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章待编>>遗风易景>>历史沉淀>>回顾九九>>五月作品>>点评金庸武侠小说之败笔

主题:点评金庸武侠小说之败笔
发信人: wildfire()
整理人: yvonneh(2000-11-19 23:11:37), 站内信件
                      
    我读金庸始于十几年前,最初读的是《射雕英雄传》,那种99页一本的小册
子,而且没有读全。当时只感觉小说写得特别吸引人,并未注意作者是谁。那时
武侠小说是一种另类文学,被文化各界追剿,读这种小说只能是偷偷地读,与金
大侠作品今日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待到后来,随着电影电视中金庸的作品越来越多,金大侠的在大陆的名气也
越来越大,他的书也开始普及起来,我也终于把“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
碧鸳”读完了。但是武侠小说依然被人另眼相看。金大侠的名字远不是什么金字
招牌。但现在却不同了,金大侠名声日隆,小说被列入教学读物,他本人也被聘
为名誉教授,金大侠的名字频频出现报端。以金庸的才华,这些盛名本也无可非
议,但是最近金大侠的言论似乎有些离谱,什么我写的不是武侠小说而是小说,
还有什么诺贝尔文学奖又如何如何。我对金大侠一向是很崇敬的,但也觉得该给
他老人家浇些凉水,免得闹出什么笑话来。前有禹作敏,后有马俊仁,眼下再闹
出一个金庸来,未免太寒了诸多崇拜者的心。
    金大侠的小说大多是在报纸上连载的,因此金大侠养成了一日一续的写作风
格,这种写法实在不是一般作家所能比的。我想这也就是他老人家堪称天才,而
别人只能称“人才”的原因吧。但这种写法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需要有过人的记
忆力,他老人家虽是天才,但毕竟还是肉身凡胎,记忆力上还是有点问题的。比
如说在《笑傲江湖》里,有个叫费彬的就被人杀了两回。再比如《天龙八部》中
,萧峰只因是契丹人就被逐出了丐帮,但是他老人家却忘了,在《神雕侠侣》的
耶律齐也是外族,而他却众望所归的作了丐帮帮主。如果说这两部小说各自独立
的话,倒也能自圆其说,可是偏偏“降龙十八掌”“打狗棒”如出一辙,未免使
人生疑。《神雕侠侣》中瑛姑告诉老玩童裘千仞杀死了他们的儿子,老玩童听说
自己有一个儿子大吃一惊,这个情景在《射雕英雄传》已经出现过了。这恐怕不
能自圆其说了吧。
    以上还只是一点皮外伤,其实金大侠的小说虽说好看的很,但败笔之处确实
不少。下面我再说一些伤筋动骨的内伤。
    《鸳鸯刀》是一部很短的小说,从内容上来看象是金庸早期的习作,通篇除
了一对争吵不休的夫妻比较有个性之外,其余乏善可陈之处。尤其是结尾处鸳鸯
刀上的“仁者无敌”四字,如同儿戏一般。
    《连城诀》给人的感觉是故弄玄虚,一些机关并未交代清楚,比如“铁锁横
江”为什么要把一套“唐诗剑法”改得文理不通,又为什么收了一个徒弟却又不
好好地教他本事,到最后又看不出如何利用他,在下浅薄实在是没看懂。总之这
部书不似名家手笔,倒象二流侦探小说。
    《侠客行》以“狗杂种”的视角来写很独特,本来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
,但最后的结尾却非常的怪诞,原来令人谈虎变色的侠客岛并不是什么龙潭虎穴
而是研习武功的圣地。这一结局不但荒诞而且使前面的铺垫显得滑稽而牵强,好
好的一部小说毁在了结尾上。
    金庸不善于写以清朝为背影的小说,这很可能是与梁羽生有关,梁羽生写了
一部武侠版的清史。金庸很可能受了他的影响,“飞狐系列”和《碧血剑》、《
书剑恩仇录》都写得很沉闷。
    《天龙八部》是一部差一点就成了杰作的小说,从段正淳和他的四个美女被
杀之前可以说是完美的,但是段正淳和他的四个美女被杀的速度太快了,给人一
种要草草收场的感觉。结果真的如此,从那里以后,不像是在写小说而像是在交
待故事梗概了,金庸匆匆收笔好象是对这部小说已经厌倦了。虽然在最后的结尾
处,对慕容复的描写耐人寻味,但也难避虎头蛇尾之嫌了。
    《鹿鼎记》是金庸改变风格的一部小说,应该说这种尝试是值得称道的,但
是他却做得过分了。整部小说的调侃之风比王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荒诞异常
,不客气的讲,这部小说是金庸在卖弄他渊博的学识和流畅的文笔,就小说本身
而言毫无可圈点之处。
    《射雕英雄传》无疑是金庸最好的小说,但他后续的二部却令人不敢赞扬。
《神雕侠侣》中那只过于神奇的神雕且不说了,杨过本身就有着重大的缺陷。在
小说中杨过简直就是一尊神,他太完美了,根本就不象一个人,钟情、仁爱、正
义、武功高强、不计前嫌,被人砍了胳膊不报仇,被人害了妻子也不报仇,他不
是该叫杨过,该叫圣人或叫释迦牟尼。再就是情花谷也太过离奇,谷主那一身沾
荤就破了武功编造痕迹太重,裘千尺在深谷中的经历不可思议。总之杨过本身就
是一大败笔。
    再谈谈《倚天屠龙记》。这本书堪称败笔大全,我怀疑这本书是除了《鹿鼎
记》之外的最后一本书,从此书中完全可以看出金庸已江郎才尽。
    首先书中最重要的两口兵器的来历就有重大漏洞。照书中的说法,此两口兵
器是黄蓉所造,目的是为了藏起《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二本书。这里面有
两个问题,一是这两本书不是纸的就是布绢之类的物品,而倚天剑和屠龙刀是铁
的,不仅是铁的而且是非常难炼的玄铁,试想如何才能将这两本书放入熔融的玄
铁之中,金庸没说,我也想不明白;第二个问题是书的口诀“倚天不出,谁与争
锋”。照书中所讲,黄蓉藏书时的意图是得《武穆遗书》者得天下,如果得天下
者残暴不仁,就让得《九阴真经》者以武功杀之,问题就在这里,要得到这两本
书须用刀剑互斫才行。试想如果刀剑互斫,势必要同时得到这口兵器,而更大的
可能是这口兵器同时被一人得到。那么如果一个人同时得到这两本书,他肯把其
中一本送人吗?当然不会。这种想法也太可笑了,黄蓉很聪明吗?此乃金庸不堪
入目之大败笔。
    书中的荒诞不经之处极多。一只猴子能活到百十岁就已够离奇的了,偏偏腹
中还藏着一本《九阳真经》,又偏偏被除了《九阳真经》不可能救活的张无忌得
到了,这也太离奇。张无忌更是不可思议,他居然能凑巧从波斯使者的脸上得到
武功,他不仅轻松的练得大挪移法,而且偏偏不练未写好的可能导致走火入魔的
最高一层,简直是天下第一幸运儿。这太离谱了!还有书中的奇药怪病,离奇的
相生相克的武功解药,我决对认为金庸已无力写下去了,不得已才弄出这许多光
怪陆离的东西。
    顺便说一下题外的话.不可否认金大侠讲故事的本领天下第一,但是如果这些
故事不是倚托在武侠小说的基础上,金庸肯定会被认为是个疯子,也决不会有今
天的声望。而如今他老人家却说什么,他写的不是武侠小说而是什么小说,未免
有些自欺欺人了。
    听说最近他老人家要修改前期的作品,依我看不改也罢,有些小伤不改也无
妨,但大伤改起来必然伤筋动骨,不如不改。我倒有个主意,反正他老人家现在
闲着没什么事,不如安下心来精心构思再写一部,这回没有了一天一续的紧迫,
以金大侠的能力不难再出一部旷世之作。
    对于金大侠对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些评论,窃以为,金大侠自我膨胀得过分了
。他老人家应该明白既然当了木匠,就别再惦记着和干将莫邪比了,免得别人笑
话。靠武侠小说得诺贝尔奖,且不说是否有悖该奖的宗旨,单就小说本身而言,
除了华人有几个外国人能弄懂你的武功灵药。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190.2]

[关闭][返回]