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点绛唇---艺术评论】>>【综合】>>昨夜星辰

主题:昨夜星辰
发信人: lnzgw(与言)
整理人: yerk(2003-04-06 10:26:43), 站内信件

  又是子夜无眠。独自在初秋的街路上走着,感受着那一份静谧的深沉。
  仰望扑朔迷离的星空,让我偶然想起前些日子同网友谈论过的一个关于“星”的话题来……
  影坛、歌坛上的著名演员们,以他们超群的艺术天赋和精湛演技,赢得了人们冠之以“星”的美称;人们往往为“星”的风采而倾倒,是观众为“星”们打造了一片次神界的天空。然而,艺坛上的“星”,确实亦能照亮人的心扉!
  幼时,看过几部赵丹主演的关于历史题材的影片,诸如《林则徐》、《李时珍》及《烈火中永生》等等,赵丹的气质及演技活生生地再现了片中主人公的形象。他那古朴端庄的面容、聪颖深邃的目光、沉稳透力的言吐、发收自如的表情及突出个性且恰到好处的动作举止,使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甚至愿意参照他的气质神韵去阅读并感知那千古不朽的片中人物。赵丹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能真正从人的内心世界来饰演人物的演员。而令人感叹的是,他主演的影片太少了;犹使我惋惜的是,他未能使自己主演鲁迅的影片问世,因为他曾经构思过也表白过要饰演鲁迅的,我相信赵丹一定会成功地将鲁迅的非凡形象从银幕上再现给观众的!无奈庸人塞路,恶魔又及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使得影坛上能成功塑造鲁迅形象的片子至今仍是个空白。
  当然我欣赏的演员还有很多,诸如:影界的张平、孙道临、王心刚、高哲、秦怡、田华、祝希娟;京剧界的李少春、谭元寿、童湘龄、刘常瑜;歌坛上的郭兰英、才旦卓玛、马玉涛、李双江、童安格、张明敏……等等。他们都可谓为我心目中所赏慕的“星”。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得到了繁荣,因而又泛起更多的“星”群。
  既然居以“星”位,就应当多给人以风采,给人以亮节;这一点表现在老明星身上较多一些。尽管按现在人的话来说他们活得累些,但他们给予观众或听众的往往不仅是一种趣味上的赏心悦目。不可忽视艺术作品在精神上的感染力量带来的振奋,确实曾激励了无数人在各种战线上及人生中的拼搏斗志。
  我们也认识到了当今“星”群中的杂乱。只要是多登几次台的,或被人为哄抬过的,竟都可崇入“星”列。对于某些“星”,我不否认他们拥有哗众取宠的演技及天赐的饰像或歌喉,但除了不菲的“身价”之外,他们没有给我留下更深的印象,我也不认为他们曾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多少积极的影响。或许在商品社会中不应苟求“星”们一定为人楷模,但单就形貌音艺来说也就不足为人师表了。
  当思绪转到“追星族”身上时,不愿多想什么。但我确实感觉他们“追”得太苦,“追”得太累,追得太过痴狂!更有甚者,竟为某一歌星的择偶而跳楼自尽,或仅因追见明星一面的失望而杀身成仁……我真难以想象这些人会有自我人生奋斗的心智!尤不可容忍的是,那被苦苦追着的“星”们对此却视而不见、听若罔闻;刚刚台上深情地一声“谢谢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到了后台便是一声轻蔑:“这些人精神不正常!……”有人说:“星”们既能刻划他人,更能美化自己,尽管有些已堕落得不堪收拾。仅捕捉到外泄的一丝余芒你竟如获真经,而“星”的内在世界你永远都不会懂。究竟痴狂的“追星族”们在“追”什么?或许是一个形貌?或许是一韵歌喉?或是一种霓虹般的气氛?恐怕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人比心为镜,是因为人心能鉴;人比心为月,是因为自清则明。若心智不明,则心月黯,必见识迷乱,睹色而痴迷,闻乐而颠狂,以致七情无主六欲无度。若心智明,则心月明,必事物可鉴,不被群星乱眼,使神守其舍。故我铭心一句云:形貌音艺,只为我所赏悦,而不足为我师尊!星有星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我时有瞻仰星的光彩,但也不会忘记描绘自己的人生!
  写完这篇杂感已是晓色明窗,昨夜星辰融化在天光之中。新的一天也就开始了。

                         2002·9·1


----
欢迎惠顾我的主页

欢迎惠顾《子夜星》主页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