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客家风情>>〖你言我语.众家之坛〗>>【 专题讨论 】>>【 国耻勿忘九·一八 】>>勿忘国耻!!!!!!

主题:勿忘国耻!!!!!!
发信人: luojinlong1981(Sevenlong)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9-19 09:18:10), 站内信件
又逢“九·一八”,每年当这个日子临近的时候,心中就有一种情绪在翻腾涌动,五味杂陈。因为我知道,在今天的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眼里,9月18日的确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他们所了解的并不是这个日子后面深刻的含义,而是喜欢这个吉祥的谐音,将这一天当作喜庆婚嫁的好日子。冯小刚导演曾经在影院听到一些中国学生看《紫日》时,面对日本军人用刺刀杀人的镜头发出了笑声,他为此感到好一阵悲哀。那么每年有个9月18日,而每年的这一天大家都在匆匆忙忙的人流中各行其事,他们有没有想到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日子呢?如果没有,那些明白这一天的意义的人们恐怕就要感到悲凉了。  

  从中学的课本上,我们知道“九·一八”是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因为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的策划和准备,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武装入侵中国东北,从而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由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军一夜之间侵占了沈阳,不上五天,几乎全部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11月日寇占领黑龙江。总共不过三个多月,东北二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和三千余万人民被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断送了,而“九·一八”也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今天当我们重温“九·一八”,就会想到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史,中国军民以死伤4000万人,损失一万亿美元的代价,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段历史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的。  

  毫无疑问,“九·一八”是国耻,每当回想这段历史的时候,每个中国人的心头都不好受。  

  人在对待耻辱这件事上,一般来说往往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尽快将其早早遗忘,努力使自己与过去的经历割裂开来,甚至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人格分裂”,这是弱者为逃避精神上的痛苦而采取的方法;别一种做法就是牢牢地将耻辱记在心间,积蓄力量,等有朝一日变得强大之后向对方讨回公道,洗刷耻辱。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其中的典范。今天的中国人能够记住南京大屠杀,能够记住臭名昭著731部队,也知道“九·一八”是怎么一回事,但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就未必一定清楚。  

  在我们从小到大看到的大量反映抗日战争的影视剧作品中,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浓墨重彩给了最后胜利的场面,相形之下一些民族蒙受耻辱的场景被无形中淡化甚至隐去了。这样一来,我们幼小的心中几乎都一直是这样的印象,日本帝国主义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只要碰上中国军队便不堪一击,一触即溃。通过八年抗战,他们终于老老实实地投降了。在差不多每部抗战题材的影片中,充满地都是这样的逻辑,日本鬼子尽管可恨到了极点,但终归逃脱不了彻底失败的命运,于是观看影片的人完全可以心安理得,抱着一种完全放松的心态来“欣赏”日本鬼子败亡的全过程。这固然让我们每个人感到痛快淋漓,却容易使我们忽视甚至遗忘一样东西,那就是耻辱。  

  据9月16日的《辽沈晚报》报道,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等187位各界知名人士联合倡议,在‘“九·一八”这天,举行全国性的活动,全国鸣警报一分钟,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警示人们勿忘国耻,激发报国热情。而此前全国只有沈阳和长春两个城市在9月18日这一天鸣警报。确实,历史是不容忘记的,包括光荣,同样也包括耻辱。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耻辱更需要铭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中国军民同心同德,卧薪尝胆,积累力量逐步洗刷耻辱,收复河山的光荣历程。在纪念伟大胜利的同时,我们不能把曾经经历过的苦难连同对“九·一八”的淡漠一起遗忘。  

  应该看到,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理念的今天,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有着死灰复燃的苗头,尤其是近些年来日本上至首相,下至民众中的右翼分子年年都要去靖国神社参拜,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当然应该保持警惕。记住国耻,记住“九·一八”,有助于我们知耻后勇,认清历史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凝聚起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同心协力的高昂士气。  

  以色列每年4月9日拉响为时2分钟的警报,所有的行人和汽车停立默哀,以纪念在纳粹大屠杀中被杀害的600万犹太人。那么,我们在“九·一八”这一天,举行全国性的纪念仪式难道不也是必要的吗?耻辱,也需要铭记--惟其如此,我们才更容易体会到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的真正意义。  



----
 
送给我的宝宝,希望她能喜欢!  My Love! ^o^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