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分类游戏>>● 次世代天空>>TVGame版评论有奖活动>>九月参赛>>从《哈利.波特》到漫画,到游戏

主题:从《哈利.波特》到漫画,到游戏
发信人: supraboyqd(冬心)
整理人: supraboyqd(2002-08-30 17:23:46), 站内信件
    《哈利.波特》在中国是成功的,从孩子到学生到家长,都对此津津乐道,看来,国人对此相当宽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冰曾经用“三多”来形容当前我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形势:出版社多,作家多,作品多。而 “多多”却非“益善”,质量与数量的严重失衡导致庞大基数下精品寥寥。其实,从基本上来说,我个人认为,这是由于新人的幻想能力严重匮乏所导致的。
曾经在“奇幻文学”版面,有一个版友问为什么有很多人贴西方奇幻文学的贴子,中国五千年灿烂历史,为什么就没人贴呢?我回答说,我们也要会“拿来”。外国的东西不是不值得借鉴的。而从中国目前的创作来看,几乎全都是所谓的五千年灿烂历史的衍生产物,总之《三国志》,《哪吒》的小人书版本层出不穷,内容不改就贴画改,总之没有什么创意。记得孩童时期比较中意郑渊洁先生的《故事大王》,记得高一的一天,朋友拿来一本,其间变化太大,我觉得,大概是只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罢了,同位当即表示要举箸提笔修书一封给郑先生,我说罢了,整本书都是这样了,这也就只能反映全国创作的现实。
    记得每年都有一阵,全国上下媒体一致对漫画哪起屠笔,说什么色情啊,早恋啊,不适合小朋友阅读啊,其实,看过日本漫画的都知道,不健康的漫画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漫画还是健康的,画风清新,故事情节曲折,想法新奇,不但是小朋友阅读,甚至是青年人也由衷喜爱。反观国内,卡通就是给学龄前儿童制作的思想严重存在,其实说什么大制作了,也只是花大把钞票给一些垃圾工作室,造出来一些缺乏童趣,幻想匮乏,毫无意义的垃圾产品,而这种东西,却被没被媒体一致推崇,这不能不说,是国内的一个怪圈,做出来的东西,不是为了迎合所需年龄层的需要,而是为了家长,为了老师,为了社会的老规矩,为了自己的愚蠢的概念作掩护,为了自己的无价值做了一件漂亮的嫁衣。
    接下来,老话重提,说起游戏了。其实,与前面相同,电子游戏,或者说比较自动的玩具,家长对此深恶痛绝,因为有些媒体说了,这些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下降,精神萎靡等等。其实,家长本来对孩子喜欢的新生事物就很反感,媒体一加“推崇”,电玩就彻底完蛋了。而电脑游戏大行其道,逐渐走向正规化,这不能不说也是媒体的功劳,什么家用电脑普及化,信息社会逐渐化,有电脑就有品位,还有伟人说的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全部众媒体提了一便又一遍。
    从哈利.波特的成功,我看到了媒体的推广作用,他们对社会意识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却一味的以发行量论英雄,做出一些迎合家长,迎合社会陈旧规范的东西,但我相信,这些有悖常理的东西,最后一定会消失,在此对他们的不负责,他们的胡言乱语,本人在此强烈谴责。



----

幽冥夜谈 奇幻文学 次时代天空 筝雨飞扬 [email protected]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