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0年 文集目录>>知秋一叶 红楼有梦>> 红楼随笔 (全集)>>红楼随笔——也由《废都》想到的....(3)

主题:红楼随笔——也由《废都》想到的....(3)
发信人: unlimited(知秋一叶)
整理人: chocho.1(2003-03-12 23:21:11), 站内信件
审视二、文人和艺人的生前身后如何评说?

细心的朋友也许会发现今年是文艺圈的多事之秋。先有余秋雨的诉讼事件,然后是苏永康嗑药,接着三级艳星陈宝莲上海坠楼自杀,最近的高枫PCP肺炎绝症等等,这个圈子天天在风光也天天在生事。大家都知道文艺圈是个“大染缸”,不管是八卦新闻还是确有其事,都仿佛愿意作为饭后的谈资而津津乐道。其实我觉得这个圈子可怕的地方是在于:步入圈子里的人明明知道它很乱,但是某些时候你又不得不“湿鞋”,无形中成为了“乱”的拥趸者和推动者。
古话有云:戏子无情。原先一直琢磨不透它的内在深意。后来终于明白了,因为一个好的演员如果不热爱他的这份工作,就肯定不是好演员,肯定会遭观众抛弃,会被现实淘汰。所以他必须拿出真正的激情来演绎戏中的人物,可当他们真地入戏了,却发现原来是假戏真做了,自己掌握不住了!
话说回来,文人的思想又岂不是这样呢?!《红楼梦》里的宝玉除了对黛玉那份特有的情感,你能说他和晴雯、妙玉、秦钟之间的情感就是虚的吗?再如《废都》中的庄之蝶他与那些红尘女子之间的情愫纠葛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呢……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他们这群人的生前身后究竟如何去评说,就象今天仍然有人对《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否是曹雪芹产生疑惑一样。文人和艺人在很多方面其实是非常相象的。当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各种奖项降临的时候,当无数镜头下的水银灯映照过来的时候,当大量的不可预知的赞誉和辱骂突然出现的时候,当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的时候,他们是否还如我们眼帘中看到的那样潇洒和面带微笑?
有的时候,我想大声疾呼:给他们些自由的空间吧,让他们象个正常人那样的生活吧。也许朋友们看到这里会觉得我幼稚的可笑或者是无谓的多虑,人家自己现在不定多美呢,需要你来管,需要你来饶舌。是啊,依稀还记得王朔在《编辑部的故事》2000年贺岁剧中的结尾为艺人的处境编过的一副对联,上联末尾好象是“我非我也”,下联对应的是“演谁象谁”。“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有朝一日如果文人和艺人真能如此超脱,当省却多少流言飞语,省却多少风流韵事。更省却多少无尽的荒唐…

(未完待续)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