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nlimited(知秋一叶)
整理人: chocho.1(2003-03-12 23:21:11), 站内信件
|
审视一、怎样看待古今小说的对比问题?
一直以来,包括在北社那里也常有朋友进行对比,不管是同代的《金瓶梅》,还是当代的二月河系列、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呵呵,当时还曾经引起过武侠版和红楼版两大版面的大范围论战呢),要不就是四大名著之间互比,反正怎么比的都有。这次看到李兄因为一个朋友的帖子而引发的比较之言,我也觉得应该借机说说。这里我要重申的不是说这样比较到底是否有意义,而是比较后的结论怎样看待和评价的问题。就拿《废都》这部作品来说,压根儿我就没觉得被炒作极富神秘的“□□□□”能说明什么问题。可现实是什么样子呢,有人偏偏去注重这些。记得当时居然有读者放言:让他贾平凹把删除的框框写出来,看他能写出什么东西来!可悲啊,难道作者煞费苦心地一部几十万言的著作希望读者只记住就是这些吗?!!!
还回到比较问题上来,以前从没有想过也认为根本没必要那《红楼梦》去和什么书去比,可这回我觉得不管当初“柳絮飞”朋友是无心,还是现在李杜韩兄的有意,我都觉得用《废都》一书来阐述这个问题还真是“恰到好处”。因为仔细想来从结构设置上无论开头、中间或结尾处该书好象都隐约着《红楼梦》的痕迹,尤其是开头。这里我不想评价书的内容,因为不是我行文的目的,至于主题李兄已经分析的很透彻了:“这种哀歌和破落主题,某种意义上的确是《红楼梦》的主题的继承。只是《红楼梦》说的是一种古老文化的全面衰落,《废都》说的是知识分子的良知与社会精英的角色的自我败衰,贾平凹没有以清高的梦幻般哀怜的笔墨去写,在手法上《废都》更象《金瓶梅》,但其主题的深刻仍然是可以从其中的故事结构与人物刻划的指向中透露出来,它比《金瓶梅》一类的小说要深刻得多。而且,小说的语言还是很有功力的,作者也是“说故事”的高手,其中的编织铺叙,也是名家风范的。”
我认为古今小说对比的关键是看两者是否有相似的传承纽带,即使相比也应注重的是古代、近代文化对当代文人人生价值观的沉淀影响,然后再放在一起说不迟。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