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vonneh()
整理人: yvonneh(2000-11-07 02:21:20), 站内信件
|
他们在现实中是受到严厉批判的对象。但在文学作品中,他们的毒 最终被包装上一层金纸:成为爱情烈士或卫道英雄。在网络作品中,这 种包装的倾向更为浓重。这些写手们,有钱有闲的人不少,他们有学识、 有才气,在短时间内操练出娴熟的文字功夫,有意无意地在作品中投射 自己的影子。作者的背景和倾向直接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发展: 一是人物的行为大幅度偏移正常的道德轨道,越堕落越快感; 二是人物的结局被扑上金粉,赢得远远超出现实可能获取的公众同 情和认可。 前两年流行的《活得象个人样》,以及卫慧一干人等的作品都是这 样。而在现实中,他们和他们的小说人物要不夹着尾巴、在道德外衣下 偷偷干坏事,要不就忍受公众白眼,哪能这么潇洒地吐着烟圈在众目睽 睽之下交尾? 最可怕的是,对这一类作品的认同渐渐从文字转移到现实中,不明 显还是发生了,就象珠穆朗玛峰的缓慢拔高而意味重大,灯光不太亮的 时侯在公园长椅上交尾,90年可能还是一种兽性,2000年就是人性中的 野性了,甚至有人喝彩。 这种认同从现实到作品再度回馈,反复循环。它的结果是,作品反 映现实的扭曲率越来越大,作者和读者的人格日趋分裂。我们天天泡吧, 换床比换衣服快,却告诉自己堕落是对黑暗现实的抗争,假设时机到来 我们就能成为普罗米修斯或007;我们只是还没找到最合适的对象,假设 遇到自己的白雪公主,我们一定会爱到天荒地老。 整个儿是一个骗局。 毒性必然伴随着麻醉性,毒性越重麻醉度越深。 毒,表现成为醉。 人人都想醉一把。生活中不易,就到文字中去。能写的写,不能写 的读,于是男人成为艳遇不断的成功企业家、杀手,却最终为爱情而牺 牲,女人本来是贞洁清纯的美眉,却为了拯救爱人赴汤蹈火,身为下贱 心比天高……我们的读者大多喜欢这样激昂的文字。 本质上他们与这些作者并无不同,只是他们更穷一些,才气少一些, 放纵的自由和机会更小一些,但不意味着他们更高尚一些。渴醉,渴望 感官的放纵是人性的本来面貌,即使一个不敢正眼看女生的书生也渴望 成为蔡痞子,在精神上完成现实中无法表现的超人勇气和魅力。 这只是个中毒程度深浅的问题。 瞎子无疑是太清楚这一点。他是技艺高超的调毒师,他的文字动人, 他的生活可谓成功,他有一班拥戴的读者,他是对美眉极具杀伤力的花 满楼……瞎子自身毒性浓重,而他的文字才华又使毒素具有很强的隐匿 性:醉意。想征服世界的男人和想征服坏男人的女人很容易就沉溺其中, 到瞎子美仑美奂的文字中一偿心愿,好好一醉。 于是瞎子的读者空前地多了。 是但求午夜一醉的人群。醉生梦死,这样活着会轻易一些吧,时不 时地让感官飞上一把,不能飞的也在别人的故事里扑两下翅膀,暂时忘 掉沉重的黄土地。如果消费得起,我们大概宁可选择吃鸦片80岁死,而 不是吃饭100岁死吧?作品毒性越重功德越圆满,……毒药开始认为自己 是不死药了,正往天堂飞。有时瞎子们想飞的痕迹未免太明显,结果文 字露出毒的尾巴而不是醉的翅膀,就象劣质酒精做出的酒。不过,阅读 层次低的读者不太介意这个,仍然捧场;层次高一点的,如飞鸟,顶多 也就批评情节转折的不顺。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61.140.250.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