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oy277(红版专业灌水员)
整理人: dzwy(2002-08-24 02:29:30), 站内信件
|
《红色警戒2》全面赏析(游侠创作室:游标)
由于继承前作的思路,《红色警戒2》从剧情直到细节的设计,对“红色政权”的丑化和仇视贯穿其中。游戏中的苏军屠杀平民、巡航导弹肆无忌惮地攻击民用目标,甚至,掌握了心灵支配能力的苏军把美国的老百姓变成手执武器的行尸走肉,苏军士兵混迹其中,一批批开赴火线……更何况,苏军许多毁灭的目标本身就是美国人精神支柱,比如五角大楼和自由女神像。相信这些足以让“人权”不离口的美国老少拍案而起,“红色恶魔”的印象更加深刻。而那有胆有识、神通广大的女特工也只属于美国,殊不知,中央情报局遇到克格勃只有发抖的份。老美的“洗脑”功夫的确了得,连游戏都不放过。
在画面上,《红色警戒2》1024x768的分辨率的确让人赏心悦目(《泰伯利亚之日》通过一个补丁文件也可以达到这个分辨率,可惜我没试过),唯一的缺憾是,使用这个分辨率时,卷屏速度比较慢,调到最高也嫌不够,或多或少影响了玩家快速机动的战术使用。再有,高分辨率时开始界面被缩小成窗口状,显然WestWood没有设计1024x768的界面,虽然无关大局(因为进入游戏后便恢复全屏),但似乎略嫌粗糙,这样大的作品,实在不应该有这样小的毛病。画面的细节非常精确,每个士兵的细微动作都清晰可见,游标不禁要痛恨自己15寸的老彩显。游戏的各种建筑都按照真实的比例精心刻画,尤其是白宫、自由女神像这种著名建筑,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建筑物爆炸的烟火效果极其辉煌,而且,每栋建筑物的爆炸都不尽相同,残骸落在海面,串串的涟漪就如同身临其境。游标最喜欢的是攻击敌人的弹药库,也许是爆炸物最多的缘故,那血红色的蘑菇云伴着硝烟升起,好一种成就感!
《红色警戒2》为大家奉献了几乎全新的兵种配置,功能强大而且怪异,苏军方面尤其如此。兵种的相克相生在实战中举足轻重。比如美军的军犬是任何一种零散步兵的天敌,一个基地里放进几条恶狗便啐手可得。但军犬在防御工事面前极为脆弱——的确,狗牙再硬也咬不动铁皮。美军的火箭兵可以自由地在空中飞翔,对缺乏防空能力的地面部队形成不受抵抗的攻势,但高射炮一发言,他们就会象枪口下的麻雀一样纷纷落地而亡。各兵种随战斗经验的增多都可以升级,最高可升至3级。士兵的升级很快,而且战斗力和防御力都成倍增强,十几个三级步兵抵得上千军万马。所以,游标从不放弃摧毁任何一个能够攻击的目标,不但可以欣赏爆炸的场面,还可以使士兵升级,岂不快哉!一些兵种受伤后均可以缓慢恢复,但恢复的速度比制造可慢多了。
《红色警戒2》率先加入了“巷战”的概念,其灵感恐怕来自于使车臣战争陷入僵局的城市战斗。而且,完全参照现实的战斗场景给了这种战术极大的发挥空间。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让你的士兵占领交通要道处的一栋建筑(注意:是民用建筑),它马上会成为遍布枪眼的堡垒!对任何企图接近的敌军都会给予毁灭性的打击,包括重型武器在内!如果建筑物遭受攻击后毁坏到一定程度,士兵们会自动撤离。但只需要一个工程师就可以让整栋建筑完好如初(真神!),所以,10个小兵加上几个工程师就可以形成一到不可逾越的防线!它同样可运用于攻坚站,冒着炮火抢占敌军防御工事附近的建筑物,然后你就会看到敌人的防线在一阵枪林弹雨中崩溃!这种堡垒的致命弱点是攻击距离短,所以当敌人使用这种战术时,可以采用下面的破解方法:一是用中、远程武器,如导弹,在远处进行攻击。或者,抢占附近的一栋建筑,形成对攻,然后不停地支援。
游戏的控制方法没有太大的改变,比之于某些游戏或许更简单些,让玩家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战斗而不是内政管理,熟悉即时战略类游戏的朋友可以轻松上手。屏幕左边是四个制造选项,从左到右依次为:建筑、防御工事、人员(包括狗)和车辆。正在显示时选项按钮点亮,制作完成后按钮闪烁。屏幕下方是针对兵团的高级控制,可以分组控制、设定行军路线,也可以设定兵营和兵工厂制作成品的集结地。
游戏的AI不算高,敌人处于防守时,不进入射击范围不会受到攻击。有时候,你会看到一队敌人的散兵游勇在路上散步,你可以从容地从他们背后经过。电脑进攻时也基本是各自为战,善打人海战和消耗站,没有战术可言,更形不成战略上的攻击。使用前面提到的“巷战”时,也不了解堡垒的重要而疏于支援。游戏中有一个显著的BUG是在海军方面:一次,游标的几艘舰艇在一个小海湾停泊,敌人的潜艇蜂拥而至,一枚接一枚的鱼雷却都打在突出的海岬上!敌人就这样锲而不舍地轮番攻击,直到我的反潜飞机把他们逐一击破……那一役,我军击沉敌潜艇20余艘,史称大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