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章待编>>遗风易景>>旧版精华>>九九年九月佳作推介>>畅游>>【月到中秋之嫦娥奔月--畅游工作室】(

主题:【月到中秋之嫦娥奔月--畅游工作室】(
发信人: linglei()
整理人: (1999-10-02 15:26:07), 站内信件
【月到中秋之嫦娥奔月--畅游工作室】(9.24)


月到中秋之嫦娥奔月

________

畅游工作室
http://mywander.yeah.net
________

 

"中秋"二字源于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居仲秋之中
,顾谓之"中秋"。


说到中秋,必会联想到嫦娥,有关她的传说可谓五花八门。


"嫦娥奔月"的最早记载是在战国初年的《归藏》里:"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
之,遂奔月为月精"。到了汉朝,嫦娥才有了丈夫:"弈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
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刘安《淮南子-览冥篇》)。东汉张衡在
《灵宪》里记述:嫦娥是弈的妻子,窃王母不死药服下,奔月前向有黄(古巫师
)以筹占(一种算命方式),占之为"吉",谁知到了月亮上却变成了蟾蜍(癞蛤
蟆)!


在六朝以前,嫦娥的形象似乎一直属于"弃夫的窃贼",渐渐地她在月宫里的寂寞
感动了诗人和文人,唐朝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李商隐则赞到:"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嫦娥在人们心中成了月
亮的化身,美好孤独。


在明末小说《有夏志传》里,"嫦娥奔月"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据载,夏朝国王太
康,见后羿之妻嫦娥美貌绝伦,便想用幽州之地来换取嫦娥,后羿因贪财而应允


嫦娥悲愤不已,偷了丈夫从西王母那里得来的灵药,飞奔月宫。在小说中,嫦娥
被描写成"性巧而贞静好洁"。直到此时,嫦娥彻底翻身,成为一个为争取自由而
勇敢反抗的妇女形象。


近代的嫦娥思想境界又高了一层,人们传说:混沌初开,天有十日,后羿凭着勇
敢和精妙的箭术,一口气射落了九个太阳,为盖世功勋。人民拥戴他为王,谁知
他居功自傲,开始沉迷酒色,滥杀无辜。黎民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对他恨之入
骨。后羿担心好景不长,于是从西王母那里求来长生不老之药。而他的妻子嫦娥
担心他长生不老,更会祸国殃民,所以偷了灵药…


也有另一种说法:后羿之徒逢蒙,贪恋嫦娥美色,趁后裔不在,调戏于她。嫦娥
走投无路,只好吞下灵药,飞走了。又及:逢蒙妒忌师傅后羿的箭术,总希望他
早点死。趁他出去打猎,逼嫦娥交出灵药,嫦娥为了不让宝物落入敌人之手,吞
下了灵药,谁知道身轻飘起,直上云霄。嫦娥思念丈夫,于是选择了离地球最近
的月宫落脚。


如此层出不穷的传说,不知5000年后,嫦娥变成什么样?^_^



月亮里除了嫦娥,还有个伐木工人吴刚,他打哪儿来啊?


据唐朝《酉阳杂俎》中记载:"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吴刚学仙有过失,被贬到
月亮上砍树,而这棵桂树是仙屋,总也砍不倒。


至于民间关于吴刚的传说,却是个"一怒为红颜"的大悲剧:吴刚系西河人氏,一
心想成仙,于是离家求道。他的妻子缘妇在家艰难度日。后来,炎帝的孙子伯陵
来到此地,看中缘妇。伯陵有权有势,缘妇只好屈从与他,给他生了三个儿子--
-鼓、延和役(注:此字本应没有双人旁)。吴刚返家,大吃一惊,羞愤难当,将
伯陵痛打至死。炎帝闻讯大怒,立刻将吴刚发配到月亮上,砍那棵不死树。缘妇
不忍吴刚受苦,让儿子鼓和役飞往月宫陪伴吴刚。他们到了月宫就变成了蟾蜍和
玉兔。


中秋、月亮的传说可以说不胜玫举。各地中秋节的风俗也不尽相同,壮族就有"骂
中秋"的习俗。在节日里挨骂委屈不说,还不吉利,但在广西西林县的壮族青年,
却有中秋讨骂的风俗。每到八月十五,趁人们在赏月,小伙子们三五结群,开始
恶作剧。他们或是放了别人家的牛,或是反锁某家的门,或是拔了人家的菜…遭
到戏弄的人放声大骂,他们则躲在一边偷乐。其实无论骂人的还是被骂的,都不
生气,因为他们的习俗,越被骂得多,越会长寿。


许多亚洲国家也过"中秋",例如韩国、日本。日本的中秋称为十五夜。这一天日
本人将芒草、胡枝子、黄花龙芽等秋草插在瓶子里,供上水果和糯米团子。他们
称此时的月亮为豆明月。因为时值大豆收获季节,意喻大豆丰收的祭祀。这一天
,日本人允许外人在自己的地里偷芋薯,并认为这是好事。许多孩子用带钉子的
竹竿偷取邻居家的供品,大人不会干涉,因为这是讨吉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家的回家,没家的看月亮,畅游工作室祝大家中秋
快乐!!


________

畅游工作室
http://mywander.yeah.net
________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4.2.171]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