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dy1230(伊洋)
整理人: chocho.1(2003-03-21 21:45:36), 站内信件
|
说实在的,关于李杜韩先生提出来的《尤利西斯》比我们的《红
楼梦》“好”和“先进”问题争论到这个份上,我真对你李杜韩有那
么一点失望。
我在《偏偏惹到了林妹妹》一文中,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观角度
上,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肌体的政治,经济,组织,社会制度,思想文
化的有机联系做了中国的封建社会形态较之世界它国同一社会形态是
完美,和谐的判断。指出了中国的思想文化的深邃,细腻,厚重在对
封建社会形态的运行和发展中起到的巨大的作用。
李杜韩针对我在文章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评价,抓住什么封
建社会“杀人”,“吃人”的和什么项羽坑秦兵,苛政等等的以证明
封建社会性质的残暴。将其上纲为歌颂封建社会的反动政治,再一再
二的抨击,自以为得计。
李杜韩先生的两次《致伊洋》及《致白发》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
(1)对历史认识的感情和理智上的心理障碍
说到封建制社会,马上就会板起政治的“国脸”,一脸的严肃和
肃杀气。能说出宇宙间道理的李杜韩亦是如此。看他又是吃人,杀人
又是落后的本能反映。过去的历史俨然是黑暗的,惨不忍睹的,令当
代人为之羞愧的,嗤之以鼻社会形态;
且看李杜韩先生之说:
(个案一)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
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臧,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
之间亡日休息;。。。
(个案四),中国战乱时期的破坏力,也是世上少见的。仅举大
家熟悉的《史记 项羽本纪》中三个故事:楚霸王火烧阿房宫;他占
领咸阳后想回江东,有人议论:“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他听
到了,马上拿这个人烹了;秦将章邯带大军与项王作战,被楚军困而
降,秦兵吏私下议论,对在秦的父母妻儿挂念,项王知道了,与黥布、
蒲将军密谋,一夜之间在新安活埋秦朝降兵二十万人,二十万人啊,
而且是降兵降将,其残酷到了什么地步,世上哪有一个民族在一次战
役之后有这样的“大手笔”?
。。。。。。
历代皇朝为其统治作借鉴之用而修的史志中的例子,里面都尚且
有这么多随处可见的令人发指的黑暗、恐怖和血腥,可何况那些真实
的老百姓身上发生的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除
了少数的贵人和有些知识文化能够考取功名的仕子之外,历史上绝大
多人是“命如草芥”的,官要你怎样你就要怎样。为什么中国底层的
老百姓如此的渴望好官,这里有多少的痛苦和辛酸啊! ”
在李杜韩先生眼中的好一个残酷的,昏天黑地的世界!
这是他的对于封建社会的认识的畸形心理表露:我实在想象不出
来这个能侃侃而谈古今中外的先生怎么能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及社
会科学的意识的认识如此的肤浅!
李杜韩自己嘲讽了,骂了还不算了事。还搬出了中国的文豪鲁迅
和“政治豪”毛泽东和世界级的“政治豪”马克思来,且看:
李杜韩先生说:
“您对鲁迅说的对中国整个过去的文化和统治总结出一句:“吃
人”,您怎么看?鲁迅国学根底极深,他算不算是拥护中国封建社会
制度和文化的?还有,很多人说,毛泽东对中国是最有资格说话的人
(我不知道您作如何观),他对《红楼梦》中那个世界是持无限留恋
和自豪的态度吗?您怎么看?”
毛泽东可不象你李杜韩先生那样“小儿科”和对历史认识的感情
和理智上的心理障碍;
毛泽东评价封建社会时说过:相对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是“
真老虎”,“活老虎”。
毛泽东对于历史的动态有气魄,有着自己的悟性。
---倘若李杜韩先生翻开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就不会对封建社会的
残酷,黑暗和落后这样的大惊小怪了。因为和奴隶制社会比起来,封
建社会对人类来说是光明的,先进的社会形态。你李杜韩先生可以去
欣赏1948年中国的农民分得土地的喜悦,怎么可以去否定从奴隶制社
会中获得土地的封建地租形式的农奴到农民的喜悦?此时你觉得这个
社会是黑暗的,落后的还是反动的?如果完整的看待一个事物之后再
去做肯定和否定还会象你那样的张狂?
也不必去辱没鲁迅先生。鲁迅绝不会为你的幼稚去说半句好话,
他不会“对中国整个过去的文化和统治总结出一句:“吃人”,“吃
人”是鲁迅先生针对鼓吹封建思想文化习俗的“满口仁义道德”的假
面具时揭示其本质时指出的“吃人”。鲁迅笔下揭示的“吃人”,是
针对于人类新时期对旧时期没落的制度的鞭挞和呐喊。没有人去为封
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吃人”去呐喊。
脱离了鲁迅说话的背景,断章取义。
如果你去读马克思,这个老头子会说你:虚伪。
封建社会的内涵本身就包括了“吃人”,“杀人”,苛政这些有
阶级社会必然存在着的黑暗和落后。不然人类还要发展,前进做什么?
但是这些就是那个社会形态的全部内涵?李杜韩先生你自己觉得你对
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解释和评价,你自己满意吗?如果那位尤利大叔和
你一样的认识水准,他在和林妹妹的比拼中就一定要败下阵来。
一个有了点成就的或者是在形象上长成了一个英俊的中青年人,
审视自己儿时的照片,或是回顾自己儿时的种种经历时,时常会有许
多的“不好意思”--我那个时候怎么会这么傻,幼稚或“土气”。
对过去历史就是这样的羞愧的心理。
一种在人类文明发展断了档的,自我理想为衡量准则的浪漫的理
想主义。---若干年以后,还会有人象现在的李杜韩板起脸,为21世纪
的人类社会形态的落后和罪恶而羞愧:
有些张杜韩会把“文革”看作是当今社会的“政治”;
有些王杜韩会把现在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水平看作是苦大仇深;
有些赵杜韩会把当今人类的欢乐看做是无趣的,低级的。连天空
都是阴暗的。
总之,在经济上是落后的,在政治上是反动的。
今天我们可以偏见以前,几千年后就不会有人偏见我们。抱这样
信念的人会理解我们今天在“落后”中奋斗,才有他们在未来的先进?
他们以为馅饼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七十年代末期美国有部小说《移民》,故事里的美国船王看见过
中国人,在他的眼中中国人是劣等的生物,不知道什么是累,什么是
痛苦,甚至家中死了人也不知道去哭。他对中国人的认识是有情可原
的,因为它不了解中国人。你满腹经纶的李杜韩对中国的封建社会的
认识如此的偏激,难道你也不了解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