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aishuyan_01(喜欢恨晚的乖乖)
整理人: benemore(2002-09-16 18:30:48), 站内信件
|
我叫韩春玲,今年37岁。4岁时由于发烧烧坏了眼底,双眼失去了光明。1982年我由北京盲校按摩班毕业,分配到石景山盲人按摩诊所从事按摩治疗和保健工作。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盲人生存和发展的道路。现在可以十分自信地说,这条道路我已经找到了, 就是盲人推拿保健。
1994年我在广外大红庙地区以每月350元租了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农民房,开始了单独开展推拿保健服务的第一次尝试、开业十天下来竟无一人光顾,家里和周围的人一片反对声。最集中的意见是;"公家再不好也比自己单干强"。我当时想,不能就这样一开始就退下 来。我一横心将当时仅有的l000元钱交给婆婆说:"这就算我的3个月房租如果都赔没了,我就听你们的收摊回单位。"结果命运并没有抛弃我。几个月下来,我不仅挣出了房租,而且还买回了一台冰箱。
初次的成功,使我认识到盲人的推拿保健是有市场的,人们对我们提供的服务是认可的,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两年后开始了第二次尝试。这次尝试是在海淀区五道口,我和他人一同租下了一间40平方米的地下室。合资开设了一间按摩推拿诊所。但这次合作经营尝试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由于经营思想、日常管理和业务上的沟通困难,几个月下来已经很难再维持下去,不得不关门停业。
没有成功,并不等于失败。相反这次尝试倒让我感到了盲人在管理知识上的不足和需要。因此,我决定让丈夫王军到经济和盲人按摩比较好的南方地区去学习。王军带回来的成功经验使我认识到:不仅需要把推拿保健当成我的谋生工具,还应当把它作为毕生事业来追求。我们盲人不应当只是希望别人对我们的同情、付出,我们也可以为社会作出一点奉献。我们的推拿保健诊所,一定要以盲人的特色取胜。这也为我进行第三尝试,创办"爱心盲人推拿保健中心"奠定了基础。1998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在朝阳区麦子店地区有一处80平方米的铺面房,租价不贵。王军依然支持我盘下了房子。在北京市残联、朝阳区残联、石景山残联、家人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自筹资金,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将"中心"成立起来。
试营业的第一天,不巧天下雨,但令我高兴的是聘请的盲人按摩全部按时到位。当天晚9点多钟,还有一名保健者前来保健,使我们开张大吉、正式开业的那天,朝阳区残联的领导亲自主持了开业典礼。市残联赵春鸾理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代表市残联发给我们6000元扶持金、赠送一把按摩椅,表达了领导对我们盲人的关怀和期望。
后天,是"中心"开业周年日,市残联、区残联领导还要现场指导工作,我将怀着激动的心情进行汇报今天就先报告给在场的残联朋友们,共同分享我们的成功与快乐。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中心曾先后为九位盲人和两位下岗职工提供过就业机会;为2500多位保健者提供了治疗和保健服务,其中包括来自英、美、法、德、芬兰、爱尔兰、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 多个国家的外国朋友和港、澳、台 同胞。与此同时,我们也得到了相当满意的经济收入。当然,我们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中心开业的头一个月,保健者的流量很低,有时甚至一天也没有一个保健者登门,真是让人心里发毛。一个月下来,总共收入只有三千余元,除去各种开支,员工的最高收入只有180元、最低才有60元,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没有气馁,而是及时组织大家坚定信心统一 思想、同时加紧业务培训。我们觉得,目前保健者流量低,是社会还不了解我们。因此不能被动等待,要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搞好内部管理、学习一些礼仪知识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修养水平。
随着春天的来临,我们的业务出现了转机。3月份保健者的流量就增加到150余人次;5月份突破200入次;出现了稳定持续的增长。我们员工的工资也从原来的几十元增加到了几百元,比较突出的员工工资已经持续几个月保持在千元以上。我们终于成功了,我们的成 功是和残联的支持与关怀分不开的。
去年冬季,我们内外焦困,举步为艰,员工们的心象天气一阵寒冷,在这关键时候,朝阳区的同志顶着大风多次给我们跑来高质量的平价煤,使我们的心热乎乎的,这真叫雪中送炭。春节前夕,朝阳区残联领导冒严寒给我们送来了大米和食油,对我们热情地说:"春节 就要到了,残联知道你们困难,又不方便,送点过节的东西,祝你们过一个好节。夏大,朝阳区残联孙育力理事长来到"中心"调研后,为"中心"安装了空调使保健者越来越多。此外,区残联还支持白大衣40件、按摩巾300块、床单8条、毛巾8条,我们深深体会到残 联确实是残疾人之家啊!
春节后的一天,"中心"接到一个电话。"我叫吴全月。是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节目组《都市纵横》栏目的记者。听说你们是盲人夫妇,自己开办了推拿保健中心,我想去看看可以吗?"几天之后,吴金月和她的同事们来了。他们不辞辛劳,制定了周密的制作方案。在拍摄过程时中,他们耐心地等待,直到最精彩的地方拍下来为止。三月九日电视节目播放刚一结束,就有电话打到"中心"让我们激动的是,这第一个电话竟是河北观众打来的。他对我们说:"你们盲人这么不屈不饶,笑对人生,热爱生活,我真感动",并表示有机会一定来"中心" 看一看。在这之后的几天里,我们收到的电视观众电话接连不断。有赞扬的、有表示敬佩的、有取经的、也有表示愿意合作的,而更多的则是了解情况、询问地址和联系如何进行保健。除此之外,《北京晚报》分别对我中心的开业和经营进行了连续的报道:《市场保障报》对我中心进行了专题采访;市残联刊物《挚友》也为"中心"的成立撰写了特别文意。有一位赵女士没有来过"中心",但她却把"中心"介绍给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在接受保健服务后,人们纷纷夸奖赵女士推荐得好,后来赵女士本人也来到了"中心",我们问起她从未来过, 又怎么能向别人推荐呢。她不无得意地回答:你们是盲人,又是爱心的奉献者,所以我觉得我的推荐错不了。 在对我们奉献爱心者中,还有许多国际友人。有一位法国朋友作完保健后拿走一张"中心'的英文介绍。没几天,我们发现来"中心"进行保健的外国朋友多起来。原来这位法国朋友为我们免费在互连网上作了几千次的特别广告。还有一位瑞士朋友在离开北京前,特意 把"中心"介绍给他的一位英国朋友。并委托他来帮助我们。就是这样,许多人和我们并不相识,我们对他们也只是按照一般的保健者对待。可是他们却这样地帮助我们。而正是有这些社会上的、国内和国际上的朋友把爱心默默地奉献给我们。才使我们这些眼睛看不见的残 疾人也能和健全人一样步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
有一位在中国工作了多年的美国朋友评价说:"我走过很多地方,也作过许多不同的保健按摩,但我觉得在爱心盲人推拿保健中心作得最好。这是技术好,价格公道,环境卫生舒适,更重要是让我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象这样褒奖和感激的话语在"中心"的留言簿上 还可以看到很多。经络推拿保健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人体经络和一定手法,通过对患处及相关穴位的推拿按摩能使人体经络畅通,而达到解除病痛和保健的目的。从这些外国保健者的身上,我们又一次体会到祖国古老经络按摩 的特殊功效和魅力。目前来"中心"进行保健的外国朋友已经占总保健者的三分之一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就基本成功地实现了国际化,真是既兴奋,又意外。我们的爱心就是对社会的回报,庆"三八"节"中心"规定:对军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给与特殊优惠。
今年在参加市残联举行的残疾人妇女代表会上我曾经说过:"作为一名盲人,我认为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我对我们的事业充满信心。我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有更多的盲人兄弟姐妹也能够尽快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这仍然是我今天的心愿。前不久,在北京市庆祝第16届国际盲人节座谈会上,翟鸿祥副市长充分地肯定我们的事业,热情地鼓励我们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事 业,争创自强自立的模范,也表扬朝阳区残联为盲人开拓生存之路所做出的努力。我想我们虽然是些身体的残疾者,但我们是精神上的强健者!一年来的经历也证明我们盲人也可以"以手带目"向社会奉献"爱心"。今大我们更加相信这个事业在残联和各级领导及社会爱心奉献者的支持帮助下,会更加兴旺,更加成功!
---- :
欢迎光临花季雨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