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wwcwd(egg)
整理人: wwwcwd(2002-09-02 19:47:36), 站内信件
|
转自:orisun
姓名:邵逸夫 (Shaw, Run Run)
出生日期:1907年10月4日
出生地點:上海
星座:天秤座
生肖:羊
籍貫:浙江寧波鎮海人
家庭狀況:
* 25歲-與黃美珍在新加坡結婚 (1932年)
* 與黃美珍育有 (兩子兩女)
* 長子:維銘
* 次女:素雯
* 三女:素雲
* 四子:維鍾
* 80歲- (第一任妻子)黃美珍在美國病逝享年85歲 (1987年)
* 90歲-(第二任妻子)紅顏知己方逸華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結婚 (1997年)
家族成員:
* 父親-邵行銀 (玉軒)為祖籍寧波之顏料商人,育有5子2女
* 長兄-邵仁傑 (醉翁),妻:陳玉梅,育有4子1女
* 次兄-邵仁棣(人),妻:包蓮鳳,育有7子1女
* 三兄-邵仁枚 (山客),妻:蘇薇冰,育有2子
* 七弟-邵仁棻
界別:商界/影視界
學歷:
* 畢業於上海青年會中學 (1926年)
經歷:
* 邵逸夫爵士為邵氏機構主席(2001年)
* 94歲-無線投資十六億的新電視城即將落成,預計2002年陸續遷入,2003年全部入伙 (2001年)
* 93歲-發電影界,進軍收費電視,成跨媒體霸主 (2000年)
* 91歲-以邵氏為首的「香港影城」公司落實在將軍澳興建大型電影城 (1998年)
* 89歲-郭鶴年以《南華早報》股份成功收購香港電視屬下之電視企業 (1996年)
* 82歲-掌舵人邵逸夫轉為專注發展電視業務,電影王國地位才被逐步取締 (1989年)
* 80歲-曾經出售部分邵氏股權,得款除部分用作其他投資之外,捐獻了一千萬元用作興建建寧波大學 (1987年)
* 78歲-向浙江大學捐獻了一千萬港元,用作興建「邵逸夫科學館」 (1985年)
* 78歲-邵氏逐漸減產,將旗下戲院出租 (1985年)
* 77歲-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上市 (1984年)
* 73歲-出任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80年7月-)
* 71歲-邵氏力求改變,起用新浪潮導演及性感女神鍾楚紅主演《男與女》成為城中話題 (80年代)
* 65歲-任邵氏兄弟有限公司總裁 (1972年-)
* 64歲-邵氏兄弟 (香港)公司上市 (1971年)
* 65歲-成為首位華人擔任香港紅十字會會長整整26年 (1972-1998年)
* 63歲-得力助手鄒文懷離開邵氏自組「嘉禾公司」,之後跟邵氏打了幾年版權官司 (1970年)
* 62歲-方逸華加入邵氏掌管採購部 (1969年)
* 61歲-邵逸夫投資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1968年)
* 58歲-出任香港紅十字會副主席,相繼擔任副會長及主席職務 (1967年)
* 57歲-邵氏勁敵「電懋」的老闆陸運濤墜機身亡,邵氏從此獨霸影壇 (1964年)
* 54歲-邵爵士於六一年加入香港紅十字會大家庭 (1961年)
* 54歲-創辦「南國實驗劇團」培育不少幕前幕後人才,如鄭佩佩、黃霑等 (1961年)
* 52歲-擴建清水灣邵氏影城 (1959年)
* 50歲-從新加坡來港發展,接管二哥之「邵氏父子公司」,改組為「邵氏兄弟 (香港)有限公司」 (1957年)
* 25歲-光復後與二哥邵人組「邵氏兄弟」 (1932年)
* 23歲-在香港淪陷前他再與三哥攜手創辦「南洋影片」 (1930年)
* 19歲-應三哥 (仁枚) 之邀赴新加坡合組邵氏兄弟 (新加坡) 公司,擁90間戲院 (1926年)
* 16歲-邵家開始衰落,兄弟所有的產業只剩下一所房子、一家戲院 (1923年)
歷年威水史:
* 92歲-參加五十周年國慶活動,成為十位登上天安門城樓閱兵的香港貴賓之一 (1999年)
* 91歲-獲特區政府頒贈大紫荊勳章 (1998年)
* 84歲-美國三藩市將每年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 (1991年)
* 84歲-首名華人獲荷李活頒授星光大道手印 (1991年)
* 82歲-獲頒比利時皇室司令勳章 (1989年)
* 81歲-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1988年)
* 75歲-獲英女王頒授英國紅十字會最高榮譽服務獎章 (1982年)
* 73歲-成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80年)
* 70歲-獲英女王冊封為 Knight Bachelor (1977年)
* 67歲-獲英女王頒授 CBE 勳銜(1974年)
其他事務:
* 被委任為中文大學校董會終身校董(1992年)
* 獲香港城市理工學院頒授名譽理學博士(1988年)
* 獲選聯合書院校董主席(1983年)
* 獲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博士(1981年)
* 代表聯合書院出任大學校董(1977年)
* 任香港藝術節協會及香港藝術中心主席
* 新鴻基財務有限公司董事
* 香港製片人協會會長
歷年損款數字:
* 邵逸夫14年來捐助內地教育事業款額超過19億港元,全國各省市都能看到邵逸夫捐獻的2200百多幢教學樓、中小學、圖書館、體育館、科學館、醫院等等 (2000年)
* 台灣大地震,邵逸夫捐1億台幣救災 (1999年)
* 捐逾億元助大陸教育發展 (1992年)
* 邵逸夫捐八十萬美元三藩市建「安老之家」 (1988年)
* 捐獻了一千萬元興建建寧波大學 (1987年)
* 歷年來捐逾億元資助香港教育醫療 (1986年)
歷年好電影:
* 63歲-起用新人笑匠許冠文飛演《大軍閥》票房收入滿堂紅 (1971年)
* 59歲-旗下導演張徹開拍《獨臂刀》票房突破一百萬 (1966年)
* 56歲-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公映大破票房紀錄,更獲第十屆亞洲影展四項大獎 (1963年)
* 57歲-第一部作品由李翰祥導演《江山美人》囊括《第六屆亞洲影展》多個獎項,包括「最佳影片獎」 (1960年)
* 52歲-李翰祥憑《貂嬋》獲《第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 (1959年)
* 52歲-創立邵氏兄弟(香港)公司興建近二百萬平方呎之邵氏影城,被譽為「全球最大之私人擁有片場」 (1959年)
* 27歲-邵逸夫拍下自己唯一一部自編自導電影《鄉下佬探親家》票房平平 (1934年)
* 26歲-在港開拍中國第一部粵語片《白金龍》1934年上映,勁賺六十倍利錢 (1933年)
* 22歲-移居新加坡兩年後,他扛著沉重的攝影機回北京,拍下蔣介石率領北伐軍,操入北京城門,這個「中國統一」震撼畫面在全中國都賣個滿堂紅 (1929年)
* 19歲-畢業助長兄之「天一影片公司」拍攝《珍珠塔》及《西遊記》 (1926年)
備註:
* 恐鄧家爭產事件重演,暗示已立平安紙
* 有「電影大亨」美譽
* 暱稱:邵逸夫爵士為「六叔」
* 太太在美養病邵逸夫往探望(1986年)
* 許冠文希望邵氏出資三十萬與他合作拍《鬼馬雙星》,他認為劇本太差,獨立製片難駕御不肯出資,結果許冠文轉投嘉禾 (1974年)
* 李小龍由美國回港拍戲,先找邵氏,片酬要一萬美元,邵逸夫還價每部片酬九千港幣,結果李小龍轉投嘉禾 (1970年)
* 結識當時初出茅廬的少女方逸華(她憑著一把甜美聲線,踏上歌壇)一曲《花月佳期》使當年已經44歲的邵老闆聽出耳油 (1952年)
* 自幼便在美國人開辦的學校讀書,故講得一口流利英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