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urnwall(炙蓝)
整理人: burn4brazil(2002-08-31 21:57:54), 站内信件
|
从他的文字我是可以知道他是听的非常多,他知道的典故也比我们知道得多,这里他也让我受益了。
但也可以看到他是站在一个非爵士乐迷的角度来写的,既然他是为音像世界写商业乐评的,那就该拿出点专业来。音像世界我是没有看过的,但我知道是国内类似香港的音响世界杂志。香港的这类杂志的乐评就比较好了,他们不会在自己的商业乐评里将自己太多的个人感受写出来让杂志来接受批评,我就是看过了香港陈伟发在93、94写ECM的评论,才开始认识ECM的,现在回过来看来还是那样客观中肯。
听音乐是 主观的选择这没错,可是他这篇文章出现了多个让我们这些爵士乐迷不爽的地方,我这就来数一数:
1、“爵士需要的是个性与胸襟,在爵士史上某某大师与某某大师个性不和之事比比皆是”--这不单是爵士乐的事情吧!
2、”像Keith Jarrett、Jan Garbarek、Pat Metheny等ECM的头牌人物则功过不一,往往越到后面越低于水准,甚至New Age、Pop与爵士不分”--人家是爵士名家,可爵士名家不一定就要死定在爵士里了吧。ECM的出品并非都是爵士,这个他应该很清楚,他还说到Keith Jarrett的作品良莠不齐,这没错,可是有多少个音乐家是完美的呢!
3、对于Cecil Taylor的地位是怎样无人可撼,这就完全是他个人的观点强加给读者了。到现在为止无人听自由爵士的也好做自由爵士的也好,Cecil Taylor还是一个非议的人物
4、Wynton Marsalis至多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演奏家,他的唱片几乎没有什么想象力。爵士是民间来的,一旦进入正规音乐学院免不了带上学院派的陋习:刻板而不具备爵士的情怀。 --这就是最来气的地方,Wynton Marsalis虽然是保守派人物,但说他的唱片没有想象力是“扯淡”。正不正规那更是“扯淡”。
这段时间老想找个人出出气,给碰上他了~~~~~~~~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