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ui_le(冷剪)
整理人: lilin(2002-09-06 22:05:59), 站内信件
|
第十三章 海鲜国度
沿海的地方,大都生产鲜美的海味,这个城市亦然。现烤的酱烤鱿鱼,两块钱一大条,大街上随处可见,美味又廉价。换了上海,“蛤羹”,土豆芹菜切碎,加蛤肉,加牛油牛奶,煮得粘乎乎的,味道一般,美国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味汤,以"Clam Chowder "印在上海高级西餐厅的菜单上,价格就惊人了。
而在这里,随便一家海鲜小吃店的丰富已经抵内地一间海鲜大酒楼了。海产丰富,吃法也讲究。菜单上一道常见的蛤蜊,就分姜葱、香芹、豉汁、蒸蛋四种做法。还有各种海洋菌类的名字,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陶看得眼花缭乱,好容易看到个常出现在内地酒楼的菜名蛤蟆鲍鱼,价格却便宜得让人大跌眼镜外加嚼眼镜碎片。点了。这道菜里其实没有蛤蟆,只是把鲍鱼做成蛤蟆的样子。陶在她面前大吃特吃,据说香嫩可口,她却坚决不肯下筷,光看“蛤蟆”样子已经恶心死了。这鲍鱼是在鸡鸭汤中煨过的,从底部肉边开口出向两边撕至一半,即“蛤蟆前腿”,在头部平片一口,填满鱼茸,即“蛤蟆嘴”,鱼茸上嵌两粒豌豆即“蛤蟆眼”,上面用鸡鸭汤加调料勾芡,淋在蛤蟆鲍鱼上。据说是泸菜的做法,造型实在恶心。
虾仁鲜贝凤梨盅就漂亮多了。把凤梨挖空,把乳白的虾仁、粉嫩的鲜贝,和菱形的凤梨块,放入黄灿灿的雕花盅内,上淋了千岛酱汁,非常漂亮。
吉利大虾则具有西餐风味。虾肉上斜剞象眼花刀,蘸了面粉蛋和面包渣炸。色泽金黄,外酥肉嫩,以辣椒酱油佐食,汁香味浓,又不掩海味特有的鲜香。
吃蟹简单,白水煮了蘸醋吃。其实,吃蟹不一定老在沿海,在她长大的贵州,香辣蟹火锅的做法可以说是独一无二。选料就费了大功夫,空运来的肥美的肉蟹和味鲜的红花蟹,用纯正的川料炒,红黄相间,色泽透亮,辣香扑鼻,再放入调料地道的麻辣汤底中焖。那炒得又麻又辣又香的螃蟹与汤中的浓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更突出了螃蟹的肉质饱满与鲜嫩,辣不掩鲜。吃完蟹,再涮吃蔬菜,怎一个“爽”字了得?
还在想蟹,奇异果虾松又端上来了。虾仁和马蹄以盐和蛋清调汁腌过,放盐和白胡椒清炒,装进挖空的奇异果。吃起来口感极好,马蹄爽脆,虾仁鲜嫩,白胡椒提味,又带有奇异果的清香。
主食也很特别,外形像饺子,却有包子那么大,馅儿是海带丝,叫做“海菜包子”,味道非常爽口鲜美。
接着,汤又上来了。这“西施舌”取自一种巨大的蚌蛤,却只有三角形小小的一块,再切小,入沸汤氽之。盛入小碗,这十几块嫩蛤肉,漂浮在汤中,色莹白,入口则软嫩异常。清人张焘的《津门杂忆》咏道——
灯火楼台一望开,放怀那惜倒金酹,
朝来饱啖西施舌,不负津门鼓棹来。
只可惜,意犹未尽宴已终。天天吃海味,新鲜又便宜,这种生活让她艳羡不已,几乎想在这里长住不走,如那首小诗所言——
“找一个岛,
月亮爬得不太早,
谈天,喝酒,说笑,
还有螃蟹围着客厅跑。”
但是,异乡虽好,游子恋家。海味山珍吃厌之时,一碗白米饭加自己家做的鱼冻,才是人间最美的佳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