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usslel()
整理人: logon(1999-09-02 21:41:53), 站内信件
|
又回到了机关院内那间黑暗的“牢房”,开始第二部第二稿的工作。为了得到一些自然 光线,一整天都大开着门。
激奋与凄苦交织在一起。
对待息的工作,不仅严肃,而且苛求。一种深远的动力来自对往事的回忆与检讨。时不 时想起青少年时期那些支离破碎的生活,那些盲目狂热情绪支配下的荒唐行为,那些迷离失 落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涉茫无知。一切都似乎并不遥远,就发生在昨天。而眼下却能充满责任 感与使命感,从事一种与千百万人有关系的工作,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因此,必须紧张地抓 住生命黄金段落中的一分一秒,而不管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现在我已全然明白,像我这样 出身卑微的人,在人生之旅中,如果走错一步或错过一次机会,就可能一钱不值地被黄土埋 盖;要么,就可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浪潮中成为无足轻重的牺牲品。生活拯救了我,就要知 恩而报,不辜负它的厚爱。要格外珍视自己的工作和劳动。你一无所有走到今天,为了生活 慷概的馈赠,即使在努力中随时倒下也义无反顾。你没有继承谁的坛坛罐罐,迄今为止的一 切都是靠自己的劳动所获。应该为此而欣慰。
为了这所有的一切,每一天走向那个黑暗可怕的“作坊”,都应保持不可变更的状态: 庄严的时刻就在今天。
我的难言的凄苦在于基本放弃了常人的生活。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能陪孩子去 公园,连听一段音乐的时间都被剥夺了,更不要说上剧院或电影院。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 机关院子里空无一人,在这昏暗的房间里像被抛弃了似的龟缩在桌前,毫无意识之中,眼睛 就不由潮湿起来。
除过劳累,仍然存在一个饥饿问题。没想到在煤矿没啥可吃,回到城里工作还是没啥可 吃。不是城里没有吃的——吃的到处都是。主要是没有时间正点吃饭。生活基本得靠自己料 理。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常常拖在晚上十点钟左右(再迟一点夜市就关闭了)。
在西安当年大差市那一大片夜市上,许多卖吃喝的小摊贩都认识我。我不止一次吃遍几 乎所有能吃的小摊子,只是人们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想,从外貌上和那种狼吞虎咽的吃 相,他们大概会判断我是蹬三轮车的师傅。吃这些饭花钱不少,但绝不是一种享受。尤其是 卫生,那简直不能提说,每次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赶紧吞咽完。时至今日,我从很远的地 方看见夜市,就想呕吐。
有时候,因为顺利或者困难,不知不觉就到了夜间十二点钟。夜市去不成了,又无处寻 觅吃的东西,只好硬着头皮到没有入睡的同事家里要两个冷馍一根大葱,凑合着算吃了一顿 饭,其狼狈如同我书中流落失魄的王满银。
顺便说一说,我吃饭从不讲究,饮食习惯和一个农民差不多。我喜欢吃故乡农村的家常 便饭,一听见吃宴会就感到是一种负担,那些山珍海味如同嚼蜡,还得陪众人浪费很长时间 。对我来说,最好能在半小时以内吃完一顿饭。有时不得不陪外宾和外地客人上宴会,回来 后总得设搞点馍或面条才能填饱肚子。但我也有一些“洋爱好”,比如喝咖啡就是一例,消 费观念是顺其自然,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从不刻意计算攀比。可以用一百元钱买,一 条高级香烟供“关键”的几天抽,也可以用五十元钱买一件仿羊皮夹克穿几个冬天——当然 ,从没有人相信我身上的皮夹克会是假的。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whack.engin.um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