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学库藏>>现当代名家文丛>>路 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2

主题: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2
发信人: russlel()
整理人: logon(1999-09-02 21:41:53), 站内信件
                                        2


  小说《人生》发表这后,我的生活完全乱了套。无数的信件从全国四面八方蜂拥而来,
来信的内容五花八门。除过谈论阅读小说后的感想和种种生活问题文学问题,许多人还把我
当成了掌握人生奥妙的“导师”,纷纷向我求教:“人应该怎样生活”,叫我哭笑不得。更
有一些遭受挫折的失意青年,规定我必须赶几月几日前写信开导他们,否则就要死给你看。

  与此同时,陌生的登门拜访者接踵而来,要和我讨论或“切磋”各种问题。一些熟人也
免不了乱中添忙。刊物约稿,许多剧团电视台电影制片厂要改编作品,电报电话接连不断,
常常半夜三更把我从被窝晨惊醒。一年后,电影上映,全国舆论愈加沸腾,我感到自己完全
被淹没了。另外,我已经成了“名人”,亲戚朋友纷纷上门,不是要钱,就是让我说情安排
他们子女的工作,似乎我不仅腰缠万贯,而且有权有势,无所不能。更有甚者,一些当时分
文不带而周游列国的文学浪人,衣衫褴褛,却带着一脸破败的傲气庄严地上门来让我为他们
开路费,以资助他们神圣的嗜好,这无异于趁火打劫。

  也许当时好多人羡慕我的风光,但说实话,我恨不能地上裂出一条缝赶快钻进去。

  我深切地感到,尽管创造的过程无比艰辛而成功的结果无比荣耀;尽管一切艰辛都是为
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我不能这样生活了。我必须从自己编织的罗网中解税出来。当然,我绝非圣人。我几十
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历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
我都至关重要。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动人生的温馨。我不拒绝鲜花和红
地毯。但是,真诚地说,我绝不可能在这种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我渴望重新投入
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这是我的基本人生观点。细细
想想,迄今为止,我一生中度过的最美好的日子是写《人生》初稿的二十多天。在此之前,
我二十八岁的中篇处女作已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正是因为不满足,我才投入
到《人生》的写作中。为此,我准备了近两年,思想和艺术考虑备受折磨;而终于穿过障碍
进入实际表现的时候,精神真正达到了忘乎所以。记得近一个月里,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
分不清白天和夜晚,浑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大小便不畅通,演更半夜在陕北甘泉县
招待所转圈圈行走,以致招待所白所长犯了疑心,给县委打电话,说这个青年人可能神经错
乱,怕要寻“无常”。县委指示,那人在写书,别惊动他(后来听说的)。所有这一切难道
不比眼前这种浮华的喧嚣更让人向往吗?是的,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用感,或者说还保持着
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忘该重新扬起风帆
,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
利。

  那么,我应该怎么办。

  有一点是肯定的,眼前这种红火热闹的广场式生活必须很快结束。即是变成一个纯粹的
农民,去农村种一年庄稼,也比这种状况于我更为有利。我甚至认真地考虑过回家去帮父亲
种一年地。可是想想,这可能重新演变为一种新闻话题而使你不得安宁,索性作罢。

  但是,我眼下已经有可能冷静而清醒地对自己已有的创作作出检讨和反省了。

  换一个角度看,尽管我接连两届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小说和电影都产生了
广泛影响。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

  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如果为微
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最涉小的作家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
伟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劳动自身就是人生的目标。

  人类史和文学史表明,伟大劳动和创造精神即使产生一些生活和艺术的断章残句,也是
至为宝贵的。

  劳动,这是作家无义反顾的唯一选择。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whack.engin.umi]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