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满江红---美文佳作】>>隔离的无奈和隐患——靠“男女分班”来防止“早恋”不可取

主题:隔离的无奈和隐患——靠“男女分班”来防止“早恋”不可取
发信人: zbhlazbhlz-w-001(准备好了)
整理人: bazihu(2002-09-28 10:11:44), 站内信件
隔离的无奈和隐患——靠“男女分班”来防止“早恋”不可取

  《南方都市报》于2002年9月15日报道,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尝试在高一年级进行男女分班教学,其理由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中学生早恋的发生”。其实此“尝试”并不是该校的创举,在国外,英、美、德等发达国家早有部分地区的学校一直采用此教学组织方式,而且据说效果还不错,能够有效的保证学习质量、提高考试成绩。

  可是,从该校的主管行政的何老师的介绍来看,仅仅是为了防止“早恋”,就采用这种隔离的方式,理由并不充分,不仅达不到效果,而且还会带来诸多隐患,于学生的成长不利。

  俗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早恋”问题,是伴随着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双重变化而产生的,源于自然天性,意欲对此进行堵截,显然不现实。由于社会的进步,教学界的整体意识逐步提高,已经明白依靠粗暴干涉来“明修栈道”效果不佳,但采用“男女分班”这种简单的“隔离政策”就能够“暗渡陈仓”吗?

  因为具备生理和心理上的必然性,所以到了一定年龄,无论男女都会对“异性和情感”产生好奇甚至好感,从而影响思想和行为。只要他们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这些问题之上,课堂的分隔毫无意义,怕是只能徒叹“奈何”——毕竟学校的“隔离政策”仅能控制几个小时的教学时间。真正想要解决“早恋”问题或者减少“早恋”现象,疏导是唯一可取的方式。比如家长和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生理知识的教育,或者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分散学生对感情问题的注意力。
  
  更为严重的是,“男女分班”违悖了目前教育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如果该方式得以长期贯彻,必定会造成许多的不利隐患。

  单一性别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在思维成长期内得不到异性参照,导致思维方式的单一与过分性别化。任何思维贫瘠的人,在社会竞争中都很难立足,更莫谈脱颖而出了。同时,目前的社会大环境是男女共处的,如果在学生时代不能培养好与异性协调合作的能力,一旦走向社会,该项素质的欠缺就会给工作与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

  在英、美等国家,学生的整体性格与中国的学生存在一定差异。相比而言,这些国家的学生更为外向,适当的分班措施,不仅不会影响其思维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反而有助于学习氛围的改善。但在国内,学生中性格内向、交际能力偏弱的现象普遍存在——面对这一现实,还要采取“隔离政策”,无异于给体质寒虚的病人大肆进补阴凉药食。

  所以,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这一做法,既无法达到防止“早恋”的预期目的,还会对学生的素质提高造成不利影响,应及早废除。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