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沁园春---文学评论】>>【诗词】>>恨不得随大江东去——词话赠答《寿阳曲》

主题:恨不得随大江东去——词话赠答《寿阳曲》
发信人: bazihu(易须)
整理人: yerk(2003-03-24 22:32:53), 站内信件
 恨不得随大江东去——词话赠答《寿阳曲》

     才子风流,歌伎亦风流。于是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诗词唱和或相互赠答。自唐宋以来,文人墨客与青楼女子的诗词赠答几成风气,但佳作却不多见,大多是你缠绵来我缠绵去,说不尽的相思意离别苦,要不就是是恨黄莺儿做对,要不就是怨粉蝶儿成双,很少有新意的佳作,看得多了,也就腻了。
     如果说有例外,那就是元代珠帘秀的《双调-寿阳曲答卢疏斋》。词曰:

    山无数,烟无数,憔悴煞玉堂人物。倚蓬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珠帘秀是当时元朝的“一枝花”,色艺双全,人们评价她“杂剧为当今独秀,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奇妙”。她可以说是当时的“舞台皇后”吧,当然有不少追星族,很多达官贵人包括很多著名的元曲家都与她有交情,她同关汉卿、冯子振等等,也有相互赠答的诗词。
    她的这一首 《寿阳曲》是答卢挚的。卢挚是当时的翰林院学士,即是“玉堂人物”了。卢挚送她的寿阳曲如下: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这样的原词与朱帘秀的赠答词一比较,高低立判。好个珠帘秀,硬是把翰林学士比下去了。更难得的是,朱帘秀是女流之辈,却也写得泼辣潇洒;反观卢挚的赠词,婉约缠绵,倒象是女子写的。
   她视野开阔,不说锦书啦,绣枕鸳被啦,雕楼栏杆啦这些琐碎东西,一开言就是“山无数,烟无数”,有大气量啊。至于最后一句,是套用苏东坡的名句,更见匠心独运。
   接下来她写道:“憔悴煞玉堂人物”,简直有几分悠闲和些微调侃的口气了。她也不说自己是否对玉堂人物有多少的眷恋和爱意,直接就说卢挚他倚蓬窗的“苦”,最后“恨不得随大江东去”似乎有双关含义,但我宁肯解释为珠帘秀对卢挚的进一步描述,说他“痛煞煞”恨不得跳下江,了此余生呢。
   把风流才子并不可靠的“好难割舍”原封送还,自己却没有珠泪弹,愁肠断,她是多么的洒脱啊,而这种情怀在一个欢场女子来说,实属难得。这是我最喜欢珠帘秀这首词的原因。
    

易须 2002/09/04



----
 
评论空间
鼓瑟吹笙
经典故事
人物如烟


殿前欢

悠然乎, 
春秋闲看腊梅疏, 
莫争魏蜀与东吴。                                 
诗酒江湖。 
真豪杰胸胆粗, 
大丈夫柔情愫, 
问天下谁如许。 
易须是我, 
我是易须。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