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别样人生>>-=≡身心感受≡=->>撒七彩阳光,做爱心天使

主题:撒七彩阳光,做爱心天使
发信人: baishuyan_01(喜欢恨晚的乖乖)
整理人: benemore(2002-09-16 18:30:03), 站内信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波尔先生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期间坦诚地提醒我们:“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这是很宝贵的,希望中国在对外开放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抛弃它们。”这一提醒确实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果敲响了警钟!教育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学会关心,要求他们都能做一个能够关心国事,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人,这是实施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与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相比,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在学会关心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无私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够而且必须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公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台湖中心校从必须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的高度入手,我们台湖中心校始终把敬老助残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几年来,我们先后在全乡师生中开展了“假如我是残疾人”,“伸出温暖手帮助残疾人”,“爱心献社会助残我光荣”为主题的助残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90年初,我们就与乡民政取得联系,了解到全乡共有500多个残疾人, 几乎村村都有残疾人,根据这一情况中心校成立了38个助残小组,活跃在全乡21个村落,重点照顾各村的重度残疾人共38户,帮助他们冼衣、买粮、买菜、整理房间、拆洗被褥,为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自95年起,中心校助残活动的范围进行了扩展,学校干部、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必须将助残活动纳入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舆论导向,不单再告诉学生该做什么,还应告诉他们怎样去做。为此,在校内我们要求教师对残疾的学生不仅在生活上给以照顾,更应该在思想上给予鼓励,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爱,要求学生不讥笑、不歧视生理上有残疾的同学;在校外,助残小组走上街头,散发宣传品,利用广播呼吁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照顾残疾人,呼吁任何人不要歧视、戏弄、侮辱生理有缺陷的人和精神有障碍的人。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共有15名学生的家长有一方或双方是残疾人,这些学生家庭经济都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与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结合起来,学校开展了“节约一角钱,爱心献同学”的助残帮困活动,中心小学还建立了帮困基金,这一活动的开展使这15名学生能够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学习、生活。同时,学校对这15名学生全免学杂费,为他们免费定做校服。如,中心小学三年级的赵京歌同学的父母都是残疾人,母亲是精神病,父亲在一次工伤中肢体残疾,家庭非常困难,在师生的帮助下,赵京歌同学打消了缀学的念头。
  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感召下,中心校又成立了72个“少年志愿者服务奉献小队”对全乡各村的孤、老、病、残、退伍军人、困难户、军烈属等实行“一助一”长期服务。
  为使助残活动制度化、经常化,中心校规定每周六为助残日,每年的二月和八月为助残月,每年5月份的第三周定为学校的助残节。同时, 为加强助残活动的激励监督机制,学校建立了《助残活动检查制度》《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标准》等各项制度,保证了活动的良性循环,学校每学期对全乡敬老、助残、济困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评比,从而形成了教育内容的序列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几多风雨,几多收获,残疾人在生活上得到了必要的照顾;心灵上得到了慰藉;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使我们的小学生得到了体能锻炼;受到了思想教育;陶治了道德情操;净化了学生心灵;弘扬了传统美德;扶植了社会正气,同时也为学校乃至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十年寒暑,助残活动中的感人事迹,更是数不胜数,采撷其中的几片花絮献给全国第十个助残日。 

                                  爱心献给同龄人
   一九九0年四月,一个不幸的消息在通县台湖乡传开了:台湖乡东下营小学四年级学生宋学鹏患白血病,急需住院治疗,而他家却因生活困难交不起大笔的医疗费,宋学鹏同学面临着被病魔吞噬的危险,台湖中心校的领导,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个个心急如焚,中心小学五(1) 中队率先向全乡少先队员发出倡议:为宋学鹏捐款,挽救小伙伴的生命,他们将500 余张油印的倡议书分别送到乡党委乡政府领导和过路行人的手中。五(1)中队的倡议书得到了乡党委乡政府的高度重视, 全乡人民纷纷向宋学鹏同学伸出了救援之手,通县副县长沈德海同志也拿出五十元钱加入到捐献者的行列,台湖中心校的2000余名师生捐出自己零用钱1700多元送到宋学鹏的家中,中心校师生的一片爱心终于换来了奇迹:宋学鹏同学经医院治疗,战胜了病魔又回到学校上学了。
  挽救宋学鹏的生命使中心校的干部,师生认识到:我们周围还有很多残疾人,他们生活自理困难,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照顾,献爱心活动不能光停留在一两次捐款活动上,要通过实际行动关心照顾残疾人,使“乐于助人,心中有他人”的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得到内化。中心校开展了“撒七彩阳光,做爱心天使──红领巾助残小组在行动”的活动。台湖乡各小学少先队员分别调查了服务村残疾人的情况,全乡各小学相应成立了三十八个红领巾助残小组,助残小组的同学每天放学后,帮助残疾人料理日常生活,寒暑假也不间断。 
                                  同在一片蓝天下
  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宋亚杰同学患软骨病,在平地上还可以勉强行走,有点坡度他就会摔倒。而教室在三楼,这样他上学,放学,上下楼都成了困难,就在邓敬儒、汤德宏等校领导一筹莫展时,就在他的家长正在犹豫是否让他休学时,助残小组的同学已经主动地承担起照顾宋亚杰的责任。每天,他们往返6 里路接送宋亚杰上下学;中午,他们从食堂给宋亚杰打来热腾腾的饭菜;课间,都是他们背着宋亚杰往返于三楼教室与厕所之间。就是红领巾助残小组的这些伙伴们,长年累月的迎来送往,使宋亚杰多了一份自强不息的精神,多了一份对生活的爱,当宋亚杰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时,拉着校长老师和同学的手,泪如泉涌,哽咽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胡家垡小学陈国军双腿残疾,上放学十分困难,六(1) 中队助残小组的同学轮流背送她上学放学。小学毕业前,陈国军流着眼泪感谢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然而,中学录取通知书下发的时候她却没有领,助残小组的同学了解到:陈国军同学的家离中学有八里多路,她家生活困难,买不起残疾人手摇车,他又不愿意再麻烦同学们,所以她不想念书了,助残小组的同学,为了不让自己的小伙伴失学,主动为陈国军同学捐款100多元,学校也非常支持同学们的行动, 补齐了钱为陈国军同学买了一辆残疾人手摇车,陈国军终于能摇着轮椅上学了。
                                  天寒地冻暖人心
  1998年1月27日,这一天是大年三十,可对于台湖村牛立深一家来说, 无异于多了一丝丝哀愁。今年40有余的牛立深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妻弱智,加上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家庭生活很困难,当牛立深正在为如何度过年关发愁时,校长邓敬儒汤德宏和于杰、芮雷等同学组成的助残小组来到了他家,进院后,二话没说将牛家破损的玻璃全部换上了新玻璃,安上了新窗纱,在门两侧,贴上了春联,顿时,牛家小院窗明几净,充满了过年的气氛。助残小组的师生们将自己带来的面和馅放在面案上,与牛家人一起包起饺子。热腾腾的饺子端上饭桌时,牛立深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道不尽的感激话,叙不完的不了情。
                                  发挥余热还不迟
  中心校助残小组的行动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不仅如此,助残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还注意给残疾人用武之地,前营村残疾人陈士福的书法艺术在当地小有名气,他被聘为前营小学书法小组的辅导员。几年来,他辅导的队员多次在市、区小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奖,他说:“助残小组的队员不仅关心我的生活,而且使我的书法有了用武之地,培养他们我从心里一百个愿意”。田家府村的吕长辉老人和东下营村的赵祖光老人分别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留下残疾的,这两个学校把他们请到学校为全体同学做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事迹报告。加强了学生的两史一情教育,使学生们认识到了我们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
  助残日的到来总是在春天。然而台湖中心校从1990年至今,红领巾助残活动却是春天常驻,撒七彩阳光,做爱心天使。他们用金子般的心灵,编织成爱的乐章,系列助残活动的开展,使敬老助残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他们在助残活动中感受到人间的亲情,体验到助人为乐的乐趣;长期的活动参与中他们学会了关心,学会了服务,学会了奉献,学会了做人,助残使孩子们心灵得到了净化,助残使他们文明道德素质得到了升华。
  系列助残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介入了社会,在社会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在社会交往中吸取了营养,在社会实践中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责任感,逐渐养成了他们尊老爱幼,济困助残,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行为习惯。
  十年来的助残系列教育活动,开辟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已绽开了乐于奉献之花,结出了“学会做人”之果。从车水马龙的农贸市场到备耕备种的田间;从静静的学校教室到井然有序的车间;从敬老院到老弱,妇孺家庭的每个角落,寒来暑往,到处闪现着红领巾助残小组的身影。十年来,38个助残小组共出动1.7 万人次,助残400余人,多次被市、区评为助残先进集体。1997 荣获“全国优秀助残雏鹰假日小队”称号。      




----
 :http://alumnialbum.163.com/25/3/5/72825/1997/547121/pic/NTESbenemore1016455840980.gif
欢迎光临花季雨季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