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千秋岁---古今评论】>>【网络】>>“世界历史”事件>>问题先生当“板斧”——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主题:问题先生当“板斧”——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发信人: zbhlazbhlz-w-001(准备好了)
整理人: yerk(2003-03-22 20:19:51), 站内信件
问题先生当“板斧”——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昨天我已经在帖子中言明,现在掌握世界历史版公共权力的问题先生,个人道德败坏、品行不端,曾经受到过、现在也正受到广泛的质疑和批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理由、有权利、有必要思考——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首先我要说明一个前提:这里所提到的“道德”,并非康德先生所说的那种纯粹理性、纯粹利他的“精英道德”(或者说“高尚道德”),而是一个公共领域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为平民道德,属于“底线伦理”的范畴。因为事实表明,问题先生的言行不要说为大家带来多少美好的心灵享受,反而破坏与践踏人性的尊严,对同胞表现出藐视和歧视。实际上,我个人也并不指望他能够为公共领域创造多少价值,只是需要保护这样一种“底线伦理”。

  现在的世界历史版,是一个典型的“非规范性公共领域”,因为除了要遵守一般法律,它并不受政府公共权威的直接干涉,而更多的是接受民间组织机构(网易社区)的直接管理和约束。所以,在这里,没有统一的信仰、信念尺度,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的状况,是有益的、健康的。然而,任何健康的公共领域,都有其不脱离社会整体的道德规范,也就是说,在这些领域里,起到管理和约束作用的组织与机构人员必须坚守“伦理底线”,否则,该公共领域就得不到有效的维持。

  任剑涛先生曾经在《德性伦理、自由社会与美好生活》中曾经说过,“底线伦理”是“现代性政治--伦理”所要求的起码规则的体现,关乎社会正义问题。在现在的网易社区,管理者的上台、下台,也就是说公共权力的更替,缺乏起码的“程序公正”,也就说没有民主。那么,我们只有从“实体正义”的角度去关注和探究这件事的性质,发挥必要的监督作用。如果把这一者再刨掉,我相信,公共领域的衰败与堕落,就为时不远了。

  回忆一下以往在世界历史发生过的事情,因为公共权力与版民的共处缺乏“程序公正”,结果每一次“封人”,都会带来长远的负面影响——比如争议和混乱、以及接下来的萧条与冷清。直到现在,世界历史版还是经常出现“干旱”的情况,偶尔的活动会带来一些虚假的繁荣,但是活动一结束,立刻就回归冷清——这是因为,“程序公正”比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更重要,它是保障版民参与信心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它,人人自危,谈何积极性?

  但是,要在个人版迅速实现“程序公正”,在目前来说显然不大现实,要面对各种阻力和障碍。那么,我们只好通过“实体”性的求索,来维护这个公共领域的“底线伦理”。也就是说,不考虑规则的普遍性问题,只从每个具体事情的来龙去脉出发,考量其性质是否公正和健康。

  而现在的事情,从实体上说,也是明显带有不合理的性质。

  任何一个公共领域的公共权力,在维持效用的过程中,都会遵循一个“从弱原则”,也就是说,不求行大善,只求不行恶。这一原则,是来自于逻辑学,也广泛体现在民主事务中。但是,扶持一个道德败坏、品行不端的人上台来掌握公共权力,显然就破坏了这一“从弱原则”。我们不要求公共权力的掌握者是多么多么的高尚,但至少不能突破底线。假如不遵守这一原则,不论其人能为公共领域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工作效率,也无法抵消其负面影响。

  进一步说,正如国家法律不能取代社会道德,在一般的“非规范性公共领域”(如世界历史版)里,任何的规则也都不能取代“底线伦理”。否则,该领域的建构与维持,都会面临价值缺失的痼疾。试问,一个连人性的尊严、生命的价值都不被承认的权力组织,如何健康有效的为人服务?一个歧视社会大众、藐视同胞的权力个人,又怎么会坚持健康端正的权力事务?一个个人品行不端、长期行使歪曲隐瞒、诽谤造谣的权力个人,又如何给大家保证公正与公平?

  熟语有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现在的事情,虽然是一个小小版面的小小人事变动,但是它所体现的是这些价值观在一般社会生活中的深入程度,体现了社会伦理、社会制度等等人文科学在国民心中的受尊敬、受重视程度。

  所以,目前的事情,是一个性质极其恶劣的事情,必须尽快予以纠正。

  同时,我继续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
 
评论空间
经典故事
人物如烟


殿前欢

悠然乎, 
春秋闲看腊梅疏, 
莫争魏蜀与东吴。                                 
诗酒江湖。 
真豪杰胸胆粗, 
大丈夫柔情愫, 
问天下谁如许。 
易须是我, 
我是易须。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