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kaiwpf()
整理人: lau1999(2002-09-17 17:09:21), 站内信件
|
企业信息化浪潮汹涌 “三企一地”经验浮出水面
通信信息报
企业信息化的浪潮已经席卷全国,很多企业也已经切实投入到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去,但对于很多的企业而言,它们的企业信息化平台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此,国家经贸委将把“三企一地”联想、海尔、斯达和广州市 企业信息化经验向全国推广,以期通过这些企业的成功案例来引导全国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三企一地”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
鉴,“三企一地”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企业信息化领域资深专家潘家轺。
记者:国家经贸委将把“三企一地”联想、海尔、斯达和广州市 的企业信息化经验向全国推广。对此您有何感想?
潘家轺:最近参加北京市管理创新成果评审活动访问了一些企业深感这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引导下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形势十分喜人。我觉得重要的变化是许多企业的领导人己经认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管理的复杂性大为提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己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或者认识到在这变幻莫测和以快制胜的市场竞争中不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并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无法生存的。所以对实施信息化有了自觉性不再是为了上等级为了装门面而去搞信息化而去上这个或那个系统了。
记者:我国在迅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上,该采取哪些措施以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潘家轺:实施企业信息化不论哪行哪业做好基础准备工作都是必须的和重要的。基础准备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这里不拟一一细述强调以下三点
1.全员培训企业信息化涉及企业各个领域的工作也涉及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当要求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时如果大家对信息化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那末由于习惯势力很容易使人在新事物面前不自觉地成为推行信息化的阻力。因此需要对不同的职工群体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培训目的是使大家树立起新的管理理念了解信息化的作用。特别是要让所有的业务人员和管理干部都熟悉由他运作的那部分信息系统的功能并能够熟练地操作。要达到这一步不经过必要的培训是不可能的。一旦这些业务干部都会操作并感到新系统给他带来了方便和好处在工作上己经离不开系统提供给他的功能时这个系统才算真正的站稳脚跟了。
2.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其基础是标准化和规范化。首先是代码的标准化。由于计算机只认识数码所以信息系统中的一切对象包括人、事、物和信息的名称等都必须代码化。要按照统一的编码规则对所有的对象进行编码要保证代码含义的唯一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字典。这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基础。除此企业中所用的统计报表、业务单据的格式都必须规范化企业日常业务工作的处理程序要尽可能的规范化因为计算机只会处理规范化程序化的业务工作。所以要想把很多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处理把员工从重复性的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把这些工作的处理过程规范化程序化。应该看到这是一项工作量十分庞大的工作。这项工作没有做好系统是无法运行的。
3.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如果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而原有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不改变只是用计算机去取代手工操作那末最多可以提高一些工作效率它并不能提高管理水平。要使管理工作发生质的变化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重组和优化的依据是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所以实施企业信息化不仅表现在应用了先进的IT技术更重要的是企业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和方法上得到了提升。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即上文所说的“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现代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记者:“三企一地”经验对全国的各行各业及其它地方是否具有普遍性?
潘家轺:“三企一地”是有其明显的代表性、普遍性。不同类型的企业或同一个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应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以设计开发为主的研究设计院类企业显然工程技术领域的信息化是其主要要求。而电力、石油、化工等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的流程型企业则对生产运作领域信息化的需求更为迫切。企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对于任何企业无疑都是重要的但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一般当企业做大以后管理的复杂性就大为提高了此时如不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不依靠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的支撑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是难以生存的。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引下全国企业正进入推行信息化的热潮。在这种时刻企业的CEO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要避免盲目地仿效跟从。不要认为某企业用了某公司的软件很成功自己就可以照搬。或者看到某某公司的软件名气大它的用户多成功率高就认为应用这家公司的软件自己企业的信息化就有保证了。虽然企业信息化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最终都要求建成基于统一的数据库全企业集成的企业信息系统。但是不同的企业对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会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如何去实施信息化更是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要强调的是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一定要作好总体规划要明确通过信息化企业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包括近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生产经营系统和财务系统的集成问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问题等 和企业中长期发展所要达到的水平例如企业发展的规模服务领域的扩展跨国经营子公司的数量和分布等等 。企业的经营目标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要求管理上的需求将决定对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进而提出对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对软件的选择。所以树立正确的目标是决定企业信息化方向的大问题也是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如果不先明确信息化的目标一开始就去研究哪种软件好或者不好那是有点本末倒置了。由上可知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完全决定于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需求它不是一个企业的CIO所能决定的。人们说企业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正是指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必须由企业的一把手来决策。企业当前在管理上存在哪些问题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哪些必须通过企业信息化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由企业一把手组织企业领导层认真分析和研究。之后才能提出企业信息化的正确目标和可行的实施方案。如何把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战略转化为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目标会涉及许多IT的技术问题这里需要CIO发挥其重要作用必要时还可以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来邦助进行诊断和分析。
目标明确后需要编制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可以组织分步实施因为限于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特别是当实施力量和实施经验的不足时通常不宜一下子全面铺开。组织分步实施要正确选择实施的切入点。切入点宜选择对解决当前管理上的矛盾有影响对带动信息化的开展有作用又不是太复杂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抓住影响全局的瓶颈问题作突破口当然好但是如果问题太复杂牵扯的因素太多很长时间久攻不下容易挫伤群众的士气。不如先抓一个难度适中解决后能见到明显效果对推动信息化能起积极作用的问题入手这样既可以锻练队伍积累经验又可以通过取得的初步成果在工作上取得的实效 使大家对实施信息化树立信心。实践证明很多企业从解决库存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销售、库存与财务的集成 、生产作业统计和产品质量统计分析等问题入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不同的行业管理上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倒底选什么作实施信息化的切入点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 ^_^ 谢谢别忘了在“将本文章寄一份给原作者”处打勾^_^
鼠标加水泥,成功概率有多大?
Ebusiness(电子商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