出了巷子,是一条宽阔的大街,我们一直走下去,走到村口,那里有一棵十分古老的大榕树,树干很粗,树冠很大。村里人把它视为神灵,有人在树下烧纸。村里在这棵树旁立了一个石碑,碑上还刻着捐款人的名字,因为过中秋节,人们还在碑上披了红布。
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后面的人也赶上来了,我们上了大巴,前往住处——月亮山庄。月亮山庄是一处休闲别墅,因为建在月亮山的脚下,故起名月亮山庄。一套套独体别墅围成方形,中间是草坪和树木。山庄周围群山环绕,十分幽静。先沐浴更衣,洗去一身疲劳。六点多,开始FB大晚餐,八菜一汤,其中包括桂林有名的啤酒鱼,其他的菜味道也很好。酒足饭饱以后,院子里已经燃起熊熊篝火,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就在对面的山顶上眺望着我们。旅行团的组织者为中秋节特别准备了月饼,红蜡烛,苹果,橘子和西柚。西柚是这里的特产,不过现在还没有熟,不太好吃。音乐声响起,我们围着篝火尽情舞蹈,笑声阵阵,真的有些陶醉了。
九点多的时候,我们上了大巴,前往有名的阳朔西街。阳朔西街就坐落在漓江边上,街上主要是酒吧和西式餐馆,以及咖啡馆。根据我在网上看到的资料,阳朔目前有10万多外国人。 街上人流涌动,多是来旅游的人,其中有随团来的,也有很多是自助旅行的,现在很流行自助游。卖东西的很多,可是值得买的太少。我买了一幅蜡染,一张CD,英文女歌手西索的歌,我找她的CD找了很久。还买了几个陶艺手链,送给女同事的。酒吧都在外面摆了桌椅。天气不错,我们就随便找了一家,坐下来喝酒。这里的酒很便宜,不到10块钱一瓶。我们一直畅饮到12点多才返回月亮山庄休息。白天沿着漓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太累了,躺在床上没几分钟就睡着了。
9月22日 星期日
导游的安排是,先坐大巴到阳朔县城租自行车,然后骑车到月亮山,上午爬山,下午再骑单车到遇龙河。租车很便宜,山地车10块钱,普通女式车5块钱,不用交押金,如果你愿意,把车骑走了不送回来也没人知道,嘿嘿。我租了一台车,和两个男生上路了,可是我们的速度太快了,到了月亮山庄好久都不见其他人赶上来。于是,我们决定先去溶洞玩。进溶洞前,我们给导游打了个电话,向他报告了我们的行踪。门票60块,我们前边的两个老外砍价到45;我们砍价到40,呵呵,卖票的说看我们象学生,给我们优惠。
这个溶洞没有经过开发,很好的保留了原始风貌。同行的有我们三个人,两个老外加上一个导游小姐。我们穿过一段蜿蜒的农家小巷,然后上台阶,来到山脚下的溶洞口。洞口是生锈的铁栏杆做的门,里面透出一点照明灯的光亮,让我想起乍子洞集中营。导游小姐是当地人,英语不错,可见这个地方经常有老外来玩。由于我们几个是中外混合,所以导游小姐就得既用英语介绍,又用汉语介绍,反正她每天都要介绍很多遍,无所谓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溶洞,真的很惊讶在地下也能有这么壮观的景色。 我们一直向下走,有的地方很开阔,有的地方很狭小,怪石林立,形态千奇百怪。洞里面没有五颜六色的彩灯,只有普通照明用的大灯泡,我觉得这样更好,让我们看到更真实的景观。导游带我们来到洞底的地下河。河水清可见底,不远处传来潺潺的流水声。他们为游客准备好了拖鞋,我们换了鞋向水声的方向走去,原来那里有一条很小的瀑布,水从上面的石缝里流下来。两个老外要洗泥浆浴,导游带着他们向溶洞深处走去,我们上了岸,和后面来的几个人同另一个导游返回,出了溶洞。
真是不好意思出来,因为身上在溶洞里蹭了好多泥。在溶洞里要带安全帽,结果帽子把头发弄的一团糟,他们两个说我的样子象在洞里关了几十年。有人指点,说我们的旅行团在附近吃农家饭呢,我们马上赶到那里。他们正在吃饭,他们没有去爬月亮山,因为时间太少,结果去了蝴蝶泉,说那里不好玩。我暗自高兴,看来我们三个人去溶洞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都吃完了,我们的菜才上来,于是他们先骑车去了遇龙河。我们和最后回来的四个人吃完饭后,导游也带着我们出发了。他们去的是遇龙河的上游,我们觉得时间太少,只到了下游,同样是风景如画。下午三点多,我们返回阳朔县城,退了自行车。他们还没有回来,我们就开始逛街。我买了四小瓶桂花酒,18度的;还有桂花糖,桂花和砂糖熬的,看起来象蜂蜜,里面有好多桂花,装在瓶子里;又买了一大盒桂花茶。
他们四点多才回来,我们的大巴五点钟才到。我们回到月亮山庄,沐浴更衣,然后又吃了一顿FB大餐。然后上车,返回深圳。在车上睡觉很难受,不是卧铺,只是那种可以后仰的坐椅。第二天早上七点,回到了温暖的家。
---- 留不住 算不出 流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