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ubmerge(~^猪一样的男子)
整理人: bazihu(2002-08-29 23:09:51), 站内信件
|
这些大量的电影,在那场世界悲剧结束了半个世纪以后,已经对它进行了彻底否定和深刻反思。在战争中,本就无所谓的正义和邪恶。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神话的国度里,在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战争中,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整的保持无辜和纯真,残忍的手段和嗜血的天性,原来在敌对双方中一样存在。
这个时候的中国电影人并非毫无所动的,电影《黄河绝恋》、《红河谷》是九十年代二战题材电影中的佼佼者,两部电影通过“美”被毁灭,向世人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可惜,这两部电影几乎等于绝唱。之后出现的《紫日》拍得一塌糊涂,出现的“小学生事件”绝非仅仅是社会教育部门的责任,而恰恰是整个民族对历史事件在态度上麻木和退化的表现。是整个社会对历史事件的批判能力弱化的表现。——我们甚至已经忘记战争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在我们的小学生看来,战争已经是一件可以和野炊、郊游、夏令营等同起来的趣事。我们的无知和妄大自尊,我们盲目的大国沙文主义在小学生的眼中毫无保留的体现了出来:不是么,我们国家这样强大,被屠戮的怎么可能是我们?不是么,在国庆节时看见我们的军队这样威武,那些灰溜溜溃退的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军队?我们在表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时候,却已经忘记了过去的弱病。那些把我们叫为“东亚病夫”的人,被陈真打得屁滚尿流,仿佛把那段“病夫史”也同样被打回了东洋。那些在朝鲜上杀害了包括毛泽东的儿子在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的所谓“联军”,只不过是一支资本家的无能雇佣兵团,被我们打回了“三八线”以南的地方,便仿佛那时候我们从来不曾在经济上、国力上弱小过。
我们,从来不曾真正认真的对待过我们的敌人——无论是在历史之前还是之后!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所面对的敌人,其实有着一样优秀的才干,有着一样严肃的价值观,有着同样无畏的献身精神,有着同样敢于面对死亡的勇气与决心。对敌人的丑化,除了使我们获得自我安慰的快感以外,竟使我们丧失了洞视历史和自我批判的能力和勇气。
这个时候,美国人搞出了《珍珠港》。他们在继《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单》之后,再一次拍摄了这一部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这一部电影,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二战的观点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从电影之外都可以看出:“一批经历过珍珠港事件的美国老兵。他们站出来,高声抗议《珍珠港》歪曲历史、有损美国老兵形象”。为什么这些老兵会出来抗议?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战争并不仅仅停留在银幕上,并不仅仅停留在好莱坞再现真实的电脑制作上。战争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不堪回忆的痛苦,在那一年中,他们亲眼目睹了战争怎样冷酷的夺走他们的爱人,他们的朋友,他们的亲人。无论是谁,经历过一次,就足以让自己的一生打上永远不能消磨的烙印。这烙印中的仇恨、血腥,永远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在这个电影全世界同步公映的时候,香港电视明珠台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的在播放着一组关于太平洋战争的电视片。片中的美国老兵对日本人的仇恨并没有在这半个世纪之后有任何淡化。
但是,无论处于何种位置,不能否认,那场战争都是必须被抛弃的。不论你是受害者还是迫害者。因为只有宣布彻底放弃把“暴力”作为最后的手段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的成长,我们才能真正的值得那些在战争中流下了血,放弃了生命的人们无私的付出。那些悲剧才不至于使我们或者我们的子孙继续这一种不堪的回忆,继续这一种没有意义的悲痛。
---- 偶尔便来这里看看吧
>顺便也来这里看看吧
上社个人文集:深蓝的故事!
我申请评论空间斑竹,请支持一票,谢谢你。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明教刺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