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potato()
整理人: yvonneh(2000-11-19 16:05:24), 站内信件
|
我在东京(十二) ------日本的随身听
随身听又叫Walkman,根据存储介质的不同分为好多种:有用磁带的,用CD的,用MD的, 还有用内存条的。
在国内我们一般见到的是用普通磁带或CD的,这两种介质的缺点是很明显的:磁带只能 顺序读写,而且不稳定;CD的个头太大,用来随身听的话实在不方便。所以这两种随身 听在日本现在已经是夕阳产品,基本上停了产,价格很便宜,但也没什么人买了。现在 卖得最火的随身听是用MD的。
MD就是Mini Disk。它比普通软盘略厚一点,面积大约是普通软盘的2/3。MD随身听整个 机身的体积大概就是3-4张软盘叠起来那么大。这么精细小巧的东西拿在手上,你肯定 会有这才是随身听的感觉。
一张MD大约要人民币20块,可以录74分钟CD质量的音乐或者148分钟单声道的声音。录音 也很简单,只需一根线把声源连到可录音的随身听的Line in口就可以了。录完后你可以 给这张MD命名,或给其中曲目命名,可以任意删除某个曲目,或者调整曲目的顺序。总之, 你可以制作自己的CD了,录音的次数不受限制。
随身听的生产厂家非常之多,有Sony, Panasonic,Aiwa,Pioneer,Kenwood,Sharp,Victor 等,生产MD碟的厂家大概也有这么多。每个厂家在一个时期内(按:大约3个月到半年) 都有一批产品,比如说Sony, 它现在的最新产品分2种,1种是具有录放功能的,有3种不同颜色,另1种是单放的, 又有好象3,4种款式,我都搞不太清楚。其它厂家也差不多,各自都宣称自己的产品 最轻最薄。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各家产品除了用的MD和录音口相同外,所有的 东西都不一样,耳机、遥控器甚至电池都是各家自有一套。
我这里说了半天并不是要给日本的MD随身听做广告,我是想比较一下我们国家的VCD机。 我们的VCD机的生产和销售的热闹程度与日本的MD随身听大致相仿,但应当承认我们 的产品与人家比较的话,确实不在同一层次上。
价钱上,VCD机大约要RMB500-1500,MD随身听要卖到RMB1200-2300,可是两者体积之 比恐怕在100:1以上,一台VCD机消耗的资源肯定是数倍于MD随身听;技术方面,VCD机 的芯片我们不能自行生产,只能买别人的,而MD随身听的关键技术在于对MD的读写, MD就是日本人搞出来的东西,他们当然有这种技术。VCD机撑死了每家1台,而MD随身 听却有可能做到人手1部。
就我所知,MD除了象CD一样录音外,好象并没有用于其它地方,所以可以推断,MD产生 的原因就是普通音乐爱好者平时路上听音乐带着CD随身听不方便。仅仅这么一个不很 起眼的理由,在日本就产生了这么一个庞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产业。这是令人震惊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情我没搞清楚:MD随身听的制作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很难想象这些技术是 由各厂家分别各自整套地开发出来的,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某1家开发出某种技术,另1家 开发出另外1项技术,但是从产品的售价来看,各厂家似乎是在同一起点上开展竞争的,它 们好象分别拥有相同的技术。也就是说,这些技术好象是共有的标准,如果这个假设 成立的话,这个标准好象对国外不公开,因为没有任何1家外国厂家生产MD随身听。 这样的结果是,整个市场非常繁荣,又充满竞争,而其它国家却只能干瞪眼。这真是 很绝的事,利用技术上的优势,直接就限制了外来竞争。
从MD随身听上,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习很多东西,第一,创造市场。从人的需求着眼, 只要有没有完全满足的需求,就有可能创造出市场来。第二,要有自己的先进的技术。 比方说现在的超级VCD,是自己的技术,但人家明年可读写DVD都要出来了,超级VCD没 什么先进之处,所以我看前途堪忧。我们整个科技水平落后,想在一个产品上拥有全部 的先进技术,这恐怕不太现实,但局部的先进还是可能的。比如说下一代的随身听, 我估计比较大的可能是用内存条来存储MP3数据,内存条我们造不出来可以买别人的, 但我们可以研究内存条的读写技术,可以造出这么一种随身听:用串行线把随身听与 电脑联上,就可以把MP3文件往内存条里copy,然后就可以通过随身听放出来。所以 在技术方面我们要赶上别人,只能用田忌赛马的办法。
我之所以写这么一篇文章,是因为日本确实先进,我们确实落后,既然如此,承认现 实,不要空发感慨,具体分析他们先进的事情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能够向人家学些什 么。当然,我在日本也时日无多了,能说多少是多少吧。
小土豆
-- ☆ 来源:.广州网易BBS站 bbs.nease.net.[FROM: 202.96.144.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