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ubyally(RUBY)
整理人: yangki(2002-09-02 05:12:22), 站内信件
|
风筝的名称很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谓。中国古代的春秋至唐代,风筝称作鸢、风鸢;从唐代到清代,纸鸢、纸鹞始终是中国风筝的主要名称。清代至今,风筝一词取代了所有的称号。
英语中的风筝Kite这个词,在古英语中Cyta,它来源于古日耳曼的Kuze(猫头鹰)和古北欧语 Kyta(菱形物);法语则称风筝为Ceyf-Volant,意为“飞翔的鹿”;德语的风筝 Drache 与中国“龙”的意思相同;西班牙风筝Cometa是彗星的意思。它们与中国“纸鸢”一词同样,都是形容其形象的。
邮票上的纸鹞
1980年5月10日邮电部发行的风筝特种邮票。第一种雏燕,第二种瘦燕,第三种半瘦燕,各为1500万张,面额为八分。第四种比翼燕,发行100万张,面额为七角。
呢四张邮票上的纸鹞,是北京的传统沙燕(亦称扎燕)纸鹞,第一张系雏燕,同个名一样,表现的是岩出世燕子仔既形象,睇上去好似一只肥肥地既燕子。其实,响传统的北京纸鹞中,沙燕的种类细分有肥燕,瘦燕,比翼燕,雏燕,半肥燕,半瘦燕等种类。
1987年4月1日邮电部发行第二套特种邮票。第一种龙头蜈蚣,第二种鹰,面额为八分,第三种八卦,第四种凤凰,面额为三角。共603.5万套。
呢四张邮票上面展示的四只纸鹞,系典型的潍坊纸鹞。分别代表三种纸鹞类型:龙头蜈蚣,为串式类纸鹞;鹰和凤凰,为软翅类纸鹞;八卦,为拍子类纸鹞。



日本纸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