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随笔小记>>杂文漫谈>>黛玉嫁人之我见

主题:黛玉嫁人之我见
发信人: yueqiru(天涯)
整理人: pi__zi(2002-09-03 19:48:29), 站内信件
最近在红楼逸梦版上发了一张帖子,本是想当作幽默文章,看了一笑了之,谁知道还引起那么多人的评论,有赞同有反对,不知道文学版的朋友们怎么看,现将文章搬过来,大家给点意见。

(一)

题记: 
    楼下有帖子说黛玉如此之人不娶也罢,本人倒是赞同,并非世俗,而是黛玉始终是个文学中高不可攀之人,无福消受,还有人说"也没人佩得上他""天上的奇女子"等等,那更证明了她必将走向灭亡. 


    黛玉的确有她的优点,诗意,灵性,纯真,执着,的确令中国男子汗颜,也为中国女子所仿效之榜样.但这些优点均非生活所必须,所谓诗意才情与柴米油烟想比较,不知孰轻孰重,敢问天下男士,让你一天对着一首自己还未必看得懂的诗,时间长了不知有何感触. 
    这不是吃不吃葡萄的问题,葡萄没熟不能吃,熟得过了也不能吃,下面分析一下这棵葡萄 

首先---酸 
    嫁了你之后整天为你和哪个MM多聊几句,或者在网上泡那么久是否网恋问题,上吊寻死,眼泪泡饭,看你还活不活得下去. 
其次---高(葡萄挂高了似乎不好摘哦) 
    古来家和万事兴,成了别人媳妇,煮饭洗菜固然是不用,但是今天和宝钗斗几句嘴,明天和袭人台几句杠,后院成了杂院,火势不断,看你如何专心功名,发展事业. 
再次---弱(摘下来了,也是已经熟得不能吃了的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么弱的身体,香烟问题都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古代还没破腹产这门学问,万一来个难产而终,恐怕你宝玉还是得要伤心一世.即使能寿终正寝,然几十年草药香烟之弥漫,搞得你恐怕也成了老中医了,何况更不利于祖国花朵之身心健康. 
最后--------------------------------------------------- 
    也就是没有最后了,有了以上三点,够所有中国男人头痛的,敢问那个支持黛玉的文人,叫你把他抱回家去,不用多,一个月立见分晓,不相信的话我赶明写个<黛玉嫁人后转>以警世人,如此女子,千万要不得,不然搞得婆婆寻死,儿子觅活,一家人"辗转乎东西,隳突乎南北",那才叫你真是寻天无路,入地无门,比抄了你贾府还悲惨.最后一纸休书,仍旧是没有最后. 
雾里看花花最美,云中见月月正圆,希望天下男士,莫为女人片面之言行所误导,误了终身之大事,切记切记!!! 


后记: 
当你喜欢一个人物,你要说出道理,才能得到认可。  
当你排斥一个人物,你要有弊大于利的证据,才能服众。  
这里不求服众,只说个人爱憎。  
因为,爱,不需要理由,但是需要理性。   

    以上文章,为本人无聊时消遣所写,希望红学爱好者别把我当靶子,认真研究红学之精髓,发扬光大,而对本文章,一笑了之便罢.




(二)
    哎,本来不想引起争论,只作一幽默文章发表的,没想到还是有那么多人跟帖,引出了那么多争议,由此也可见中国的青年男女们有多少人关心着黛玉的婚嫁问题,看来赶明还真得写个什么<黛玉成家之后转>以醒世人了. 
    闲话少说.我还是那句话 

当你喜欢一个人物,你要说出道理,才能得到认可。   
当你排斥一个人物,你要有弊大于利的证据,才能服众。   
这里不求服众,只说个人爱憎。   
因为,爱,不需要理由,但是需要理性。    

    曾经,生活中有亦如黛玉般才女存在,亦有轰轰烈烈之爱情故事发生,然到头来终究如黄梁一梦,毕竟俄伙浦斯杀父娶母,普希金的死亡, 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温沙公爵的爱情,诸如此类,需有一定的社会背景,需有一定的环境基础,而最终那些文学家笔下惊天地,泣鬼神的的爱情故事大多以破灭而告终,何解? 
    短暂最美,不可知最美,不可及最美,因为文学追求美,所以写轰轰烈烈的爱情,因为轰轰烈烈的爱情容易夭折,所以文学才美. 
    如果你想"过把瘾就死"的话,诚可如此,然而你想???????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岭,江水为竭.........乃敢与君绝"如此文章,想必也都读过,然何时山方无岭?何时江水才竭?以不存在不可能之物为誓,我看不如"我若与君绝,生男为盗,生女为娼"来得实在,虽然没那么多的意境,然后者的誓言至少比前者更能打动人. 
    别说我不懂意境不知情调,多年前的某日,我比某些自命清高之文人雅士更知道如何于朗朗秋夜观月赏花,更懂得香茗美酒秉烛促膝.不是被生活压迫得失去幻想的渴望而是被幻想破灭了失去渴望的勇气.幻想的渴望该有,但必须存在于一个适于自己幻想的空间中.就如一株玫瑰,就算幻想绽放,在凛凛冬日,如何含苞? 
    便如宝钗如此之妻子,麝月如此之婢子,宝玉弃置不顾,原因为何?缘其不知生活为何物,缘其未知世事之坎坷,若非如此,并不至落得青灯古佛之下场,直至看尽世态,发奋上进,求得功名,缘何?悟矣!而与黛玉之情,一如初恋之香醇,仅做回味而已.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再说黛玉,若非黑发夭折,若非封建婚姻,恐难逃芦席一身,弃尸荒野之结局,怕红楼之悼词最终未必是"算尽卿卿性命"了.对于她,前者也许是个更好的结局,还有一袭灵堂安身. 
    也有人说,黛玉为超俗之女子,可远赏而不可亵玩矣,然做女人做到只可供人远赏,不食人间烟火,恐怕也是一种失败,难道真能青灯一秉,孤枕终生?试问天下女子,孰愿? 
    妙玉判词"过洁世同嫌",世即不嫌,若只于赞叹声中,于人评析之眼光中做一令禄曩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之偶像,无家庭,无子嗣,无亲情,试问天下女子,孰愿? 
    更有人说,山野村妇更适合某人之词,此说恐有偏颇,有纠枉过正之嫌. 
    暂不论其是否过正,要知于目前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社会,恐山野村妇之婚姻最为稳定,反那些自命清高之文人雅士,今日婚外恋,明日第三者,到后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干脆撕毁一纸契约,各奔东西去了,不知此时想起当初"山无岭,江水为竭"之凛凛誓言,有何感想. 
    雪芹大师写红楼之言,是为警世,而由目前所观,实为误世,雪芹大师于地下有知,怕不扼腕长叹,扪心顿足矣,呜呼哀哉!!!    





先说好,红学的狂热者,黛玉的追求者们别拿我开涮。


----
………………
…枫叶红时…
………………
…惜缘趁今…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