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eipp(活在失望中)
整理人: jaja(2002-12-14 17:04:49), 站内信件
|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凤凰城是一个风光质朴、民风淳朴却又略带野性的古城,读了《边城》,便有了一览古城的冲动,于是邀上摄影协会三五好友,兴冲冲地踏上了凤凰之旅。
沱江丽水
我们乘坐2159次列车到怀化后转慢车到木江坪镇,又经过近1个小时汽车的颠簸,终于来到了凤凰县城。
一下车,我们直奔沱江。第一眼见到沱江,我们不禁惊叹于她的沌净柔和,深深地吸口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一路上的疲惫也烟消云散去。沱江清澈见底,水纹清晰可见,茂密的水草舒展而飘逸,仿佛舞女的长袖挥动着为哗哗流淌的沱江伴舞,又仿佛是在张开着双臂欢迎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水边一群光着屁股的顽童在水中追逐打闹,不远处的吊脚楼下传来“格格”的笑声,那是一群年轻的姑娘们在嬉戏,她们正弯着脚,挥动着手中的棒槌不断地捶打着衣物,我们连忙举起手中的相机,“咔嚓”,将她们婀娜的身姿定格成永恒的美丽。
虹桥风雨楼
沿着沱江,我们走到横卧于沱江之上的虹桥风雨楼。风雨楼虽然历经600多年的风剥雨蚀,依然气势雄壮、巍然屹立。走进楼内,两侧陈列着民间珍稀工艺品的文化艺术长廊不由让我们叹为观止。信步走进二楼的茶室,茶室古典雅致,桌椅都是用盘根错结的古树蔸做成。捡个靠窗的位置坐定,一面品茗,一面凭窗远眺,古城八景之中的五景“东岭迎晖、奇峰挺秀、梵阁回涛、龙潭渔火、南华叠翠”尽收眼底,只觉心旷神怡,不由信口吟起了家父当年登临风雨楼所作的一首七律:
登虹桥风雨楼述怀
长虹枕河壮地灵,画阁翼然物华新。
气吞云梦浮南浦,势压衡岳近北辰。
细雨浥尘连天翠,微风惠我拂体轻。
登临把酒侣鸿鹤,握手五洲佐中兴。
夜逛边城
掌灯时分,我们来到沱江人家客栈,这是一座历尽沧桑的吊脚楼,由几根木柱支撑着颤巍巍地悬浮于沱江之边,让人感到弱不禁风,似乎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江中。依栏坐定,点上几盘牛肝菌、酸萝卜、血粑鸭、糯米辣椒、蕨菜腊肉……再要上几杯糯米蒸的甜酒。这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姑娘小伙们动听的情歌,沱江上点点渔火,凉风习习,把酒临风,我们不禁陶醉了。
饭后漫步于弯弯曲曲的石板街上,石板街是由清一色的红石板铺就,走在上面,觉得清凉清凉的。沿街是古朴的吊脚楼木屋和陈迹斑斑的青砖红瓦宅院,每家屋里都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湘西土特产和民间工艺品,各式各样的古玩字画、苗家银饰、腊染扎染,信手拈来,都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最后我们每人买了一件腊染的苗装穿上。
苗寨风情
第二天一清早,我们租了辆面包车赶往山江苗寨。山江苗寨在凤凰县城西北20余公里处,座落在山腰上,远远望去,只见山清水秀中,一大片黑瓦青石、良田环绕、鸡犬相闻、炊烟缭绕,好一幅田园风光图。苗家的房屋大部分都是就地取材,用山上的青石砌成,寨中的小道也多为石板道,纵横阡陌。苗族人非常热情好客,把客人视为生活中的荣耀和光彩,我们走进一家苗家小院,一位苗家姑娘正坐在织布机前织布,见我们进来,连忙起身让坐,又进屋端来几大碗包谷酒,苗家姑娘一边唱着迎客歌,一边频频向我们邀杯……
离开苗寨已经是中午时分,我们马不停蹄驱车赶到吉首坐K267到怀化转2160次列车踏上了归途。短短两天时间,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凤凰古城,还有南方古长城、天下第一石拱桥等许多名胜古迹没有来得及去看,难免有些遗憾。但清清亮亮的沱江水、弯弯曲曲的石板街、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热情好客的苗家人让我们领略到了别具一格的边城风情。
有机会,我还要重游凤凰,去细细地品味凤凰古城的美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