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llbient(iphen)
整理人: txstang(2002-09-17 10:54:58), 站内信件
|
时间:2002年9月21日下午3:30分
地点:泰康路210弄200号音乐仓(田子坊内)
票价:40元
主办:音乐仓/Noise Asia(亚洲传声唱片公司)/杂音音音社(www.altmusic.org)
女采样乐手,Sine Wave演奏乐手,实验音乐创作人。
新生代日本女性电子乐手,松原幸子所专长的器材是在现代电子音乐表演中,极其重要的“采样器”,这是一种采集声音旋律和进行编辑处理的电子器械,而她总是能通过丰富的选取、调较经验,将音律编辑得悦耳独特。极富实验精神的她多年来专注于对采样器声响的开发研究,所以其创作或参与的作品总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特别音色。而准确地把握运用声音来雕琢意境,又是她的另一高超技巧,因此其音乐总能渗透出奇特的气质,使听者不其然地融入在虚幻的灵异氛围中。以至于与其数度合作的大友良英在电子音乐创作上亦受到她的影响,称赞其对自己的音乐给予了启发。
自言从来没受过任何音乐教育,也没想过要成为一位音乐家的松原,投身音乐创作之前在日本一剧场担任声响效果的工作。199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日本著名的先锋音乐家大友良英在剧场的后台碰到她,马上被她酷似拼贴的声响组织技巧吸引,觉得与自己的组合Ground Zero的音乐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便邀其加入Ground Zero的演出。就这样,松原成为了Ground Zero 的成员,直到98年乐队解散。当谈及自己在乐队中的位置时,松原说道:“我从来都不会为乐队作任何临时准备,只是忙碌于各种样本之中。我的工作就是让那些样本在适当的时候发出他们的声音”。松原对采样不加修饰的处理手法不仅令音乐充满力量感,也为乐队的演奏带来了非同寻常的音色。外界将其独特的风格称之为“Plunderphonic Sound”或“Plagiaristic Sampling”。
在Ground Zero的四年时间里,松原凭借其特有的演奏方式很快成为乐队的重要角色,并跟随大家出现在多个国际性的音乐节和表演现场中,而受到乐坛的瞩目。1998年,大友良英宣布乐队的解散。此时的松原毅然摒弃了多年来一直使用的创作手法,开始了新的音乐尝试。她一改过往复杂的采样风格,把采样音乐的概念推向了另一个极端——把素材去掉,仅使用器材的测试音色和噪音,甚至让其过载发声。1999年,发表的专辑“Sine Wave Solo”就很能说明她的这种创作理念。专辑中,8首作品均由没有放入唱片的采样器的回输经过处理变成各种时值、各种音高的声响素材而组成。虽然声音来源单调,但音色却一点也不单一。作品中如脉冲般的低频,到穿透力极强的高音,正弦波的可能性被充分开发出来,而正弦波声都控制在6000至9000赫兹左右,是声响能量感最为强烈的区域。虽然因专辑过于前卫而获得了不少的恶评,但松原这一创作概念现今已发展为欧洲实验音乐的新潮流:只使用调音台,通过接线放大信号发声。
除了个人的音乐创作受到大众的注目外,松原与其它日本先锋乐手们的合作也得到广泛的注意。其中大友良英是她合作次数最多的乐手。Ground Zero解散后,两人的合作并未告一段落。I﹒S﹒O和Filament便是二人延伸Ground Zero的创作理念而采用采样和电声学手法进行他们所谓的“后采样”的音乐实验。前者由大友、松原和鼓手Yoshimitsu Ichiraku组成;后者则是大友与松原的二人组合。在这两个组合中,松原的采样手法又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乐队演奏中那些细微的电声或正弦波声大部分皆是出自松原的Sine Wave。除了音乐创作上的合作,大友与松原还经常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等作现场演出。1999年,大友因为香港实验舞团创作配乐并兼作中国巡回演出时,松原亦是随行之列。她的现场表演得到了我国乐迷的极好评价。
现时,松原除I﹒S﹒O和Filament还参与了多个的实验乐团。如与吉它手Toshimaru Nakamura组成的电声二重奏;与Ami Yoshida组成的Cosmos等。而与After Dinner的主将Haco和Koto Vortex的古筝手Yagi Michiyo组成的全女班组合Hoahio,则成功地将民谣、电子音乐、流行歌曲巧妙结合而成为日本知名的女子组合之一。除去这些合作计划,松原还非常积极于唱片的监制和发行工作。她与大友于1997年创办的AMOEBiC厂牌主要以出版日本和欧美等地的先锋艺人们的音乐作品主,像Hoahio、大友、松原本人和小号手Steve Beresford等都在AMOEBiC旗下出版过唱片。
如今,松原频繁地参与世界性的音乐活动,她的作品也在网路和传统媒体上得到广泛的推介,使乐迷更多地认识到这位日本乐坛新女性的独特品味和音乐才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