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梦飞珠澳>>ω■精彩美文·网友文集■ω>>追忆往昔专辑>>辛稼轩的一首中秋词

主题:辛稼轩的一首中秋词
发信人: liyuanmmmm(虚影·画眉)
整理人: tf386930(2002-10-17 12:59:16), 站内信件


                 木兰花慢  (宋)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地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从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此词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定为作年失考之作。此词之旨,我以为,在于“问”,而“问”非真问,乃在抒发,抒发什么?抒发对人间“圆”“缺”“此消彼长”的感受。 
    月不长圆,为什么?因为它还要到另外的人间去,让另外一些人享受一下观月圆的快乐,而如果永远只在此间圆,则另外地方的人就享受不到你一样的快乐了。所以中秋有“迎月”和“送月”。接着诗人想到,月亮为什么会“缺”,是不是有万里长鲸触破了玉殿琼楼,使这轮本来极为完美的皓月,变得破碎呢?但是,人们又说月亮是没有问题的,不用多愁?但诗人追问:既然没有问题,那好端端的一轮圆月为什么会渐变残缺?这首词分明不在写月,而在写自己内心对大宋朝庭抗金不力、偏安一隅、不思复国的痛心疾首和对投降派的愤恨!


----
  岁月的海洋  飘一叶小舟  所有的渴望 
变成了惊奇的眼睛  目光从此不敢再碰   只怕心  
被你的一瞥射穿 忧愁和欢乐  只随着小舟飘啊飘 
    
 
只静静地  和水声作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