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沁园春---文学评论】>>【散文】>>随口谈情——我看《牡丹亭》

主题:随口谈情——我看《牡丹亭》
发信人: zzdyc(朱雀)
整理人: yerk(2003-03-24 22:40:10), 站内信件
    汤显祖说过:“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足可看出他对《牡丹亭》的喜爱,或抑是得意。 
    如果单从我个人喜好来看,我并不喜欢杜丽娘这一类的女人。也许是因为她太过分追求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爱情罢。记得她说:我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轻笑一声,只能说少爱的女人皆成怨妇、花痴、顾影垂怜。我除了轻叹她的“因春感情,遇秋成恨”之外,还能怎样? 
    但我不能否认,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为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在当时,封建礼教对女人的束缚和压迫是最为厉害的,杜丽娘本人又是太守独生女,平日里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在官衙里住了三年,也没去过自家的后花园,学的是封建经典教条,见过的男人除了自己的爹就只有那陈腐得发臭的师父、老男人陈最良,多好的名字——最良。在这样的背景下,她还能奏出如此回肠荡气、梦死再生的爱情圣曲,不得不让我佩服她起来。果然是应了句老话“爱情是盲目的”,我看绝不仅如此。 
    我写这样的文章,并不想说《牡丹亭》的艺术价值什么的,那样太俗,谁都能随便在一本书上看到大段大段的有关文字。我只是觉得好玩,写自己想写的罢。说实在的,看汤显祖的作品有大半的原因是因为他与我一般热衷于佛道两家的书,比较有“共同语言”,而另一半就只觉好玩罢。 
    《牡丹亭》与《南柯记》、《邯郸记》是他弃官后写的,所以带有反叛、梦想、迷幻的色彩。与之前创作的《紫萧记》、《紫钗记》有很大的不同,虽同是“临川四梦”却能明显看出《紫钗记》远没有《牡丹亭》意境深远,它在一定程度上把官权能力放在至高无上的境地,从结尾矛盾的解决寄托在一个和宫廷有联系的黄衫客身上,而把剧中男女主角放在几乎完全被动的地位就可窥一斑。 
    尽管三百年前的爱情,或说是那对待爱情的态度、青年人的理想早就过时了,可我还是建议大家能多看看这些从唐传奇或什么的演变过来的经典爱情剧本。也许,你的一生也能如戏,很精彩,别浪费了。唉,如今世道,激情难得。  


----
给我留言吧
我喜欢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