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lchi()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2-08-27 11:14:35), 站内信件
|
外地人一说到潮汕人,“很团结!”我们也常常以此自豪。
小鱼儿的文章认真探讨了潮汕人为何团结:一是“大家有共同的背景,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性情。又一起走过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想不团结都难啊”。二是“环境变得陌生了,我们个人的力量已经相对渺小了。恐惧感会让人很自然的去找可靠的群体力量来支持。而最好的选择,当然是自己人了。”
就一般情况而言,团结的前提是相互了解。离开潮汕地区之后,潮汕人特有的文化、特有的语言,往往处于“非主流”的或“少数派”的位置。因此,他乡遇故知,觉得共同语言挺多,“团结”的意识油然而生。
但相互了解仅是团结的前提,还不是团结的必然要求。因为相互理解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将肤浅的了解误认为已经深刻了解了,此基础上的“团结”是盲目的、非理性的。二是相互了解透了,觉得不值得与其团结。因此,持久而理性的团结应该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道德素养、共同的利益追求的基础之上的。
建立在以上“共同基础”上的“团结”是理性的,但理性的不等于全是正确的。如果以上的分析成立,我们就可以推断:潮汕人之间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公德的团结,才是值得推崇和肯定的团结,是把握了是非原则的团结。反之,盲目的、非理性的“团结”,或“理性”地追名逐利,背后尔虞我诈的表面“团结”,是不可取的。
在网上,在大学里,许多潮籍的年轻人都热爱家乡,愿意团结在一起,交流感情,寻找共识。但这些年也看到有的学校中,潮籍同学讲老乡感情不问是非曲直,主动寻衅或遇事作出过激反应,这些事情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大家都深恶痛绝家乡的诚信沦失问题、骗税偷税问题、制假贩假问题,之所以久久得不到有效抑制和根治,与一部分人“理性地”“团结”起来,铤而走险,出了事相互掩盖包庇,是分不开的。此时人家说“你们潮汕人真团结啊”,言语中就带有几分讽刺的味道了。
潮汕人是勤劳的、有道德的、愿意以规范行为约束自己的,是识大体顾大局的。潮汕人之所以有着潮水般很不安分的秉性,就因为潮汕人敢于正视自己不足,有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在这样的理性基础上团结起来的潮汕人,能够永远居于时代潮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